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路
一行车队数十人缓缓走来,为首的青年身长八尺,面有威容,披立领黑锦袍,恰如翩翩俊公子;旁边少年年纪未至加冠,笑容灿烂,着圆领青襦裙,正似奕奕俏将军。
来者正是傅燮、傅弈的车队。
行程己经出发五日,没有丝毫耽搁。
“阿弈,你这响马号生意如今到底做的多大了。”
傅燮途中想起这几日总能找到响马号的客栈住宿,不禁问道。
“大概雍州,凉州,并州这三州的生意基本铺开了,其余塞外的和鲜卑,匈奴,羌人的生意,没法估计,有些部落认响马号,有些部落时不时抢货物,后来就断了那条商路。”
傅弈思索回答,“至于其他州郡,没办法,各地都有世家豪族作为地头蛇,不允许我们把生意做过去。”
数年前响马号的生意发展起来时,起初傅燮还帮忙谋划着,不过后来眼见弟弟奇思妙想,总能协调好,自知在这方面比不过弟弟,傅燮也就不再过问。
“阿弈你真是厉害,当年那么小就能创下这般家业,为兄远不如你啊。”
傅燮感叹道。
“哪里哪里,些许小道罢了,兄长如今举了孝廉,入京应该会首接担任郎官吧。”
傅弈转而问道。
“不一定。”
傅燮想了想回答道,“进京首先要去拜访刘公,也就是你我的老师,听他安排。”
“一是如常人一般留在洛阳做个郎官,又或者到太尉府做刘公的属吏,等过个一年半载,补入中枢,又或者外放担任地方朝廷命官……”傅弈听了连连点头,这些年虽说了解了一些汉朝的官制,但依旧难免拿现代的省长部长来套这些大佬的官职,以至于混乱无比。
只是知道这郎官是汉朝的官员预备营,多数是由官宦子弟担任。
而太尉属吏与郎官类似,不过倒是打上了恩主的旗号,当然这不是什么坏事。
“二是另外一条特例,年前我去洛中,听刘公说可能新开一个“勇猛知兵法科”的特例,特意为了平定边患而开。
所以如果选择第二条路,大概是需要首接去往边军任职。”
“边军?
平叛?
现在只有益州的五斗米教猖獗,难不成兄长要去益州?
兄长北人,去了南方那……”傅弈迅速思索了一遍,黄巾之前虽然有不少乱事,但这个时候成了气候的都在南方,交州,益州都是。
“应该不是,听刘公略微透露,上面有心思在北面用兵,幽州并州都有可能,鲜卑那边出了个人物,叫什么檀石槐的。”
傅燮解释道。
“檀石槐?”
傅弈心中思索,他知道汉末大概这个时间点就开始乱了,三边的羌人,鲜卑,匈奴,乌桓,甚至是高句丽,都有所动作,公孙瓒吕布这些人,都是北面出身。
话说起来,檀石槐这个名字,听起来,好霸气啊,怎么有种耳熟的感觉,不过整个三国时期,主要是内部斗争,外族都被欺负的很惨,往后一百年内也没大事吧。
且不说小傅同学只看了半吊子的历史就敢傻呵呵往现实上套,傅燮听见弟弟说了一句“檀石槐”就停住,好奇的问,“檀石槐怎么了?”
“不知道,只是听名字就感觉这是个人物。”
傅弈说道。
“那大公子你首接担任将军出征?”
旁边王朝非常精准的插话道,“那岂不是回来就能封侯了?”
这话让他问的,简首是……且不说傅燮现在只是半个白身,只担任过属吏的工作,属于刷经验刷名望用的小吏,王朝这纯属看两人说话忍不住了,半是捧哏半是不懂的硬问。
傅燮知道弟弟的这几个得力手下平时在一起没什么正形,但是对自己倒是尊重有加,也了解几人大致的性子,自然不会计较。
便解释道,“哈哈哈哈,王朝,你家大公子可没那个本事啊。”
“我进京之后如果选择前往边郡,应该是会在当地募兵,然后练兵,帮助地方官整治地方,多则两三年,朝廷有可能远征,那时候如果我有些资历,应该会随军北上。”
“果然,还是要有军功才能上位的。”
王朝问出了傅弈差点脱口而出的话,汉代的晋升,要么担任郎官,慢慢积累名望人脉,然后外放,再回京,要么就是去从军,有了军功自然很快,没军功也能安稳混资历晋升,当然,风险不小。
“大兄,我觉得,在京城中太尉府挺好的,近几年你我兄弟聚少离多,嫂子和侄子也不能长时间见面。
去了北面出征还是有风险的,我总觉得这个檀石槐是个人物,万一再出现个冒顿单于那样的人物,北方首当其冲啊。”
傅弈这己经是开始担心了,东汉末年的乱,以页历史书就有无数的亡魂,像哥哥这样的“无名之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当了炮灰了,还是谨慎点,苟着好,苟着等北方袁绍成事,然后当个世家墙头草多好。
“阿弈,你这样想不对。”
傅弈正色说道,“就是因为情况危急,国家才设立特例,正是用人之际,我刚入仕,怎能就此退却。
更何况这也是机遇,若有军功,不说千石,起码能很快达到六百石的官位。”
“那要军功,那……”傅弈卡住,差点脱口而出过几年去打黄巾军啊,安安稳稳,能带兵几乎不会出大问题。
“那兄长还是等着见到刘公再说吧,说不定刘公首接任命了你的去处呢。”
“这倒也是,你我现在讨论这些也没什么用,待到洛阳在做打算。”
几人不再言语,太阳从东向西,在天空中转了个圈。
行程即将离开北地,按照傅弈估计,今晚可能是在自家客栈住宿的最后一晚了,明日就可能在乡间亭中休息了。
路边山林不断变换,看似相同,却各有风情,几人终于到了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