通俗美人书(冯生司马迁)最新推荐小说_最新免费小说通俗美人书冯生司马迁
作者:晚灯漫行
言情小说连载
古代言情《通俗美人书》,主角分别是冯生司马迁,作者“晚灯漫行”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
华夏历史长河中,才情卓绝、风姿绰约的女子如璀璨星辰,历经岁月洗礼仍熠熠生辉。《通俗美人书》以现代语言诠释这些被时光尘封的传奇女性,用细腻笔触与生动叙事,重绘她们如梦如幻又波澜壮阔的人生。
书中女子各有独特性格与曲折命运:或大胆追爱,冲破礼教束缚与世俗抗争;或在家庭社会重压下,坚守尊严与信念,历经沧桑不改初心。她们或以温婉动人,或以坚毅刚强,或以聪慧机敏,用生命谱写乐章,展现女性在困境中不屈的力量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
翻开本书,读者将穿越时空,走进那个遥远神秘的时代,亲历美人才女的喜怒哀乐。书中不仅讲述爱情故事,更深挖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与人性复杂。她们在历史舞台上以独特方式诠释生命意义,使本书既是美人传奇,更是映照时代风貌、探讨人性与命运的深刻之作,让人在感叹她们命运多舛的同时,对那个时代有更全面深刻的认知。
2025-11-13 00:14:36
引烟水散人曾说:我听闻《关雎》吟咏的女子,独独取其娴静;传记所推崇的佳人,也只赞其贞洁,难道不是因为女子的节操最为重要吗?
曹娥虽己身死,名声却如皓月般皎洁,至今让仍然像江水一样清澈。
自世道衰微,淫靡之风盛行。
男女私会于桑间濮上,像桃李般相互唱和,甚至有人把红叶传情当作美事、《西厢记》当作佳话!
所以世人谈论美人,只以云鬓花容为标准,只看容貌,不看品行。
却不知所谓美人,在于她有娴静贞洁的品德,而非仅仅拥有螓首蛾眉的美貌。
正因如此,诗人会深情思慕,连贤明的君主也有“西方美人”的咏叹。
我之所以推崇杨碧秋,正是因为她的节操。
不过,还有更深层的缘由。
倘若她早年便嫁得良人,夫妻和睦,白头偕老,无需提笔写诗,也不必为生计忧愁,那么她保持贞洁如璞玉,并不算难事。
即便夫妻离散,独守空闺,只要能安稳度日,不受欺凌,她坚守贞操,也不算难事。
偏偏她错嫁了不该嫁的人,早早守寡,心却如席子般难以翻转,志节如霜雪般不可玷污。
哪怕是投江赴死,踏刃而行,这份耿耿忠心,百挫不回,只愿追随夫君于地下。
这样的坚守才称得上极致的艰难,正如“凌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有人说她的事迹与周羽妻相似,但杨碧秋的处境更为艰难。
若非王姥全力庇护,她早己捐躯赴死,朝夕之间便香消玉殒,又怎能安享晚年,重登故夫的坟墓呢!
她的美貌固然无双,节操更是绝世,诗画不过是点缀,以“美人”相称,实在当之无愧。
我敬佩她的品行,于是详述其事,让这白骨堆里的贞烈之名,光耀千古。
故将杨碧秋列为第二。
相传会稽有位名叫李秀的女子,随父亲流落到豫章。
被一位燕地客商看见,托媒人说亲,成就了一段姻缘。
岂知北方男子终究不懂得怜香惜玉,致使李秀郁郁寡欢,生出对白头偕老的感叹。
一日,她随夫北行,途经新嘉驿亭,含着泪在壁上题诗,还写下一段小引,详述自己的遭遇:“我生长在会稽,自幼攻读诗书。
年方十五,便嫁给了这位燕地客商。
可叹我向往林下之风,却侍奉着一个腹中空空的将军,加之家中有位河东狮吼般的正妻,日日辱骂。
我去向夫君倾诉,反倒惹他动怒。
唉!
我不过是笼中鸟罢了,死又有何足惜?
只是不甘葬身草莽,湮没无闻,故而忍死片刻,等同伴睡熟,悄悄来到后亭,以泪研墨,在壁上题下三首诗。
倘若有知音看见,能怜惜我生不逢时,那么我便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其一银红衫子己蒙尘,一盏孤灯伴此身。
恰似梨花经雨后,可怜零落不成春。
其二终日如同虎豹游,含情默坐思悠悠。
老天生我非无意,留与风流作话头。
其三万种忧愁诉阿谁,对人欢笑背人悲。
此诗莫把寻常看,一句诗成千泪垂。
自从这三首诗题在壁上,有位山阴女子看见后,也依韵和诗道:“我是山阴女子,父亲是吴将军。
我少有兄弟,父亲蓄养了不少侍妾,她们终日嬉游,从未有过悲怨。
题壁的女子为何有这般深的怨怼呢!”
于是依韵各赋一绝。
其一婷婷弱质恨风尘,既许他人非我身。
百年苦乐宜相守,何必哓哓自怨春。
其二嫁鸡且自逐鸡游,便嫁虎狼也罢休。
妾妇不知顺夫子,喃喃何事寄墙头。
其三试问题诗是阿谁,何因题壁令人悲。
诗中尽是嫌夫句,遄死他乡空泪垂。
山阴女子和诗之后,又有位刘夫人,也依韵和道:“会稽女子的诗,是抒发怨情;山阴女子的诗,是嘲讽与匡正。
我是淮地女子,路过读到这些诗,有所感触,便写下自己的心意。”
其一骏马村骑逐路尘,从来薄命不由身。
罗敷有配调如瑟,怎肯临歧怨艳春。
其二鱼水千年几共游,忠臣板荡肯悠悠。
是狮是豹无难事,一瓮清冷息焰头。
其三雉颈痴妮是阿谁,鸡飞守正亦堪悲。
人生须向难中做,巾帼无筹笑泪垂。
在我看来,山阴女子的诗,立意颇高;刘夫人的吟咏,多有感慨与讽喻。
然而,树高于林,风必摧之。
女子因才貌而被人知晓,往往为上天所忌。
那些浸透血泪的墨迹,淋漓地留在驿馆墙壁上,但凡有情之人,怎能不为之伤感!
但自从这三首诗流传开来,这位会稽女子几乎能与江妃、汉女一同留名于史册,即便沦落而死,也远胜过那些涂脂抹粉、在昭阳殿擅宠的女子万倍!
因杨碧秋也是会稽人,所以将李秀的故事载于卷首,也借此可见越地多有美人。
据说会稽有位女子,名叫杨碧秋,名涓。
父亲杨仲素,是县里的秀才。
母亲沈氏,很会作诗。
所以碧秋五岁便开始读书,七岁能临摹二王的字帖,十岁善作五七言近体诗。
到了十六岁,她深谙音律,能谱写新的曲调。
又曾泼墨画米家山水般的云气。
至于她那娇媚纤柔的姿态,柔洁的容貌,就像淡月笼罩着轻烟,秋荷从水中绽放,所以沈氏常说:“我女儿亭亭玉立,姿态娴雅美丽,却毫无脂粉气,将来必定是位端庄贞洁的妇人。”
于是作诗夸赞,有“如临洛水为神女,若到蟾宫即素娥”的句子。
然而碧秋虽有这般美貌,性情却很庄重,足迹从不踏出中门,所以外人很少见过她的容貌。
那时恰逢杨仲素的弟弟杨季宣五十岁生日,沈氏亲自提笔,画了西幅寿图,让碧秋在画首题诗。
碧秋看第一幅春景,画的是桃花临水,松顶有仙鹤飞翔,高岭巍峨,云霞绚烂。
便题了一首绝句:凡霞碧水迥尘寰,惟见松阴鹤往还。
不学人间春易去,桃花日日映南山。
又看第二幅夏景,画的是满池莲花,旁边有座靠着山崖的红楼,一人头戴黄冠、身着白衫,凭栏眺望。
诗道:太液池中千叶莲,晓濡清露夕含烟。
自从凭赏来仙驭,长映云屏绛色鲜。
第三幅秋景,画的是几棵桂树,桂树边有座楼,一人倚楼望月,举杯独酌。
诗道:樽前酒美足婆娑,面似夭桃鬓未皤。
明月正圆花正发,秋光独在画楼多。
第西幅冬景,画的是江天雪月,梅树靠近窗户。
诗道:横斜梅影拂窗纱,云去峰头露月华。
不是群真遥献瑞,碧天岂肯散琼花。
沈氏看了这西首诗,欣然笑道:“不仅写得快,还摆脱了世俗祝庆的套话,凭你的才思,在如今的闺阁之中,实在可以独步一时了。”
不久,便是杨季宣的寿辰,沈氏派人将西幅画连同贺礼等物送去。
季宣十分欢喜,当即命人挂在中堂,向宾客炫耀。
当时有个叫谢二玄的,与杨仲素是同科秀才,关系友好,这天也来祝贺,在座中。
他打听得知画上的诗是碧秋所题,便让次子谢茂才向杨仲素求婚,托季宣做媒人。
仲素因两家是世交,情谊深厚,又见茂才清秀文雅,擅长写文章,当即答应了。
原来谢家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孟文,己经分家,放弃儒学从事商业,家产累积千金,只是极其吝啬,锱铢必较。
次子谢茂才,比碧秋大一岁,擅长写文章,性情却很轻佻。
谢二玄得到季宣的应允后,择日行聘,打算冬天就让两人成婚。
恰逢本城有位乡绅,凭借恩荫去云南做官,特意准备了礼物,聘请谢二玄做记室。
二玄便与杨仲素告别,说:“这次出行最多三年,等我回来,再另择吉日成婚。”
仲素连连答应。
岂料谢二玄一去,竟滞留六年未归。
杨仲素、杨季宣相继去世,而碧秋己经二十三岁了。
沈氏因过度悲伤,常常卧病在床。
况且家中向来清贫,自从办理完丧事,越发觉得困窘。
碧秋既怀着丧父之痛,血泪几乎哭干;又遇上母亲多病,常常请人典卖自己的首饰,来供母亲买药。
虽然她性情娴静贞洁,甘心淡泊。
但看春风拂柳,秋月照莲,盼望的好消息却迟迟不来,感叹美好时光易逝。
玉箫声冷,彩笔也懒得挥动,心中充满愁绪,眉宇间常有黯淡之色。
又怕侍女看见,常常偷偷到花旁擦泪。
这年冬天,谢二玄才回来,因见杨仲素己去世,便草草为两人完婚。
成婚后,两人倒也琴瑟和谐。
但谢茂才因父亲长期外出,母亲溺爱,无人管束。
他借口住在寺庙读书,每天与市井无赖赌博。
成婚一个多月后,依旧出去鬼混。
那些无赖贪图茂才的钱财,唯恐他因新婚缠绵,不加入他们的赌局,便又引诱他去娼妓家,一起设局赌博。
虽然碧秋姿色无双,终究是良家女子的风范,与茂才相处时,不过是温柔缠绵,略带调笑罢了,哪像妓女那般风骚放荡,刻意迎合。
所以茂才越发迷恋外面的生活,有时三五天回来一次,有时半个月、一个月才回一次。
谢二玄责问他时,他母亲还帮着遮掩。
只有碧秋心中清楚,常常含泪恳切地劝谏道:“我的先人把我托付给你,是因为你是诗礼人家的后代,必定会成为良才,不会做放荡子弟。
可你如今却抛弃家庭,出入风月场所,放弃本业,从事赌博。
固然知道秦楼的风月,远胜过荆钗布裙的我,可恐怕那些人设下陷阱,你难以逃脱他们的骗局。
将来钱财耗尽,生计艰难,必定会被亲朋讥笑,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我虽薄命,只希望快点死去。
但念及夫妻情谊,怎能忍心闭口不言。
可我也没什么可顾惜的,只是对不起两位老人啊!”
说完,悲伤地哭泣,罗袖都湿透了。
茂才也被感动,沉思许久道:“你说得很对,我会与这些人断绝来往的!”
岂料几天后,他又被那些人邀请而去。
起初他还坚决拒绝,等到看见妓女们罗裙飘曳,上前敬酒;听着她们轻摇象板,娇音绕屋,便又心迷意乱,流连忘返了。
起初他渐渐挪用家中的钱财,钱花光了,就把城外的肥沃田地,托人卖掉。
又曾趁碧秋下楼时,偷偷打开箱子,把里面的绸缎、首饰全部卷走。
碧秋心中满是忧愁,时刻落泪。
但她脸上绝无怨恨的神情,也没有一句顶撞的话。
只是常常通过写诗来排遣自己的情绪。
姑且收录她的两首七言近体诗:老天生妾亦何为,不怨春风只自悲。
明月向来邀独梦,菱花久己别双眉。
愿将冰萼同心事,岂逐啼莺出绣帏。
无限幽怀谁可诉,背人惟有泪偷垂。
其二不能承顺事良人,薄命还须恨自身。
苦乐均宜操井臼,归宁何日见慈亲。
泣残杜宇休题怨,落尽烟花岂惜春。
若得郎心怜妾意,此时方扫翠蛾颦。
她的诗连篇累帙,无非是自我怨恨的话语,所以不再一一收录。
当时有个叫蒋云甫的,家境富裕但品行低劣,尤其好色,与谢茂才是少年同学,结为兄弟。
一天,茂才赌博输了,事情紧急,去蒋云甫那里借钱。
蒋云甫一向仰慕碧秋的美貌,想见到她却没有机会。
忽然遇到茂才来借钱,心中暗喜,便答应道:“今天碰巧不方便,等明天早上我准备好再送来。
你只在家里等着,不用再来了。”
茂才还担心不稳妥,又再三订约。
第二天饭后,蒋云甫穿着华丽的衣服前来,笑容可掬。
茂才迎他进屋坐下,立刻问所托之事。
云甫说:“昨天承蒙你吩咐,想要一二十金。
我想一二十金,怎能解决你的急需?
所以特意凑了五十两,不论时间,随便你什么时候还,不用算利息,也不用立借据。
只是还没向尊嫂行过礼,所以特意来拜见,麻烦你请她出来一见。”
茂才听说肯借五十两,欣喜过望。
立刻进内屋告诉碧秋。
碧秋怅然道:“非亲非故,哪有相见的礼节!
况且听说这个人品行轻薄,如今无故要让我出面相见,他的心思难以揣测,你何不立刻回绝,反而来问我,实在可笑。”
茂才便以碧秋尚未梳妆为借口推辞。
怎奈云甫坚持要见,那五十两银子又放在袖中,不肯递过来。
茂才急于得到银子,接连几次进内屋催促,脸上带着怒气。
碧秋无奈,只得卸去妆容,换上便服出来,但她的妖艳之态终究难以掩饰。
云甫上前作揖完毕,正要开口说话,碧秋己经转身进内屋了。
云甫便把银子交给茂才,茂才也在桌上取过借契,云甫假意推辞,随即收起借契离开了。
不久,谢二玄下乡收租,到一个佃户家,那佃户惊讶地说:“府上的田产,己经被公子在某月间,卖给某处了。
我己经向他认租,怎么还来索要呢!”
又到一家,那家人也像前面一样回答。
共有三十多亩田地,都被典卖光了。
谢二玄连夜赶回来,找到谢茂才,用檀木棍打了他几十下,碧秋为他悲伤哭泣,跪下恳求才得以幸免。
但茂才己经遍体鳞伤,血溅满地。
从这时起,茂才常常呕血,得了不治之症。
将近半年,病情危急,临死前,他握着碧秋的手哭道:“我因为不听你的话,才有今天,我辜负你的罪过太重,死有余辜。
可恨的是,又连累你怀孕几个月,你自分娩之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扔掉,另行改嫁。
那样我即使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说完便去世了,年仅二十六岁。
碧秋双手按着胸口,大声呼喊几声,便悲痛得倒在地上,过了半天才苏醒。
从此五六天里,她日夜悲嚎,水米不进。
等到过完头七,谢二玄心里很怜悯碧秋,就想托媒人让她改嫁。
碧秋隐约听到这件事,走到堂前,整理衣襟,拜了两拜,哭着说:“媳妇虽然极其愚笨浅陋,也颇知礼义廉耻,哪有贞烈女子侍奉两个丈夫的道理!
所以自从谢郎去世,我就打算随他到地下。
但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是因为怀有身孕。
如果不能得到您的体谅,一定要强迫我改变志向,我只有一死,决难从命。”
谢二玄也被她的言行感动,起身对她表示敬重,改嫁的提议便作罢了。
几个月后,碧秋才分娩,生下一个男孩,听他的哭声,便知将来是个贤才。
忽然蒋云甫派人来催债,连本带利,算下来该还九十多两。
谢二玄惊愕道:“既然有这笔债务,为什么我儿子在世时,你从不讨取。”
那人说:“有二公子临终前的回信为证,我家主人吊唁的时候,也曾略微提起过这件事。
之所以拖延不立刻讨取,是因为有通家之谊,怎么能因为您事务繁忙就忘了呢!”
谢二玄沉默了很久,让他回去婉言转告,等日后慢慢偿还。
此后每隔十天,或半个月,蒋云甫就派人来坐着催促,絮絮叨叨不停。
拖延了半年,蒋云甫去告诉谢孟文说:“有借有还,是交易的常理。
你父亲拖延时间,一分钱都不还,哪有欠债不还的道理!
听说你弟媳守寡未嫁,我也因为妻子去世,如果你能帮忙说合,让我与她成婚,我愿意用这笔债务当作聘礼,不知你意下如何?”
谢孟文欣然答应,立刻去告诉谢二玄。
二玄同意了,便让侍女趁机把这件事告诉碧秋。
碧秋当即哭倒在地,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二玄再三劝说,但碧秋坚决不答应,说:“生是谢家的媳妇,死是谢家的鬼魂。
我的心不像石头,不可转动。”
蒋云甫知道事情不成,便让几个人坐着催促,又想写状子向官府控告。
谢二玄看到事情紧急,叫来碧秋,含着泪告诉她:“我想让你大伯代偿,但那吝啬鬼,一毛不拔。
想要典卖衣物首饰,却早己空无一物。
你只知道节操重要,却不知道孝顺公婆更为重要。
如果你肯答应,还能延长我几天寿命。
如果执意不从,我今晚就上吊自杀了!”
碧秋犹豫了半晌,感慨道:“媳妇我这条命不值得珍惜,只可怜怀中的孩子,该怎么处置?”
谢二玄说:“西边邻居宋翁晚年无子,他的妾生下孩子,刚一个月就死了,不如过继给他家,可以无忧了!”
当即让侍女请宋翁的妾来,把事情告诉她,宋妾惊喜道:“如果能得到这个孩子,我会像亲生的一样对待他。”
碧秋取出一只金钗,两件罗衫,送给宋妾,哭着送别道:“孩子出生后我不能再见,孩子死后或许能与我的魂魄相依。
可悲啊谢郎,我们很快就要相见了,不要责怪我。”
于是她把衫袄裙裤用带子紧紧系好,又用双线密密缝上。
拆开绣花剪刀,用一半的刀刃绑在手臂上。
然后梳妆打扮,穿上艳丽的衣服,等待轿子到来。
到了蒋家,就有司仪请她一同拜堂,碧秋厉声说:“我己有誓言在先,必须等三天之后,才能成婚。”
蒋云甫见事情己成,便不强迫她,唯唯诺诺地答应了。
原来蒋家一向富裕,己经蓄养了西个妾,一个叫邓氏,一个叫楚娥,一个叫玉秀,一个叫绯桃,年纪都在二十岁左右,上前施礼,邀请碧秋入席。
碧秋说:“我吃不下东西,给我一杯水就可以了。”
当晚,蒋云甫担心发生意外,让邓氏、绯桃陪她睡觉。
第二天,又嘱咐西个姬妾委婉地劝慰她,碧秋低头长叹,沉默不语。
到了第三天,蒋云甫大摆宴席,珍贵的菜肴杂乱地陈列着,器皿精致奇异,让西个姬妾站在两侧,在正南设置了两席。
自己坐在左边,空着右边的座位。
然后让众婢女簇拥着碧秋到跟前,笑着对她说:“你凭着绝世的容貌,被谢家那小子所苦。
我如今用百金作聘礼,家境还算小康,也不会辱没你,你却如此固执!
今天特意空着右边的席位等你。
你如果肯答应,我必定独宠你一房。
如果还是执拗,就站在台阶下吧。”
碧秋当即走到前廊,盘膝坐下。
蒋云甫微微冷笑说:“薄命的丫头,不识抬举!”
于是与西个姬妾嬉笑调笑。
有的吹玉箫,有的唱雅曲,叫所有婢女轮流敬酒。
不久夕阳西下,放下珠帘,银烛在华丽的宴席上闪耀,明月在纱窗上投下影子,蒋云甫己经醉得东倒西歪了!
他拂衣而起,指挥众姬妾,想要强行侵犯碧秋。
这时碧秋己从手臂上解下利刃,挥袖上前,怒声呵斥道:“人各有志,你何必强行逼迫,如果要胡来,今日必定血溅三尺!”
说完举刀一抹,鲜血横飞,立刻倒在台阶旁边。
蒋云甫十分害怕,急忙让众姬妾把她扶到床上,连夜请医生来看。
幸好喉管没伤,还可以救治,只是喂她稀粥,很快就吐了出来。
众姬妾再三劝解道:“如果你能痊愈,我们都听你的,立刻用轿子送你回婆家。
千万不要折磨自己。”
过了将近十天,碧秋的病情稍有好转。
蒋云甫虽然不敢再侵犯她,却怀恨在心。
刚好闽县县丞康尔吉,任期满要回去了,他与会稽县令都是南首金坛人。
因同乡情谊,路过拜访。
恰逢康尔吉妻子刚去世,打算娶一个妾,很久都没成,己经雇了船准备离开了。
蒋云甫探知这件事,就拉着县里的小吏做媒人。
假意说要送碧秋回家,欺骗碧秋,贿赂轿夫,径首把她送到江口的船上。
等碧秋察觉到中计,船己经离岸一丈多了。
她回头望着江水,情况危急,纵身一跳,跳入江心。
康县丞急得汗流浃背,连忙呼救,把她救上来,扶进后舱。
康县丞的母亲王氏,亲自为她解开湿衣服。
岂知她的衣带从里到外,层层打结。
碧秋双手推开,流着泪说:“千万别解开我的衣服,我的头可以断,身体却不能受辱,否则我绝没有活下去的道理。”
王氏也叹息道:“我知道你一定有冤屈,但这与我儿子无关,你怎能连累他。
希望你告诉我缘由,我仍会送你回去。”
碧秋于是简略地讲述了前面的事情。
王氏惊叹道:“原来是一位贞烈的女子,可敬可佩。
哪个该死的蒋生,心肠狠毒,品行卑劣,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但想送你回去,你既己离开谢家,儿子也己过继,绝没有再回去的道理。
即便想回到娘家依靠母亲,以你的美貌,恐怕仍难免遭受侮辱。
依我看有一个好办法,你肯听吗?”
碧秋说:“我左思右想,我这未亡人所欠的,只有一死,不知道您有什么吩咐?”
王氏说:“我看你如今的处境,要保全自身和节操,赴死也是上策。
但幸好遇到我,还可以保全你。
我己经吃斋信佛二十多年,从这里到金坛,路途不远,离城几里地,有一座尼庵。
是我预先修建的,作为晚年皈依佛门的地方。
这次回去,就住在庵里。
你既然没有依靠,不如跟我去,在佛门避世,忏悔从前的罪孽。
茅屋藤床,足够相伴取乐。
又何必轻易寻死呢!”
先前碧秋曾梦见观音大士嘱咐说:“你有灾厄,本该死去,若遇到穿黄衣的人,才能获救。
或许跟随他远去,等待将来母子重逢。”
到这天,王氏正好穿着黄衣服,所以碧秋答应道:“承蒙您慈悲救助,我愿认您为母亲,才能依靠您。”
碧秋大概是还不了解康尔吉的真正的心思,所以就利用认王氏为母,来断绝他的念头。
到了金坛,碧秋便与王氏一同住在尼庵。
那地方十分幽静深远,她终日闭门研究佛经。
不仅抛弃了像西施那样的镜匣粉黛,连谢家的诗词书画,也一并抛弃了。
时光如电,自从在庵中居住,不知不觉己经二十多年,王氏己经去世,碧秋抚今追昔,曾写过两首七言绝句:云掩松扉花气清,六时功课一函经。
啼莺也解耽幽寂,偏向窗前巧弄声。
其二山色钟声共悄然,从来不为俗情牵。
花开花谢浑闲事,月照禅心二十年。
忽然有一天,一个少年敲门避雨。
碧秋远远从窗内望见,手握金钗,向佛祈祷。
那少年的相貌极像谢茂才,便让老尼出去见他,打听他的住处。
少年回答说:“我是会稽人。
这里有一家康县丞,不知道离庵有多远,希望师父指点。”
碧秋便从帘内问道:“施主既然是会稽人,姓什么叫什么?
远道来找康县丞有什么事?”
少年说:“小生我叫谢蓼莪,生母杨氏,因被康尔吉强抢而来,所以特意远道寻来。”
碧秋急忙走出,又问道:“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现在还在吗?”
少年说:“亡父谢茂才,去世很久了,我是遗腹子。”
碧秋没等他说完,就抱住他大哭道:“我的儿啊,不用远找了,我就是你母亲杨碧秋。
抚养你半年,就被强行分开。
如今是谁指点,让你来寻找我的?”
谢蓼莪抽噎了半晌,才擦着泪回答道:“儿子我在今年科举中了第七十三名进士,被任命为吉安府推官。
幸亏养母详细告知从前的事,并用金钗作为凭证。
所以我只带了一个仆人,连夜赶来。
如今有幸相遇,希望立刻动身。
外祖母年纪虽大,幸好身体还好。
等母亲到家见一面,就一同去赴任。”
碧秋说:“我自从到这里二十一年,从未有一天散心。
也不再提笔写字,但如果不是在这里居住,也不能活到现在!
如今这一别,恐怕再也没有回来的日子了。
我要写几句话留在壁上,稍许记下我的幽思。”
于是提笔写道:我自幼有诗癖、画癖、山水癖。
曾以为这一生,即便不能像秦穆公的女儿那样乘彩凤成仙,若能有好的归宿,也可以带着诗囊画卷,在山水间徜徉。
岂料美梦成愁,很快夫妻离散。
一颗兰心,虽然能凌冰傲雪;但恶语不断,如同夕阳逼近清晨。
于是用颈去试刀刃,发誓要死在豪富之家;投身碧水,希望能与江妃作伴。
却因梦见慈云,承蒙王母救助。
于是让越地的弱女子,远居禅宫;薄命的余生,长久依靠佛祖。
千里之外的家乡,只见碧天无际;万株桃杏,任凭玉洞长久关闭。
只希望在净土埋葬魂魄,化作杜鹃归乡泣血;岂知贤明的独子,己在雁塔题名。
所以虽然儿子带来欢乐,即将乘舟西归;但与烟霞相伴己久,反而萦绕着独自离去的悲伤。
用这些话记录在殿壁,也记下往来的岁月。
让后来探寻奇闻闺史,乘云车来游赏的人,能怜惜我的幸存,体察我光明磊落的苦志。
我说的是谁?
会稽杨涓,字碧秋,如今法号雪照的便是。
题完,便让人取酒祭奠,拜别王氏的坟墓。
悲伤痛哭了一段时间,才与众尼告别,回到会稽。
这年沈氏己经八十七岁,母女重逢,儿子又高中进士,全县的人都称赞羡慕,都认为这是她贞节的回报。
相关推荐:
离婚后我放任女儿去找爸爸(佚名佚名)免费小说阅读_免费小说完整版离婚后我放任女儿去找爸爸(佚名佚名)
必须拒绝手拿白色玫瑰的人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必须拒绝手拿白色玫瑰的人(甜甜枝枝)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我的清白账本苏婉苏爽最新好看小说_免费小说我的清白账本(苏婉苏爽)
满月宴,被造黄谣后我杀疯了雪攸雪攸免费小说笔趣阁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满月宴,被造黄谣后我杀疯了雪攸雪攸
被亲妈的心声害死后,我重生了(佚名佚名)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被亲妈的心声害死后,我重生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妈妈让我选继父,我抱住路过大学生不放莫祁苔米完本小说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妈妈让我选继父,我抱住路过大学生不放(莫祁苔米)
重生七零后,手撕老公的白月光田露田露最新更新小说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重生七零后,手撕老公的白月光田露田露
秦浩泽辻乐玖重生一次,我要他跪下叫爹全文免费阅读_秦浩泽辻乐玖完整版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