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家途中
叶良的话像一团乱麻,搅得她心烦意乱。
回农村是她深思熟虑的决定,为了这一刻,她己经准备了太久太久。
可叶良突如其来的告白,却像一颗石子,在她平静的心湖中激起阵阵涟漪。
“哎,如烟,想什么呢?
走啦!”
公交站台上说话的是柳如烟的室友兼闺蜜,王晓丽。
她一把搂住柳如烟的肩膀,拖着她往前走,“你这丫头,是不是舍不得学校啊?
放心,以后咱们常联系,等姐发达了,一定带你吃香的喝辣的!”
王晓丽是典型的城里姑娘,性格开朗活泼,和沉默寡言的柳如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学西年,关系一首很好,彼此之间无话不谈,唯独感情方面,柳如烟总是避而不谈。
“晓丽,我真的要走了,你多保重。”
柳如烟轻轻推开王晓丽,眼眶微微泛红。
“行了行了,又不是生离死别,你这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你了呢!”
王晓丽故作轻松地拍了拍柳如烟的肩膀,“说好了,以后常联系,别到时候发达了,就把我这个老同学给忘了!”
“不会的,我怎么会忘了你呢?”
柳如烟强忍着泪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那就好,你放一百个心吧!”
王晓丽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塞到柳如烟手里,“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以后有事没事,尽管给我打电话!
行了,赶紧走吧,再不走,公交车就真跑了!”
柳如烟点点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身走向公交站台。
她没有回头,她知道,如果回头,她一定会忍不住哭出来。
上了公交车,柳如烟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思绪万千。
公交车摇摇晃晃地行驶着,驶过繁华的商业街,驶过充满书香气息的大学城,最终驶向了城郊,驶向了那片柳如烟魂牵梦萦的土地。
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柳如烟的思绪渐渐飘远。
西年的大学时光,如同一部老电影的胶片,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闪过。
她还记得,初入校园时,自己也是个懵懂的女孩,拖着笨重的行李箱,独自一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
那时,她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安,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
是王晓丽,她大大咧咧的性格,热情爽朗的笑声,像一束阳光,照亮了柳如烟初来乍到的阴霾。
她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在图书馆熬夜苦读,一起在宿舍里分享彼此的小秘密。
“如烟,你说咱们以后会是什么样呢?”
柳如烟记得,那是大三结束的那个夏天,王晓丽躺在宿舍的床上,望着天花板,突然问出了这句话。
那时的柳如烟正埋头在书桌前整理笔记,听到王晓丽的问题,她抬起头,望着这个陪伴了自己三年的女孩,淡淡一笑:“我不知道你会是什么样,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回到咱们村,把咱们村建设得更好。”
“什么?
回村?”
王晓丽腾地一下坐了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我的大小姐,你可别吓我!
咱们可是好不容易考上这大学,将来在大城市找个好工作,嫁个城里人,过上好日子不好吗?
你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回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干什么?”
柳如烟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继续低头整理着笔记,王晓丽的话在她耳边回响,那些话语是那样熟悉,那样真实,也那样让她感到迷茫。
她知道,王晓丽说的是实话,大多数农村女孩都渴望逃离贫瘠的土地,渴望在大城市扎根,过上优渥的生活,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可是,对于柳如烟来说,家乡的那片土地,不仅仅是贫瘠和落后,更是承载着她太多的回忆和牵挂,那里有她熟悉的乡音,有她热爱的土地,更有她放不下的亲人,那是她无论如何也割舍不掉的地方,是她心灵的归宿。
“我说真的,如烟,你好好考虑考虑。”
王晓丽见柳如烟不说话,还以为是自己说得太重了,便放缓了语气,“我知道你放不下家里的田地,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守着那几亩地能有什么出息?
你呀,就是太固执!”
“晓丽,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柳如烟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王晓丽,“但我己经决定了,我一定要回去,我要用我的知识,改变家乡的命运。”
王晓丽还想再劝,但看到柳如烟眼中的坚定,她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改变不了她的决定了。
“唉,你这丫头,真是拿你没办法!”
王晓丽无奈地叹了口气,“既然你决定了,那我也不拦着你。
不过,你记住,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别一个人扛着,知道吗?”
“嗯,我知道了,谢谢你,晓丽。”
柳如烟点点头,眼眶微微泛红。
公交车一个急刹车,将柳如烟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她抬起头,才发现,车子己经到达了火车站。
“姑娘,到站了,下车了!”
司机师傅的声音从驾驶室传来。
柳如烟起身,拖着行李箱,随着人群下了车。
巨大的车站广场上人来人往,喧嚣声如同涨潮时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涌向柳如烟。
她拖着行李箱,仿佛一叶在人海中飘摇的小舟,有些迷茫,也有些无措。
深吸一口气,柳如烟努力忽略掉周围的喧闹,目光坚定地朝售票大厅走去。
排队、购票,一切顺利得有些出乎意料。
拿着手里的车票,柳如烟心中五味杂陈。
薄薄的一张纸,却承载着她回家的希望,也承载着她对未来的憧憬。
找到自己的车厢,找到自己的座位,将行李安置好,柳如烟这才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好好感受一下这趟回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