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董行开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老北京胡同里的槐树刚长出嫩绿的新叶,胡同口就开始热闹起来。

沈墨卿站在自家古董店门口,看着伙计们贴红对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沈老板,吉时到了!”

旁边穿蓝布褂子的老张头举着一串红鞭炮,笑得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一起,“要点吗?”

沈墨卿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递过去。

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红纸屑飞得到处都是,引得胡同里的邻居们都围过来看热闹。

“这就是山海阁啊?

装修得真不错。”

“听说老板是从南方来的,手里有不少好东西。”

“开张大吉啊!”

沈墨卿笑着向邻居们打招呼。

他这古董店筹备了半年,门面不大,但里面很深,前院摆着些普通瓷器玉器,后院才藏着真正的宝贝。

正忙着,一辆黑色轿车“吱呀”一声停在门口。

下来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个大花篮,红绸子上写着“贺山海阁开张大吉——解”。

“沈老板,我家老板让我来送贺礼。”

年轻人把花篮递过来,态度恭敬,“我家老板说,早就听说您要开古董店,可惜太忙,不能亲自来。”

沈墨卿知道这是解雨臣的人。

他在南方倒腾古董时,和解家有过几次接触,虽然不算深交,但也互相给过面子。

他转身回里屋翻了翻,拿出个蓝布包递过去:“麻烦你替我谢谢解老板。

这点东西不算回礼,就当是给解老板解闷的。”

年轻人接过布包,感觉挺沉,知道不是普通东西,赶紧点头:“一定带到。”

等轿车开走,旁边看热闹的老张头凑过来:“解老板?

是那个解九爷家的后人?”

沈墨卿笑了笑没多说。

他刚才给的是半本《考工记》残页,里面夹着张字条,写着“长沙镖子岭,1952”。

解雨臣是九门后人,不可能看不懂这行字——那是当年九门联手倒斗的地方,一般人根本不知道。

刚把邻居们送走,店里就闯进来个壮汉,肚子圆滚滚的,穿着花衬衫,进门就嚷嚷:“听说新开了家古董店?

老板在哪呢?”

沈墨卿抬头一看,乐了:“王胖子?

你怎么来了?”

王胖子是他在潘家园认识的,俩人一起摆过摊,也算不打不相识。

王胖子一***坐在门口的太师椅上,眼睛像雷达一样扫过店里的货架:“这不是听说有新店开张,过来给你捧捧场嘛。

哎,说真的,你这儿有没正经倒斗的真家伙?

别拿那些糊弄游客的玩意儿骗我。”

“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沈墨卿拿起桌上的紫砂壶扔过去,“喝你的茶吧。

我这是正经古董店,不卖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王胖子接住茶壶,打开盖子闻了闻:“哟,还是龙井呢,挺舍得啊。”

他压低声音,“我跟你说,前阵子我在秦岭摸了个好东西,青铜的,上面刻着些歪歪扭扭的字,你要不要看看?”

沈墨卿还没答话,门口的风铃突然响了。

一个穿中山装的老头走进来,手里拎着个木盒子,脸色不太好,像是有心事。

“您要点什么?”

沈墨卿迎上去。

老头把木盒子往柜台上一放,打开来——里面是只青铜香炉,巴掌大小,看着灰扑扑的,纹路都快被包浆糊住了,看着像普通庙里用旧的物件。

“这个,你收吗?”

老头声音发哑。

沈墨卿伸手去拿,指尖刚碰到香炉的瞬间,脑子里突然“叮”地响了一声,像是有个冰冷的机器在说话:检测到青铜门相关气息,任务线索触发。

物品:西周青铜香炉,内含加密信息。

他心里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拿着香炉翻来覆去看了看:“这香炉看着有些年头,就是品相不太好。

您想卖多少钱?”

老头报了个价,不算高,显然是急着出手。

沈墨卿没还价,首接点了钱。

老头接过钱,揣进怀里就匆匆走了,连盒子都忘了拿。

“这老头真奇怪。”

王胖子凑过来看香炉,“这破玩意儿看着不值钱啊,你买它干嘛?”

沈墨卿没解释,把香炉放进里屋的保险柜。

刚才系统的声音不是幻觉,这香炉肯定藏着什么秘密。

他关保险柜时,指尖还残留着香炉上的凉意,心里隐隐觉得,这山海阁的开张,恐怕不止是开家店那么简单。

王胖子还在外面嘟囔:“我说你也太实在了,这种东西最多给一半的价……”沈墨卿走出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念叨了,晚上我请客,去胡同口那家涮肉馆。”

“这还差不多!”

王胖子立刻眉开眼笑,“得,我先去占座,顺便把吴邪那小子也叫上,让他也来给你捧捧场!”

看着王胖子风风火火跑出去的背影,沈墨卿笑了笑,转头看向窗外。

胡同里的鞭炮屑被风吹得滚来滚去,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山海阁”的牌匾上,红得晃眼。

他总觉得,从碰到那只青铜香炉开始,有什么东西己经悄然改变了。

而那个突然出现的“系统”,还有所谓的“青铜门相关气息”,又会把他引向哪里?

沈墨卿拿起桌上的紫砂壶,喝了口茶。

不管是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在这行当混了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只是他没注意,里屋保险柜里的青铜香炉,在阴影里悄悄闪过一丝极淡的绿光,快得像错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