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隆基高琛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李隆基高琛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隔壁小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着面前缓缓露出真容的香兰,李隆基手中的奏折悄然滑落,整个人更是离座而起。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站在那里呆呆地凝视着香兰,目光凝滞,许久不能回神。“像!实在是太像了!”李隆基在心中不禁喃喃自语,那神情恰似迷失在往昔回忆中的旅人。一直留意着李隆基神色的李瑁,嘴角微微上扬,悄然浮现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虽说香兰和自己母妃的模样仅有八分相似,但经过武忠舅舅的精心调教。如今的她,一举一动皆优雅动人,一颦一笑间皆颇具神韵,仿若武惠妃再世。片刻之后,李隆基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缓缓地重新坐回龙椅。可眼神中仍带着一丝迷茫与困惑,仿佛眼前的景象如梦似幻,令他难以分辨现实与回忆。李隆基沉默片刻,再次将目光投向香兰,轻声说道:“你且走近些,让朕仔细看看。...
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站在那里呆呆地凝视着香兰,目光凝滞,许久不能回神。
“像!实在是太像了!”
李隆基在心中不禁喃喃自语,那神情恰似迷失在往昔回忆中的旅人。
一直留意着李隆基神色的李瑁,嘴角微微上扬,悄然浮现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虽说香兰和自己母妃的模样仅有八分相似,但经过武忠舅舅的精心调教。
如今的她,一举一动皆优雅动人,一颦一笑间皆颇具神韵,仿若武惠妃再世。
片刻之后,李隆基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缓缓地重新坐回龙椅。
可眼神中仍带着一丝迷茫与困惑,仿佛眼前的景象如梦似幻,令他难以分辨现实与回忆。
李隆基沉默片刻,再次将目光投向香兰,轻声说道:“你且走近些,让朕仔细看看。”
香兰闻言,依言缓缓走近。
就这样,李隆基仔细端详着香兰的面容,仿佛要从她身上寻到更多熟悉的痕迹。
渐渐地,他发现香兰不仅模样有几分相似,就连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也隐隐有着武惠妃的影子。
然而,久经宫廷风云的李隆基心中的警惕并未因此消除。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杨玉环的身影,心中暗自思忖。
这十八郎会不会是想用此女子来转移朕的注意力,好让朕不再对杨玉环念念不忘不成?
想到此处,李隆基眉头微微皱起,那深邃的眼眸中警惕之色愈发浓郁,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
缓缓地重新坐回龙椅,目光却如鹰隼般始终紧紧锁定在香兰身上,仿佛要从她身上看穿一切。
“你是哪里人士?”
香兰见状,心中虽有些紧张,但还是强自镇定下来。
她微微屈膝行礼,动作优雅而得体,尽显女子的温婉与谦卑。
“回圣上,小女子乃是长安人士。”
声音轻柔而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潺潺流淌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却也难掩其中的一丝颤抖,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安。
“家住何处,家中又有几口人?”
李隆基紧接着问道,眼神愈发犀利。
香兰再次行礼,回答道:“家就住在长安城外一处村落。”
“至于小女子家中父母早已亡故,只剩下小女子和弟弟、妹妹相依为命。”
说到此处,她的眼中不禁泛起一丝泪光。
那泪光闪烁,如同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着无尽的哀伤与凄凉。
问完这些问题,李隆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十八郎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可看着眼前与武惠妃如此相似的香兰,他的内心又不禁有些动摇,陷入了纠结的漩涡之中。
李瑁则静静地站在一旁,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一抹笑意。
他很期待,自己这一步棋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这时,李隆基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了李瑁,眼神中满是审视。
“你带此人来是何意?”
在李隆基那如芒在背的注视下,李瑁神色瞬间变得落寞无比,他用手背轻轻一抹脸,竟是泪流满面。
“回父皇,自从母妃逝世之后,父皇您就一直茶饭不思,整日沉浸在忧思之中,身体也每况愈下。”
“父皇如此,儿臣看在眼里,疼在心中,故而不惜一切代价,四处寻觅,终于为父皇寻来一个与母妃有几分相似的女子。”
“儿臣只愿她能在父皇身边为父皇添茶熄灯,略解父皇的相思之苦。”
一旁的高琛听了,不禁微微一愣。
没想到这寿王,居然还有这一手!
这次怕是又要让其逃过一劫了......
该死的,这么好的机会......
高琛紧咬牙关,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恨,那神情仿佛是一只看到猎物逃脱的猛兽。
得到李瑁的回答,李隆基仍未放下怀疑,审视着跪在面前的李瑁,淡漠地问道。
“可是真心?”
面对李隆基的再次询问,跪在地上的李瑁连忙高声呼道:“儿臣之心日月可鉴,绝无半点虚假。”
“只盼父皇能开心,儿臣便心满意足。”
李隆基微微点头,眼神中却仍有一丝疑虑,开口警告。
“身为皇子,当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退下吧!”
“儿臣告退。”
李隆基随意摆了摆手,缓缓收回了放在李瑁身上的目光,再次将视线转向香兰。
此时,他的眼神逐渐变得迷离起来,面色也微微有些红润,仿佛沉浸在了某种复杂的情感之中。
李瑁见状,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情绪。
“儿臣告退。”
......
退出御书房后,李瑁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便宜父皇还是上套了!
虽然便宜父皇有所怀疑自己的真实用意,但那又如何?
自己下的套,他还不是老老实实钻了进来。
从一开始自己找来香兰,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打消便宜父皇对自己老婆的觊觎!
香兰的存在,只是自己为了借此转移便宜父皇对自己的注意力罢了。
有香兰在便宜父皇身边,也能方便接下来放开手脚做些事情。
想到这里,心情大好的李瑁大步朝着兴庆宫外走去。
可还没迈出几步,一个阴恻恻的声音便从李瑁身后骤然响起。
“寿王,恭喜啊,又逃过一劫!”
“不过下次,可就不一定了。”
声音尖锐而刺耳,透着浓浓的不善与威胁。
听着那尖细的声音,李瑁不用转身也知道是高琛这个狗太监跟了过来!
这个狗东西,还真是阴魂不散!
李瑁心中暗骂着,但表面上并未表露出来丝毫的恼怒。
只是冷笑着转过身,面无表情地看着高琛。
“本王谢过高公公提醒。”
说罢,李瑁便没有再理会高琛,大步离开了兴庆宫。
看着李瑁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中,高琛的面色瞬间阴沉得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愤恨地一甩手中的拂尘。
该死的,怎么就又让这该死的寿王逃过了一劫!
不行,咱家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寿王,等着吧,下一次,咱家可不会再让你躲过去了!”
酒店后厨内,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李瑁背着手在几名庖厨之间踱步。
听闻高琛此言,李瑁不禁冷冷地哼笑一声。
“哼。”
“高公公,本王在跑马场时,与马夫同吃同住。”
“本王更是将属于自己的那一成利益拿出,用以开设酒楼,所有钱财皆全心投入到酒楼的运营之中。”
“诸如购买各类食材、置办各种器具等诸多方面,何来为己谋私之说呢?”
说到此处,李瑁目光炯炯如炬,紧紧地锁定了高琛。
李瑁的这番言辞,使得高琛再度陷入哑口无言的境地。
他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紧咬着牙关,脸上虽未显露出过多情绪,但眼底深处却暗藏不甘与恼怒之色。
眼见高琛不再言语,李瑁转而面向李隆基,接着说道:“其次,儿臣所开设的这些酒楼之所以未曾命名,实则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儿臣认为,这等荣耀之事理应由父皇亲自赐予。”
“毕竟,这些酒楼若能有幸获得父皇的赐名,那必将是无上的荣光。”
“父皇您试想一下,当百姓们听闻酒楼之名是父皇御赐,定会对父皇的恩泽感恩戴德,也能让天下百姓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父皇的浩荡恩泽。”
李瑁话音刚落,李隆基不易察觉地微微皱了皱眉,内心深处隐隐生出一丝排斥之感。
此时,高琛仿佛敏锐地洞察到了李隆基的心思,原本还哑口无言的他,当即站了出来。
“圣上乃九五之尊,这酒楼之事,还当慎重考虑。”
他说话时,微微垂首,用余光偷偷瞥了一眼李隆基,只见李隆基满意地扫视了自己一眼。
仅仅这一眼,便让高琛心中暗暗得意,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但那笑意中却透着一丝阴险。
哼,寿王竟然妄图让那些贱民得到圣眷?
真是痴心妄想!
圣上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接着,高琛看向李瑁,神色尽显得意。
然而,在高琛的注视之下,李瑁却依旧从容不迫地回应道:“父皇,太宗皇帝曾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下应当以民为本!”
“儿臣开设这些酒楼,也是为了让百姓能够品尝到美味的食物,这难道不是契合太宗皇帝的教诲吗?”
听了李瑁的这番话,李隆基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太宗皇帝曾说过这番话?
仿若太宗皇帝确有说过,可具体言论朕已然记不清了......
不过十八郎这番话,倒也颇有道理啊!
思忖片刻之后,李隆基看向了李瑁。
李瑁见状,继续说道:“故而,父皇,儿臣以为,您亲自去品尝这些酒楼的菜品,有诸多益处。”
“其一,可以检验这些厨子的厨艺水平。您想想,若菜品不佳,那些厨子入宫之后,因技艺不精而被处斩,岂不是白白丢了生命?”
“如此一来,更能彰显父皇的仁德。”
李瑁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密切注意着李隆基神色的细微变化。
“其二,则是能够彰显皇恩浩荡,父皇肯放下身段与民同食,与民同乐,亲自提笔赐名并将这美味传遍天下。”
“届时,天下百姓必将父皇的恩德铭记于心,使其千古流传。”
听到这里,李隆基的内心微微一动,那一丝心动犹如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虽并不剧烈,却在心底缓缓散开。
李瑁的这番提议,无疑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望的种子。
但李隆基表面神色依旧平静如水,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只是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那光芒中带着几分思索与期许。
十八郎所言,实乃难得之机也!
想到此处,李隆基手指不自觉地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摩挲,随后微微挺直了身子。
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不想名垂青史,千古流传?
瞧着李隆基久久不语,李瑁心中不禁暗笑。
皇帝说好吃,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广告!
只要这便宜父皇品尝一番,再一赐名,到时候这些酒楼之名自当传遍整个大唐!
如此一来,酒楼就能搞成全国连锁。
你得那虚无缥缈的美名,本王得全国连锁,各取所需!
况且本王明面上说给你八成,但别忘了,这些酒楼和马场可不同,马场是近乎无本的买卖,自己做假账你还能查得出来吗?
有了钱,本王就能以厚礼拉拢大臣!
有了钱,本王就能置办武器盔甲!
有了钱,才能弄到更强壮的战马,养最强的兵!
片刻功夫后,李隆基终于做出了决定。
“十八郎,明日朕将亲临,尝尝你那些菜品。”
“若其果真美味绝伦,朕当亲执御笔赐名。”
说完,李隆基便摆了摆手,示意李瑁退下。
“儿臣告退。”
应了一声,李瑁便恭敬地起身退出了御书房,留下站在一旁满心不甘的高琛。
眼看着李瑁平安离开,高琛握紧了手中的拂尘,那拂尘仿佛都要被他捏碎了一般。
可恶!
竟然再一次让这寿王躲过了圣上的责罚!
更是仅凭几句话,就让圣上改变了主意。
如此下去,咱家要想报仇,怕是没戏了......
想到这里,高琛深吸一口气,用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开始继续批阅奏折的李隆基,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
咱家可不会就这么坐以待毙!
......
离开御书房后,李瑁心情大好,一路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宫外行去。
可还没走几步,一道倩影从角落悄然走出,叫住了李瑁。
“王爷且慢!”
听到声音,李瑁回头一看,正是被自己送进宫的香兰。
看到香兰,李瑁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凑到近前。
“香兰,你这是......”
可还不等李瑁把话说完,香兰便打断了他,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与忧虑。
“王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跟小女子这边走。”
说着,香兰便将李瑁引到了一处无人的偏僻角落。
确认无人跟来后,香兰这才小声开口:“王爷,自小女子进宫以来,圣上都不曾碰过小女子,还请王爷想想办法......”
香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和无奈,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等待着李瑁的回应。
很快,李瑁便来到了王府火房之中。
看到走进来的李瑁,一众庖厨纷纷躬身拜倒在地。
“小人见过王爷。”
李瑁挥了挥手。
“免礼。”
“闲话不多说,开始吧,让本王看看你们这些天的成果。”
十几个庖厨闻言,纷纷咧嘴一笑。
“王爷,您就瞧好吧!”
话音落下,庖厨们站起身,挽起袖子走到火灶前。
在李瑁的注视下,庖厨们快速备好食材。
紧接着,庖厨们的手臂快速摆动,带动铁锅在空中连续翻转。
每一次翻转都精准无误,食材在锅中被均匀地翻炒着,没有丝毫掉落的迹象。
最后,随着手臂的有力挥动,铁锅精准地落回炉灶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每一次颠勺都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就像是节奏明快的鼓点。
庖厨们目光紧紧锁定在食材上,仔细观察着食材的颜色变化、质地改变以及汁水的渗出情况。
看着这赏心悦目的一幕,李瑁满意一笑。
这些庖厨看来是下了不少功夫,就连颠勺都已经如此熟练了。
随着整个火房内各种菜肴的香味飘散,庖厨们端着各自的菜肴放在了李瑁面前的桌上。
“王爷,请慢用。”
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宛如一件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不错,菜肴最重要的就是色香味俱全,现在看来,色香你们已经做到了,接下来,就看这最后的‘味’你们做的如何。”
李瑁说着,从一旁家奴手中接过筷子。
见李瑁开始品尝,十几个庖厨纷纷屏住了呼吸,不住地咽了咽口水,等待着李瑁的评价。
李瑁夹起一筷子菜肴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那丰富的口感瞬间在口腔中散开,食材的鲜嫩、调料的醇厚完美融合,每一口都仿佛是一场味蕾的盛宴。
李瑁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惊喜,随后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嗯,这道菜味道醇厚,咸淡适中,食材的本味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不错!”
那庖厨听闻,脸上顿时绽放出兴奋的笑容,连忙躬身道谢。
“谢王爷夸奖。”
李瑁又尝了另一道菜,闭上了眼睛。
“这道菜口感清爽宜人,很好。”
“看来你们没有让本王失望。”
李瑁再次给出了高度评价,庖厨们的紧张情绪也逐渐缓解,脸上开始洋溢起自豪的神情。
他一道接着一道地品尝着,每一道菜都给出了详细而精准的评价。
庖厨们认真地听着李瑁的评价。
待李瑁品尝完所有的菜肴,他放下筷子,擦了擦嘴。
不得不说,这些庖厨将他所教授的菜肴已经完全习得。
不过最让李瑁感到可惜的是,没有辣椒,单靠其他香料,做出来的东西终究是比不上后世这些菜肴原本的味道。
但其他香料还是很容易找到的,其中最关键的用料便是糖和盐,还有酱油。
只要把控好这些用料的量,烹饪出来的菜肴还是很好吃的。
想到这里,李瑁抬起头,看向面前的庖厨们。
“本王对你们今日的成果很是满意,你们已经完全掌握本王所教授你们的东西。”
“接下来,你们便按照今日之水准,将这些菜品做出来,送往跑马场供那些王公贵族享用。”
“是,王爷,小人这就准备。”
接了李瑁的命令后,一众庖厨再次忙碌起来,开始进行烹饪。
......
离开火房,李瑁对着身边的家奴吩咐道:“去一趟盛王府,告诉二十一弟,今晚本王要在跑马场设宴,让他找些王公大臣一同赴宴。”
“小人明白。”
时间一转,盛王李琦带着交好的几位王公大臣一同来到了跑马场。
就连李林甫这位宰相也闻讯而来。
作为跑马场的主人,李瑁一早便赶到了跑马场,迎接这些王公大臣的到来。
被迎入跑马场后,盛王李琦便拉着李瑁走到一边。
“十八哥,等下你可别掉链子。”
“要是这宴会搞砸了,臣弟可就要在几位兄弟和大人面前丢人了。”
李瑁闻言,淡然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二十一弟,你就放心吧,为兄不会让你丢人的。”
瞧着李瑁胸有成竹的模样,李琦松了口气,但仍保持着怀疑。
“希望如此吧......”
不多时,宴会正式开始,精美的菜肴被一一摆上桌。
受邀而来的王公大臣和皇子们纷纷就座。
其中,身为宰相的李林甫率先动筷,他尝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随即赞道:“此菜色香味俱佳,真乃人间美味,寿王果然独具慧眼,竟调教出如此出色的庖厨。”
还有些不放心的李琦听罢,也夹起一筷,品尝一番,顿时眼前一亮。
“嘿,十八哥,你还真没骗臣弟,几位哥哥、弟弟,别愣着了,快吃啊!”
其他的王公大臣和皇子见状,也纷纷动了筷子。
只是一口,所有人纷纷愣在了原地,久久不语。
但很快,就有人率先惊叹道:“太好吃了!”
“十八哥,你太不厚道了,有这样的庖厨,应该早点带出来!”
“是啊,十八哥,你这是吃了多久的独食,才想起分享给我等的!”
一时间,在场所有人对菜品赞不绝口。
面对众人的“口诛笔伐”,李瑁淡然一笑。
“诸位兄弟、大人,你们倒是冤枉本王了,本王这也是才刚刚调教出这些庖厨。”
“你们要是喜欢吃,就敞开肚子吃,今晚本王请客!”
话音落下,几位王公大臣和皇子纷纷欣喜不已。
“寿王,这可是你说的,再给老夫来几道!”
“对啊,十八哥,再多来几盘这个菜!”
“好,好,本王这就命人去准备。”
李瑁笑着招呼着众人。
不过李瑁没有注意到的是,在角落里一个身影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这身影,正是近侍高琛!
自从白天在李瑁处吃了亏,高琛心中一直愤愤不平。
于是他便趁着夜色来到跑马场,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李瑁什么新的把柄禀报给李隆基。
可没想到这一来,正好遇到了李瑁用新菜品设宴。
“传圣上口谕:寿王李瑁,朕命你即刻休妻,不得有违。”
开元二十八年。
长安城,寿王府内。
站在院中躬身接旨的青年,听完圣上口谕之后,怒火攻心之下,被气死当场。
传旨太监一脸淡漠的看着李瑁。
转瞬间,李瑁只觉脑海之中一阵恍惚。
随即眼神变得空洞,仿佛灵魂被抽离了身体。
在这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我这是在哪?”
李瑁缓缓抬起头,环顾四周,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王府。
“我,我竟然穿越了!”
好消息,重开了!
坏消息,重开成了八大王爷之一的“绿帽王”寿王李瑁!
至于自己为什么叫做“绿帽王”?
自然是因为自己被自己老爹李隆基抢了老婆杨玉环,当了一辈子的活王八不说。
最后还落得了一个抑郁而终,被世人嘲讽了千年之久的下场!
足足片刻的功夫,李瑁才接受了这个现实。
但随即,李瑁深深地叹了口气后,生出了一种想要重开的冲动。
他穿越过来的可不是什么好时机!
如今的他,因为生母武惠妃逝去的原因,早就不再像之前那般深受李隆基这个便宜父皇的宠爱。
现如今,这位便宜父皇更是派人前来下旨,要抢走自己的老婆。
属于是直接贴脸开大了!
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礼貌心中怒火瞬间如熊熊烈焰般升腾而起。
他可不是前身那个软弱可欺的懦夫!
根本无法忍受被人当面抢媳妇这种奇耻大辱!
尤其是自己的妻子还是那倾国倾城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
“敢抢劳资媳妇,劳资定要让你个老不羞的好看!”
“就算你是皇帝,又能怎样?”
凭我现代人的见识和能力,那就绝不可能让自己再度沦为后世之人千年的笑柄!
怒火之余,李瑁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思虑该如何解决当下这件事情。
而在传旨太监高琛眼中,李瑁半天不接旨,却眼神空洞的坐在地上发愣。
当即有些不耐烦的开口催促。
“寿王,别愣着了,赶快接旨吧!”
“咱家还要回宫向圣上复命,莫要让圣上等急了。”
“若是圣上怪罪下来,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可面对高琛的催促,李瑁并没有理会,而是仍旧快速思考着。
思绪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脑海。
眼下毫无根基,还需要时间发育。
所以,李瑁在努力寻找着一种既能解决眼下困境,又能不违抗皇命的方法。
因为他很清楚,在这个封建王朝,违抗皇命意味着什么。
高琛见状,心中的也生出了一股无名之火。
这李瑁莫不是以为自己还像曾经一般得宠?
连发妻都要被圣上夺走了,难道还看不清眼前局势吗?
想到这里,高琛对李瑁的忌惮彻底消失,心中最后一抹顾忌也荡然无存。
终于,无所顾忌的高琛大手一挥。
“你们几个,都站在这里作甚!?”
“直接去后院,将寿王妃带走,咱家也好向圣上复命!”
跟随高琛前来传旨的几个羽林军闻言,有些犹豫的相视一眼。
“高公公......这样不妥吧?”
几个羽林军的犹豫,让高琛脸色一沉。
“有什么不妥的,这可是圣上的意思!”
“莫非你们是要抗旨不成?”
“还不快去!”
“要是耽误了圣上的好事,有你们好受的!”
高琛一脸不屑的甩动着拂尘,冷眼看着面前的一切。
“末将遵命。”
在高琛的呵斥下,几个羽林军只能咬着牙向后院走去。
然而就在这时,一声怒喝响起。
“本王看你们谁敢!”
几个羽林军闻言,瞬间收住了脚步,不敢再往前一步。
高琛见状,心中怒火更甚。
“谁让你们停下的,咱家的话,你们都不听......”
可话还没说完,就只见刚刚还沉默不语的李瑁,迅速站起身并大步走过去,照着他脸上就是一巴掌落下。
“啪”的一声脆响,整个院子都安静了。
高琛的脸,肉眼可见的肿了起来。
片刻后,高琛强忍着剧痛,捂住了自己的脸,死死盯住了李瑁。
“寿王!”
“你......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打咱家!?”
看着被扇倒在地的高琛,李瑁一双眸子迸射出摄人的锋芒:“区区一个太监,狗一般的下贱东西,居然也敢在本王的面前狂吠?”
一边怒骂着,李瑁继续走向高琛。
每踏出一步,仿佛都重重地踩在高琛的心脏之上。
眼见李瑁再度向自己步步逼近,高琛顿时惊慌不已,捂着自己的脸不断后退,拼尽全力拉开与李瑁之间的距离。
在高琛满脸惊恐的注视之下,李瑁停下脚步,目光阴沉的看着他。
看着李瑁的目光,高琛脸色惨白如纸,身上直冒冷汗,强忍着颤抖的双腿,摆出一副色厉内荏的模样。
“咱家可是奉圣上之命前来宣旨的!”
“你......可莫要忘了,咱家背后乃是圣上。”
“你要是再敢对咱家有丝毫不敬,那便是公然违抗皇命,难道你真有那个胆子忤逆圣上不成?”
“咱家劝你,莫要自寻死路啊!”
然而那微微颤抖不停的双腿,却早已彻彻底底地出卖了他。
瞧着高琛这副嘴硬心怂的模样,李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哼,奉父皇之命?”
“本王看你是狗仗人势!以为本王失宠了,就可以随意欺辱吗?”
“况且,本王不过是教训一下你这个不懂得尊卑的奴才而已!”
“怎么到了你这狗奴才的嘴里,就成了要违抗皇命了?”
“这么高的帽子,本王可带不起。”
说到这里,李瑁伸了个懒腰,玩味地看向地上如同死狗一般的高琛。
“不过既然父皇让本王休妻,那本王自当遵从便是。”
“而且本王不但要休妻,还要以七出之条,无后之罪,将杨玉环押入道观之中,诵经赎罪,终生不可见人,也不能踏出道观一步!”
高琛咬牙切齿的指着李瑁,逃出去之前还不忘威胁道:“你给咱家等着,咱家这就回去禀明圣上,治你个抗旨不尊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