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母羁绊
我便去买了些鲍鱼,炖了一锅鲍鱼排骨汤。
来,我给你盛一碗……”林夕一踏进家门,便听到保姆袁姨那如同寻常母亲般的絮叨,她正忙碌地准备着汤品。
袁姨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身材中等,略显丰腴,面庞和蔼,慈祥的面容中透露出岁月的温柔。
鱼尾纹在她眼角轻轻勾勒,银丝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她总是穿着朴素而整洁的深色衣物,围裙虽洗得有些泛白,却干净利落。
袁姨心地善良,极富耐心,说话时总是轻声细语,仿佛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魔力。
然而,袁姨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
她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自小便不被父母和长辈所宠爱,生活充满了小心翼翼。
长大后,她的婚姻被当作了一场交易,为了给弟弟们筹集购房和结婚的费用,父母将她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人。
尽管婆家的经济条件尚可,她心想,不喜欢也罢,只要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
然而,婚后的生活远非她所愿,丈夫酒后常常对她施暴。
当儿子赵晨光出生后,她曾希望丈夫的态度能有所转变,但一次次的忍让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伤害。
袁姨深知自己没有文化和技能,离开后不知如何抚养孩子,只能默默承受。
首到林夕的父母出现,改变了她的想法。
在林夕的父母新婚不久,母亲林若萍怀上了林夕。
林夕的父亲雷利,带着妻子到乡下放松心情,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在小溪边洗衣服的袁姨,她的身边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在嬉戏,那便是幼年的赵晨光。
当时的袁姨年仅二十岁出头,但生活的艰辛似乎让她比同龄人显得更加苍老。
林若萍和袁姨,尽管背景迥异,却因为共同的母性而谈得投机,迅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林若萍是一位知识分子,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书卷气;而袁姨则自认为是质朴的乡下女子,从未奢望能结识如此知性的朋友。
林若萍的出现,宛如袁姨生命中的一束光芒,那段时间成为了袁姨在农村生活中最为幸福的回忆。
后来,林若萍了解到袁姨的不幸遭遇,心生同情,有意帮助她脱离现状,于是在离开前一天,林若萍提出了聘请袁姨成为他们家的住家保姆的建议。
袁姨很感谢林若萍,但她深知她的婆家可不是善茬,不仅不会轻易放人,还有可能伤害到林若萍一家。
林若萍夫妇俩得知袁姨的顾忌,并没有害怕,表示如果袁姨决定带着孩子离开,他们就有办法让婆家放人。
次日,林若萍夫妇来到袁姨的婆家,原本客客气气地跟他们商量这件事,不出所料,袁姨的婆家不仅不放人,还喊来了村里的一些壮汉,先是要把袁姨关起来,还想对林若萍夫妻动手,袁姨见状,奋力挣脱两名壮汉的束缚,跪在婆婆面前哀求:“妈,我不走了,请您不要为难他们,让他们离开吧!
我求您了!”
林若萍看着这么卑微的袁姨满是心疼,又对自己不能解决这件事而感到失落,此时宠妻狂魔雷利不忍心林若萍失落,便扶她坐下,并温柔安慰道:“老婆,你己经做的很好了,接下来我来处理!”
随后又去扶起袁姨,说道:“小袁,你去帮我倒杯温水给你萍姐,早上出门太急,忘了带水了!”
安抚好妻子,支走了袁姨,雷利深呼一口气,义正严辞地对袁姨的婆家众人说道:“我们今天来,并不是要和谁过不去,只是既然我们敢来,那人我们就一定要带走,我这人可没我媳妇温柔善良,如果非要用拳头说话,那就让我外面的兄弟来说!”
雷利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此同时,门外己经来了亮亮黑色小轿车,车的两边分别站着两个黑衣人,众人看了雷利,又看了看门外的黑衣人,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是好。
雷利见状,知道自己的话己经起了作用,又看到林若萍一脸崇拜地看着他,他更加自信,便继续说道:“我们不是来挑事的,只是希望和平解决。
如果你们愿意坐下来谈谈,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对大家都好的解决方案。”
袁姨的婆家见雷利态度诚恳,又见他有备而来,终于同意坐下来商谈。
经过一番沟通,双方达成了一致,袁姨的婆家同意让袁姨离开,而林若萍夫妇则承诺给予一定的补偿。
最后袁姨带着小晨光和林若萍夫妇去了城里。
再后来,雷利在林夕出生不久就去了缅甸做生意再也没回来,而林若萍在林夕6岁时发生车祸而去世,临终前把林夕托付给袁姨,袁姨对林若萍夫妇心怀感恩,也将林夕视如己出,一首照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