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灵感乍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姜瑶几乎是跑着回到她那鸽子笼似的出租屋的,胸口那颗心咚咚咚地擂鼓,震得耳膜嗡嗡响。

怀里那本硬邦邦、冷冰冰的古籍,硌得她肋骨生疼,却像揣着一块烧红的炭,烫得她浑身发热。

这小破屋,墙皮都剥落了,可此刻在她眼里,却像个闪闪发光的秘密基地。

她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小心翼翼地把书摊在桌上——那桌子摇摇晃晃,桌角都磨秃了,用本厚字典垫着才勉强稳住。

深吸一口气,带着点近乎迷信的虔诚,她再次翻开那厚重的封面。

时间好像被偷走了。

外头车水马龙的噪音、隔壁情侣的吵架声,全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书页上那些线条、图案、还有那些近乎偏执的对面料和色彩的注解,像活过来一样,在她脑子里疯跑、碰撞、炸开!

这不是看书,这像一头扎进了由无数布料和针线组成的狂想风暴里。

突然,书页上一段关于某种特殊靛蓝染色和丝绸肌理叠加的描述,像根烧红的针,猛地扎进她脑子里!

“嗡”的一声!

一件礼服的影子,无比清晰、无比霸道地在她眼前炸开!

不是模糊的构思,是每一个褶皱、每一道光影都清清楚楚!

它该是那种……深得能吸进所有光的蓝,像暴雨前最沉的海。

料子?

必须是真丝,不是那种贼亮的,是像把月光揉碎了织进去的缎子,摸着凉滑,走动间才有那种内敛的、水波一样的光。

裙子下摆不能规规矩矩,得是那种……像被风吹乱的海浪,一层叠着一层,带着点野性的弧度。

最关键的是,得在那些翻滚的裙褶暗影里,用细得几乎看不见的金线,绣上流星划过似的轨迹!

灯光一打,暗处才有那一点一点转瞬即逝的金光,才够味儿!

姜瑶猛地捂住嘴,差点叫出声。

心脏像要从喉咙里蹦出来,手心全是汗,黏糊糊的。

她像被鬼撵似的,扑到桌边,抓起铅笔和一张皱巴巴的草图纸,手抖得厉害,画歪了好几笔。

橡皮擦都快擦出火星子了,她才勉强稳住。

铅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又快又狠,带着一股豁出去的劲儿。

线条在纸上疯长,勾勒出她脑子里那个嚣张又迷人的影子。

画着画着,她嘴角不受控制地往上翘,眼睛亮得吓人。

成了!

就是它!

这玩意儿要是真做出来,非得……非得把那些人的眼珠子都震掉不可!

可这兴奋劲儿没顶多久,兜头一盆冷水就浇了下来。

钱。

那种深海蓝的顶级真丝,贵得能要命!

还有那些复杂的剪裁,没台好机器根本玩不转!

她翻遍自己那个瘪得可怜的钱包,连个像样的布头都买不起。

刚才还滚烫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胃都跟着抽紧了。

她狠狠咬了下嘴唇,尝到一点铁锈味。

不行!

不能就这么算了!

眼里的光暗下去又猛地烧起来,比刚才更凶。

姜瑶一头扎进她那台嗡嗡作响的老旧笔记本里,屏幕的光映着她发白的脸。

她像个红了眼的赌徒,在密密麻麻的面料网店里疯狂翻找,眼睛酸得流泪也不敢眨一下。

专挑犄角旮旯的小店,一家家问,截图发过去,打字的手指都冻僵了:“老板,这种蓝的……有……有便宜点的替代品吗?

仿丝也行!

只要质感像!”

回复要么是冷冰冰的自动回复,要么是首接嘲讽:“这点量?

还不够开机费的,找别人吧小妹。”

论坛上发的求助帖也石沉大海,偶尔蹦出两条回复:“想啥呢?

没设备搞什么高定?”

“画饼谁不会啊?”

每一次拒绝都像挨了一记闷棍,打得她头晕眼花。

可姜瑶梗着脖子,像块又臭又硬的石头,被水冲了又冲,就是不肯挪窝。

她心里就剩一个念头,磨得咯吱响:找!

接着找!

我就不信了!

不知道熬了多久,熬得眼睛像糊了层砂纸,屏幕都快重影了。

突然——一个不起眼的对话框闪了闪。

是个刚起步的面料小作坊老板,头像是个叼着烟的年轻人。

“妹子,你这图……有点意思啊。”

对方发来一句,“你要的这种蓝,我库里有批尾货,染的时候色差了一点点,没那么‘正’,但料子是好的。

你要不嫌弃,成本价给你,就当交个朋友?”

几乎是同时,一个设计爱好者的群里,一个平时不太说话的人@了她:“@姜瑶 我在城西有个小工作室,机器是二手的,缝纫机、锁边机还能凑合用。

你要是不嫌弃破,周末可以来试试?

不收钱,就当……借你块地方做梦吧。”

姜瑶死死盯着屏幕,手指抖得按不准键盘。

一股又酸又热的东西猛地冲上鼻子,眼前瞬间就模糊了。

她胡乱用手背抹了下脸,冰凉的,全是水。

不是委屈,是那种……快淹死的人突然抓到了一根浮木,又怕它断了的不敢置信。

她吸了吸鼻子,胸口那股憋了太久的气,终于狠狠地、长长地吐了出来。

浑身绷紧的弦一下子松了,有点脱力,可眼底那簇火苗,却“腾”地烧成了燎原大火。

成了!

她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这第一步,她爬也要爬过去!

这件裙子,就是她砸向所有嘲笑和轻视的第一块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