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灰眼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23:42:10,上海虹桥机场林默立刻压低帽檐,加快脚步混入人群。

那两个黑衣人没有追上来,但他能感觉到他们的视线像冰冷的刀锋,紧紧贴在他的后颈上。

他拐进洗手间,迅速换了一件外套,又从背包里翻出一副平光眼镜戴上。

镜子里的人影己经和登机时完全不同——现在他看起来像个普通的商务旅客,疲惫、匆忙,毫无特点。

“找穿红色外套的女人。”

柯凡的指示很模糊,但林默知道他的朋友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说。

他走出洗手间,目光扫过接机大厅,最终锁定在地铁入口处——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正靠在墙边,红色风衣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林默快步走过去,女人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两秒。

“林默?”

她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警惕。

他点头。

“跟我来。”

她转身走向地铁闸机,刷了两张卡。

林默紧跟在她身后,两人沉默地登上最后一班地铁。

车厢里几乎空无一人,女人选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柯凡让我来接你。”

她终于开口,“我叫苏晓,研究民俗学的。”

林默皱眉:“民俗学?”

苏晓从包里拿出一台平板,调出一张照片——正是《时轮经》的残页。

“这本书是明代抄本,原版己经失传了。”

她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符号,“它记载的‘门’不是普通的门,而是时空节点。”

林默的呼吸一滞:“什么意思?”

“每360年,时轮运转到特定位置,‘门’就会开启。”

苏晓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异常严肃,“上一次开启是在1665年,下一次……就是七天后。”

林默接上她的话。

苏晓点头:“而且最近虹桥枢纽附近发生了怪事。”

她调出几则本地新闻——过去一周,有六名流浪汉在附近失踪,监控显示他们最后都走向了未启用的E3出口。

“E3出口?”

林默想起经书上的提示,“‘申城7.28子时,虹桥枢纽’……”苏晓收起平板:“明天我们去看看。”

7月22日,01:17:33,某老旧公寓苏晓的住处堆满了古籍和手稿,书架上摆着各种奇怪的器物——铜铃、罗盘、甚至还有几块刻满符文的骨头。

林默坐在沙发上,翻看苏晓整理的资料。

柯凡发来消息,说自己己经安全抵达上海,但暂时不能露面。

“那些人是谁?”

林默终于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苏晓摇头:“不清楚,但他们肯定不是普通人。”

她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群穿着黑色长袍的人站在某个环形建筑前,“这是1971年拍的,虹桥地下的某个设施。”

林默盯着照片,突然注意到角落里站着一个模糊的人影——虽然看不清脸,但那人的姿势和今天在机场看到的黑衣人一模一样。

“他们不会衰老?”

苏晓没有回答,只是轻声说:“明天小心点。”

15:48:21,虹桥枢纽E3出口E3出口被铁链锁住,上面贴着“施工中,禁止入内”的告示。

苏晓用铁丝撬开锁,两人沿着昏暗的通道向下走。

越往里走,空气越冷。

墙壁上布满了奇怪的划痕,像是被某种尖锐物体反复刮擦过。

“这些痕迹……”林默伸手触碰,指尖传来轻微的刺痛感。

苏晓突然拉住他:“别碰!

这是‘观测者’留下的。”

“观测者?”

“维持时间线稳定的存在。”

她的声音有些发抖,“《时轮经》里提到过,它们会抹除任何干扰时空连续性的东西。”

正说着,通道尽头传来一阵细微的摩擦声。

两人同时屏住呼吸。

黑暗中,一个身影缓缓浮现——那是个瘦高的男人,穿着破旧的工装服,但最诡异的是他的眼睛:没有瞳孔,整个眼球呈现出一种浑浊的灰色。

灰眼人。

林默的血液仿佛凝固了。

灰眼人转向他们,嘴角扭曲成一个不自然的微笑。

“你们不该来这里。”

它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诡异的回声。

苏晓猛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盐和铁粉,撒向灰眼人。

盐粒接触到它的瞬间,空气中爆出一阵刺眼的火花。

灰眼人后退几步,身体开始扭曲,像是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

“走!”

苏晓拽着林默冲向另一条通道。

灰眼人没有追来,但在他们逃离的最后一刻,林默清晰地听到它说:“你们都在轮回里。”

18:30:05,苏晓的公寓林默的双手仍在发抖。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苏晓给自己倒了杯水,脸色苍白:“‘观测者’的一种,负责清理时空异常。”

她放下杯子,“但它说的‘轮回’……我怀疑我们不是第一次经历这些。”

林默想起《时轮经》上的话:“唯有持经者可破循环。”

他看向窗外,夜色中的上海灯火通明,仿佛一切如常。

但倒计时还在继续——6天23小时31分37秒。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