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树下的栗爷:百岁守林人,口述洪武救荒史

栗香满蓟北 剑小尘 2025-06-27 15:31:3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夜色如墨,老槐树的阴影仿佛带着粘性,将陈漠牢牢钉在冰冷的树根上。

那颗带着霉味的板栗,像一块烧红的炭,灼烧着他的掌心,也灼烧着他那颗被现实砸得千疮百孔的心。

差评的毒刺、父亲的冷眼、村民无声的嘲讽……如同无数细小的虫蚁,啃噬着他的信念。

夜风渐凉,吹散了白日的燥热,却吹不散心头的阴霾。

陈漠抬起头,望着黑黢黢的、如同怪兽脊背般起伏的燕山剪影。

那片孕育了“金果子”的山林,此刻在他眼中,只剩下深不见底的迷茫和沉重。

“唉……”一声极轻微、几乎被风声吞没的叹息从旁边传来。

陈漠悚然一惊,猛地扭头。

借着远处人家窗户透出的微弱光亮,他看见一个佝偻瘦小的身影,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坐在了老槐树另一侧的树根上。

那身影裹在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大衣里,手里拿着一杆长长的、磨得油亮的旱烟袋,烟锅里的火星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像一只疲惫的眼睛。

是栗爷。

村里人都这么叫他。

没人知道他确切的年纪,只知他守着村后那片据说有百年树龄的老栗树林,一辈子没离开过陈家峪,是村里活着的“老古董”,也是出了名的沉默寡言。

陈漠有些尴尬,慌忙抹了把脸,试图藏起狼狈。

“栗爷…您还没歇着?”

栗爷没看他,浑浊的眼睛望着远处黑沉沉的山林,又慢悠悠地吸了一口旱烟。

辛辣的烟味在夜风中弥漫开来,带着一种陈漠熟悉的、属于土地和时间的沧桑感。

“后生仔,”栗爷的声音沙哑低沉,像砂纸摩擦着老树皮,“心气儿太高,摔得疼吧?”

陈漠鼻子一酸,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

在父亲那里得不到的理解,在村民那里得不到的认同,此刻竟被这个平日几乎零交流的老人一语道破。

他没说话,只是紧紧地攥住了手里那颗冰冷的栗子,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栗爷磕了磕烟灰,火星溅落在泥土里,瞬间熄灭。

“那堆栗子,”他用烟杆指了指首播后散落在地上的簸箕,“挑得不够狠。”

陈漠一愣,苦笑道:“我妈和王婶挑了一下午,眼睛都看花了,还是……不够狠。”

栗爷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金果子’?

蓟北的栗子,是能当金子的!

可这金子,不是地里刨出来就成的。”

他顿了顿,烟锅重新装上烟丝,划亮一根火柴,橘黄的火苗照亮了他沟壑纵横的脸。

“洪武爷那会儿,天灾连着人祸,饿殍遍地。

咱蓟北的先人,就是靠着后山那几棵老栗树结的果子,熬过了大灾年,活下了一村的人命!

那栗子,救命的粮,能糊弄吗?

一颗带虫的、发霉的栗子,吃下去,兴许就能要了半条命!”

陈漠的心猛地一颤。

他只知道蓟北板栗有名,是地理标志产品,却从未听过这样惊心动魄的起源故事。

栗爷口中的“洪武年间”,让这小小的板栗瞬间承载了沉甸甸的历史和生命的重量。

“那……那时候,是怎么挑的?”

陈漠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

栗爷深深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时光。

“怎么挑?

点着油灯,一颗一颗,对着光看!

手指头摸,指甲掐!

但凡有一点黑点,一个针眼大的孔,丢!

霉味的?

闻都不用闻,首接埋了当肥!

救命的粮,就得有救命的样儿!”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严苛。

“对着光看…指甲掐…”陈漠喃喃自语,低头看着自己手里那颗栗子。

在昏暗的光线下,它只是一个模糊的深褐色轮廓。

“光靠人眼,靠手摸,太慢了……!”

陈漠下意识地说出心中的困惑,也是当前最大的痛点。

栗爷哼了一声,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傲气:“慢?

命重要还是快重要?

再说了,你以为老祖宗就没点门道?”

他指了指自己浑浊却异常锐利的眼睛,“看树!

好树结好果!

村后那几棵老栗树,洪武爷年间的‘栗王’传下来的根,结的果子,个大、皮亮、肉紧实,虫子都不爱钻!

那是天生的‘贡栗’料!

可惜啊……”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惋惜,“这些年,人心浮了,光图快,图多,新栽的树,果子是多了,味儿淡了,壳也软了,不经放,虫啊病的也多了。”

贡栗?

栗王?

天生的好果?

陈漠的心脏怦怦首跳,仿佛黑暗中裂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微光。

他之前只想着怎么把栗子卖出去,却从未想过,栗子本身,品种、树龄、管理,才是真正的根基!

品质的源头在树上,在土地上!

书本上说的“源头把控”,原来在栗爷朴素的话语里,早己道尽了精髓。

“栗爷,那几棵老栗树……还能结果吗?”

陈漠的声音有些发颤。

栗爷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带着暖意的笑容,像干涸河床上绽开的一朵小花。

“能!

怎么不能?

老树有灵,只要你用心待它,它就拼了老命给你结好果子!

比那些新树苗子,强百倍!”

他站起身,佝偻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异常坚定,“后生仔,真想干点事儿,别光盯着手机里那些花花绿绿。

明天天亮,跟我上山,看看真正的‘金果子’长啥样!”

说完,栗爷不再停留,拄着烟杆,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融入了村道的黑暗中,只留下那淡淡的烟草味和一番振聋发聩的话,在陈漠心头反复激荡。

陈漠依旧坐在树根上,但心境己然不同。

手里的那颗霉栗子不再灼热,反而像一块冰冷的警示碑。

他摊开手掌,借着微弱的星光仔细端详它。

然后,他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回院中,翻出父亲干活用的强光手电筒。

他回到桌边,打开手电筒,一道明亮的光束刺破黑暗。

他拿起簸箕里一颗看起来饱满油亮的栗子,学着栗爷说的,对着强光,仔仔细细地照看。

光线下,原本在自然光下完美的栗子表皮,竟然隐隐透出几个极其微小、几乎看不见的暗色斑点!

他又拿起一颗,指甲在表皮用力掐了一下,留下一个浅浅的白痕——不够坚硬!

冷汗再次冒了出来,但这次,不再是慌乱,而是一种拨云见日般的清醒,混杂着巨大的羞愧和后怕。

原来,他引以为傲、精心挑选的“精品”,距离真正的好栗子,差得如此之远!

他之前的失败,不是运气不好,不是网友苛刻,而是根子上就没做对!

“品质是1,电商是0……!”

他想起在省城时听一位农业专家讲座时说过的话,当时不以为然,此刻却像惊雷一样在脑海中炸响。

没有前面那个扎实的“1”,后面再多的“0”,都是空中楼阁,一碰即碎!

他需要重新开始。

从最根本的“1”开始。

从认识真正的“金果子”开始。

他关掉手电,望向栗爷消失的方向,又望向村后那片在夜色中沉默的群山轮廓。

黑暗中,仿佛能看到几棵虬枝盘结的古树身影。

明天,他要跟栗爷上山。

就在他心潮澎湃,准备回屋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新信息弹了出来。

发信人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标题却让陈漠心头猛地一跳:蓟北市农业农村局通知:2025年度青年乡村振兴电商赋能培训班将于明日(5月15日)上午9点于市党校开班,特邀省农科院专家、头部平台实操导师授课,内容涵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控体系建设、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地标品牌打造及新媒体营销实战。

请收到通知的学员准时参加。

陈漠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字,尤其是“标准化生产”、“品控体系”、“冷链物流”这几个关键词,每一个都像精准的箭矢,射中了他此刻最痛、也最渴望解决的命门!

这难道只是巧合?

他抬头,望向父亲房间紧闭的窗户,里面一片漆黑。

难道是父亲……?

不可能,他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

但无论如何,这个培训,他必须去!

带着栗爷给他的启示,带着对“1”的渴求,他要去找到那缺失的答案。

夜色依旧深沉,但陈漠的心中,那熄灭的火苗,被栗爷的故事和这条突如其来的培训通知,重新点燃了。

这一次,火苗不再飘忽,而是坚定地,指向了泥土深处,指向了板栗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