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震惊众人,陈年往事
又是如何来到我们客栈?”
李二打开杂物间的门,杂物间不大不小,门口不远处整齐排列着几根浅黑色的乌木。
“李兄,我叫张林,之前昏倒在附近巷子里,醒来什么也不记得了,看到附近只有贵客栈有光亮,循光而至。”
张林一拱手,缓缓说道。
“原来如此”,李二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腹诽道“这套说辞鬼才信,哪来的乞丐,应是得知我们掌柜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过来博同情,讨饭吃,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懒惰成性,今天非给你个教训不可!”
心里想着,李二从杂物架上拿来两把斧头,递给张林一把。
“先把原木分成短段,再沿着木纹方向劈砍,省力一些,看我给你示范一下。”
说罢,高举起斧头,抡圆了臂膀,重重地砍在一根乌木段的中间。
只听“当”的一声,劈砍处出现一道深深的裂痕,李二不禁感叹一句:“这乌木可真够硬的,你砍的时候多加小心。”
随后李二又重复操作,将一根完整的乌木劈成十寸左右的短段,接着从中间劈成一块块可以首接使用的柴火。
完成一系列操作后,李二道:“你快试试吧,咱们今天要把这些木头分成柴火,明天要用,不可耽搁。”
张林接过斧头,当他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木头,准备劈砍时,眉心又涌现一股热流,顺着身体的经脉流动到握着斧头的手。
他效仿李二动作,用力劈在木头上。
奇怪的是,张林明明劈在了木头上面,他却没有感受到斧头与乌木相撞带来的反震感,只听“扑哧”一声,斧头好像从木头中间穿过一般。
此时此刻,李二眼睛瞪得溜圆,他揉了揉眼睛,感到难以置信,质地坚硬的乌木竟像豆腐一样被切开,切口光滑平整。
就连张林自己也愣住了,呆呆地看着自己手里的斧头。
“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二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李兄…我也不清楚”张林眼神仍然呆滞,还没有缓过神来。
“你先继续干着,我突然想起点事要跟掌柜的汇报”李二嘱咐了张林一句,扔下手中的斧头,念念叨叨地朝前屋跑去。
“得把这事告诉掌柜的。”
此刻枕云阁掌柜王有财正在和青衣女子,也就是他的女儿王雯讨论张林去留问题。
“爹,您怎么总是被这些叫花子骗的团团转啊,他们讲什么故事您都信!
咱们是开门做生意的,又不是做慈善的。”
王有财己经被女儿如此训了无数次,他扶着额头,一脸苦笑道:“爹知道,今天天气不好,这孩子穿的那么单薄,在外面过夜可就遭老罪喽,他一口气吃下两个大馒头,连口水都没喝,若非饥饿难耐,怎会如此。”
王雯听了这话,会想起张林吃馒头的样子,嘟囔一句:“怕不是饿鬼托生哟。”
“掌柜的,有怪事,有怪事!”
李二人还未到,声己先至。
此时的王有财正因女儿的训斥感到心烦意乱,看见李二如此作态,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惊一乍的做什么,有事慢慢说。”
李二边喘着气边说道:“掌柜的,这小乞丐张林一下子把我大腿那么粗的乌木劈成了两段!
看上去根本没费多大力气!”
王有财先是一愣,紧接着不耐烦的说道:“别在这插科打诨,赶紧去干活,想偷懒也不编个像样的谎话来。”
李二顿感哭笑不得道:“掌柜的,我哪敢跟您开玩笑,千真万确,如果有假,我愿意拿出自己半个月工钱请您喝酒,您跟我来后院一看便知。”
王有财一听李二要请自己喝酒,一下子来了精神,被女儿训斥的烦恼也抛向了九霄云外,立刻站起身来,随着李二朝后院走去。
掌柜女儿王雯听了李二这番话,有些好奇,但更多是质疑,于是也跟着李二去了后院。
几人来到杂物间,顿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到目瞪口呆,只见今天新到的这批乌木己经按照标准被分成木柴,切口都是如出一辙的光滑,浑然天成。
此刻,做完这一切的张林正紧皱着眉头,蹲在柴火堆旁思考着什么,王有财几人一时语塞,王雯率先开口:“张林…你是怎么做到的。”
张林缓缓抬头,看了王雯,又低头看着自己的手。
“我…也不知道”。
说罢,空气仿佛又凝固了,还是掌柜王有财见多识广,很快平复了心情,有一丝期待地说道:“既然你记不起从何处来,可以暂且将枕云阁当做落脚地,平日做些力气活,包吃包住每月再给你三两银子作为工钱。”
“嗯…谢谢掌柜。”
张林停顿了一下,决定先安顿在这里,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再慢慢琢磨自己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
为何失去记忆,又为何能做出如此有悖常理的事情。
在李二的带领下,张林来到了自己的住处,房间和李二的房间相邻,设施略显简陋:一张硬板床,一床白被褥,一方木桌,一把椅子,一盏煤油灯。
但屋内环境干净整洁。
张林坐在床边,疑惑始终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王有财回到前厅后,将大门紧闭打烊,随后回到自己房间,王有财的房间与张林相比豪华许多,除了一张铺着绸缎被褥的檀木大床外,西面墙壁张贴的字画和床侧设有的神龛引人注目,神龛挂有薄薄的金色纱帘,拉开方可看到其中供奉的神像,那是一个手持三尺青锋,鸿衣羽裳,剑眉星目,仙风道骨的老人。
王有财每天睡前都要沐浴焚香,礼敬神龛中供奉的老人,今天他礼敬之后,嘴里还在念叨着:“枕云阁不会又迎来一位神仙吧,我王某当真是福缘深厚,苍天垂怜啊,常人见仙人难如登天,我这辈子难不成还能遇见两位?”
王有财胡思乱想着慢慢进入梦乡,在梦里,他又回到了数十年前,他父亲还没离开的时候,有天店里来了一个腿脚有些残疾的流浪老头,那个老头拿着几幅字画,想用墨宝换酒喝,因其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很多人避之不及,唯独他的父亲——王氏客栈老掌柜用两壶清酒,少许银钱,一些吃食换了那老头全部字画,那时的客栈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与现在相比宛若云泥之别,老掌柜也身患顽疾,许多客人还嘲笑老掌柜家里揭不开锅还要做好事。
那老头吃饱喝足后欣然离去。
过了几年,老掌柜病情逐渐恶化,王氏客栈也暂时关门谢客,正当老掌柜弥留之际,一阵清风推开客栈大门,走进一位身着白袍,腰系玉带,背负长剑的老人。
小厮见状不敢定夺,急忙通报给王有财,王有财身心沉浸在悲伤中,还不等反应,老人己经走进了老掌柜屋子里。
父子二人看到老人的面容,皆是震惊不己——前些年来店里纸墨换酒的老流浪汉,而老人现在的样子与之后王有财供奉的神像如出一辙。
只见这老人慢慢走到老掌柜床前,手轻轻搭在其前庭,老掌柜缓缓闭上眼睛。
而后,老人走出客栈,立于门前,抬手真气化笔,落笔于虚空,笔走龙蛇,“枕云阁”三个大字飘向牌匾。
第二天,老掌柜醒来,精神气十足,王有财看到惊喜不己,老掌柜突然提出要出门远行,不顾劝阻,王有财心中有所明悟,并未过问。
老掌柜出门前只与王有财说了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随后消失于街道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