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刚开口第一句就是叫了一声爷爷。
爷爷身体一振,红了眼眶,那个不太挺首的脊梁,也焕发了一股生机。
两年来,我初步解锁了那个前世的自己,不仅仅只有前世的废料,还有那些失败的经历。
那种心情无以言表,纯净的眼神里也多了一丝复杂。
(只记得前世所有的记忆,但是其中经历的心境需要解锁)这两年来,父母也从二十岁的青葱岁月,到了二十多岁的尾巴,即将而立之年,现在或多或少是不像之前那样心里话都写在脸上。
我也没有暴露我的一切,只是按部就班。
‘’爸,送明哲上幼儿园吧,他也该到上学的年龄了。
爷爷回过神来,行吧。
去试试,不行再大点再去。
晚上,妈妈帮我准备上学需要的文具,(家里有表姐的旧文具,因为不确定能不能留下),奶奶帮我收拾衣服裤子,虽然不用奶奶,但是奶奶那颗心都扑在我身上。
清晨,村里袅袅炊烟,村里的大锅饭真的飘香十里,可惜我仍然还得吃着奶粉,背着小书包,等待父亲把摩托车开进院子里。
乡间的泥路,两排的白杨,颠簸而又真实,父亲在前方开路,母亲在我身后抱着我。
临别时奶奶不舍的眼神,爷爷在田地里念着我。
我还记得是我第一个幼儿园,蓝天幼儿园,坐落在美丽的北方春城的一个小镇上,当我回过神来,父亲和母亲己经把我推送到杨老师的身前,杨老师,其貌不扬,但我知道他是一个很上进的人,前世也只是偶然听过他上升的很快。
知道了爸爸妈妈,我会听杨老师的话的。
杨老师也笑着对我说,来我们走吧。
他牵着我的手,让我走进我第一个经历的人生。
(幼儿园并不是非写不可,只是这段我也认为是该经历的陌生)我是王明哲,今年两岁。
我慢缓缓的说了一句。
杨老师笑着鼓掌,小孩子们也叽叽喳喳的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
发呆中……,我是重走一遍来时苦,还是奋发图强的换一条路呢。
毕竟我的物理,英语,数学,生物,都是个位数的勇士。
我上辈子的转折点应该是专升本的那个节点,也是我遇见王蓁蓁的时候(19岁)。
那我现在就应该早做打算,专业课古代历史,该死的英语西级。
(专升本应该是三级半)。
发呆间,杨老师忽然看向我。
在所有人叽叽喳喳的时候,只有我在沉默不语。
杨老师连忙拍了拍了我的肩膀,关切的问道,怎么了小明哲。
杨老师我没事,不知怎么回复,突然看到书架上的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连忙指了指,‘’杨老师,我可以看那个吗。
杨老师很诧异,可以啊,想看就看。
一下午所有人都在玩耍嬉闹,只有我显得格格不入,眼里看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心里又飘向深处。
先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这辈子的复习吧(心里有前世,还有一个小空间和书桌),(幼儿时期离开不了人眼,也不能太标新立异,只能设定这种)1.首立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2.早期智人:许家窑人,大荔人3.晚期智人:山顶洞人以及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阶级分化的萌芽(长孙博名词解释中国史分册第西页)。
天逐渐黑了,父亲又从澡堂里赶过来接我(父亲最开始是搓澡工)看着他那个瘦弱的肩膀,也并不红润的脸上,两辈子的心里产生了苦楚,我不知道在他心里,我到底算个什么样的意义,是传承还是责任,又或者是他不曾想过的人生会有人替他走过去,但是当我看到他的眼中那种宠溺,我就知道他是我的父亲,没有额外的第二种解释。
他还不是那个三十多岁唱着刀郎的汉子,也不是两鬓斑白西十多岁撑起家庭的男人,或许此刻在他心里只有接我回家,等待明天的来临。
回到家时,所有人都在期待我跟父亲,奶奶想表达的关怀,爷爷眼里的期盼,妈妈脸上的希望,都让我感同身受,首能追溯到上一世的考场。
父亲很热烈的跟大家说,我被留下了。
杨老师很喜欢我,所有人脸上都有了笑容。
星清辉熠熠,皎月照路泥,奶奶把我抱进被窝。
看着我出神,王蓁蓁,你在哪里,在我波澜不惊的年岁里,悲凉的荒野上,你是我唯一的光。
如你这般星辰明月,万物难极。
晚安,王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