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公公突然恋爱了,对象是个五十岁的女人。这个啃老半辈子的妈宝男,
破天荒出门打工给女友儿子攒彩礼。甚至偷偷抵押了婆婆的棺材本帮还房贷。
婆婆哭着掀了婚礼酒席:“我伺候你五十年,不如人家一句撒娇?
”公公护着新欢理直气壮:“她让我尝到爱情的滋味!
”直到警察找上门——那女人同时在和六个老头“谈恋爱”。---1雨下得又急又猛,
砸在楼道锈迹斑斑的铁皮窗檐上,噼啪乱响,活像谁把整盆的黄豆倒扣下来。
李素珍缩在自家那扇紧闭的防盗门外,楼道里渗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
混杂着旁边那家晚饭炖萝卜的寡淡气息。钥匙在锁孔里徒劳地转动了好几次,
除了干涩的“咔哒”声,那扇门纹丝不动。锁芯被人从里面反锁了。
她浑身的力气像是被这场冰冷的雨和这扇冰冷的门抽干了,只能背靠着冰冷的墙壁,
一点点滑坐到积了层薄灰的水泥地上。腿脚早就麻木得没了知觉,从下午四点发现门打不开,
一直僵持到现在,天都黑透了,楼道的声控灯也早暗了,只有楼下偶尔有晚归邻居的脚步声,
才让它短暂地亮起,昏黄的光线在她脚边投下短短一截模糊的影子,又迅速熄灭。
她就在这明明灭灭的光影里坐着,像个被世界遗忘的弃物。隔着门板,
里面的声音断断续续地渗出来。先是她丈夫张卫国那副她听了快五十年的嗓子,
此刻却掐得出水,带着一种让她脊背发凉的陌生甜腻:“……丽华,这力道行不?舒服点没?
”“嗯,再往下点……对,就那儿,卫国哥你这手啊,真是越来越巧了。
”一个女人的声音应和着,黏黏糊糊,像熬过了头的糖稀,带着点刻意的娇气。那是王丽华。
李素珍胃里一阵翻滚。
她甚至能想象出里面的画面:王丽华必定是歪在她家那张老旧的布艺沙发上,
穿着那身紧绷绷、亮闪闪的裙子,把穿着廉价丝袜的脚丫子肆无忌惮地搁在张卫国的大腿上。
而张卫国,她那个七十岁了还像个没断奶的孩子、一辈子没正经挣过几个钱的丈夫,
此刻正像个虔诚的学徒,用那双连自己老母亲瘫痪在床时都没舍得使过几分力的手,
小心翼翼地给那个女人捏着脚。“哎哟,我这把老骨头,哪比得上年轻时候,
”张卫国嘿嘿地笑,声音里透着一种让李素珍作呕的满足,“还不是你丽华妹子会调理人?
”“那是!卫国哥你底子好!”王丽华的声音扬高了点,“不过啊,这腰腿酸,
还是上次陪你看房,跑太多路了累的……”“辛苦辛苦!都是为了咱儿子嘛!
”张卫国立刻接口,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责任感,“等小斌那事儿办妥了,咱也歇歇!
”“儿子”两个字像两根冰冷的针,狠狠扎进李素珍的耳朵。那个王丽华带来的儿子王小斌,
一个眼神浑浊、说话油滑的二十多岁小伙。为了给他凑彩礼、买婚房,
张卫国这几个月简直像换了个人。天不亮就爬起来,
挤着公交去一个老工友介绍的工地看材料库,灰头土脸地回来,把挣的那点皱巴巴的零钱,
宝贝似的全数交给王丽华。李素珍冷眼看着,心里像结了层冰壳。
伺候他吃喝拉撒、给他端屎端尿的老母亲送终、忍受他几十年窝囊气的是她李素珍,
可临老了,他这点“出息”,这点“力气”,全给了认识不到半年的外人。
“哐当”一声闷响从屋里传来,像是搪瓷盆掉在了地上。
接着是张卫国略带慌张的声音:“哎哟,没事吧丽华?没烫着吧?都怪我笨手笨脚!
”“没事儿没事儿,水溅了点,”王丽华的声音带着点嗔怪,
“就是可惜了这新买的丝袜……好几十块呢!”“买!明天就去给你买新的!
”张卫国答得斩钉截铁,毫不犹豫。李素珍听着,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留下几个月牙形的白印子。她想起上个月,
自己那条穿了五年、洗得发白的棉布裤子膝盖磨破了,想让他陪着去早市扯块布头补补,
他眼皮都没抬,只嘟囔了一句:“破裤子还补啥,别出去丢人了。”那嫌弃的语气,
跟此刻对王丽华丝袜的珍视,形成了最刺耳的对比。2楼道里彻底暗了下来。
声控灯很久没亮了。黑暗像浓稠的墨汁包裹着她,只有门缝底下透出的一线微弱灯光,
证明里面那个世界还在运转。她摸出手机,屏幕的光幽幽地照亮了她沟壑纵横的脸。
她翻到女儿张静的电话,手指悬在绿色的拨号键上,颤抖着,却终究没有按下去。女儿远嫁,
日子也紧巴,自己这点糟心事,何必再给她添堵?她是个一辈子要强的女人,
年轻时在厂里也是劳模,拉扯孩子、伺候公婆、应付这个不成器的丈夫,
再苦再累也极少向人诉苦。这扇被反锁的家门,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把她所有的隐忍和体面都碾得粉碎。她不知道在冰冷的地上又坐了多久。
直到楼道里响起一阵沉重的、带着水汽的脚步声。昏黄的声控灯应声而亮。
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浑身湿透的身影出现在楼梯转角,
手里提着一个印着“福满楼”的塑料餐盒。是张卫国回来了,
身上带着工地上的尘土味和雨水的腥气。他看到蜷缩在门边的李素珍,明显愣了一下,
那张被岁月和烟酒侵蚀得沟壑纵横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但很快被一种理所当然的疲惫取代。“咋坐这儿?”他语气生硬,掏出钥匙,“门锁坏了?
”李素珍没应声,只是撑着墙壁,僵硬地、极其缓慢地站了起来。
腿脚因为长时间的血液不通,麻得像有千万根针在扎。张卫国没再看她,自顾自地开了门。
门一开,客厅里温暖的灯光和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
还有王丽华那带着笑意的招呼:“回来啦卫国哥?哟,淋湿了吧?快进来快进来,
热饭都给你留好了!”李素珍跟在张卫国身后,像个影子一样挪进屋里。
王丽华果然歪在沙发上,身上换了件柔软的居家服,正拿着手机刷短视频,咯咯地笑着。
她瞥了李素珍一眼,那眼神里没有惊讶,只有一丝居高临下的、毫不掩饰的漠然,
仿佛在看一个闯进她领地的、无关紧要的闯入者。她甚至没有起身的意思,
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下巴:“姐也回来啦?外面雨挺大哈。
”张卫国把手里还滴着水的餐盒递给王丽华,动作熟稔又带着点讨好:“福满楼的酱骨头,
特意给你带的,你不是念叨好几天了?”王丽华眼睛一亮,接过来:“哎哟,
卫国哥你还真记着呀!我就随口一说。”她打开盖子,浓郁的肉香立刻在客厅里弥漫开来。
李素珍沉默地换着鞋,鞋柜旁边放着张卫国那双沾满黄泥的旧胶鞋。她蹲下身,
习惯性地拿起鞋刷,沾了点水,准备刷掉上面的泥点。这个动作,她做了几十年。“哎呀,
卫国哥,你看你鞋上这泥!”王丽华捏着鼻子,夸张地指着那双胶鞋,“都蹭到地砖上了,
我刚拖的地!素珍姐,你快弄弄。”李素珍的手顿住了,拿着鞋刷,僵在原地。
浑浊的泥水正顺着鞋帮往下淌,在她刚刚拖得发亮的地砖上,晕开一小片难看的污迹。
“素珍,听见没?赶紧弄干净,别把丽华刚拖的地弄脏了!”张卫国皱着眉,
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催促道。他甚至没再看李素珍一眼,
径直走到王丽华旁边的沙发坐下,拿起遥控器打开了电视,
新闻主播字正腔圆的声音立刻填补了客厅的寂静。李素珍蹲在那里,背对着他们,
看着地砖上那摊刺眼的泥水。浑浊的泥点,像无数只嘲讽的眼睛。她拿起抹布,一下,一下,
用力地擦着。水渍被抹开,又聚拢,仿佛永远也擦不干净。她的动作很慢,
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每一次弯腰,脊椎都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客厅里只剩下电视的声音和张卫国偶尔附和着王丽华对酱骨头的点评。擦干净地面,
李素珍默默起身,走向厨房。灶台上冷冷清清,只有一口煮过面条的小锅还泡在水池里,
锅壁上挂着几根干硬的面条。她拧开水龙头,冰凉的自来水冲在手上,激得她一哆嗦。
她开始刷锅,动作机械而麻木。客厅里飘来的酱骨头香味,浓烈得让她胃里一阵阵发紧,
泛起酸水。3“卫国哥,这骨头真入味!下次还买这家的!”王丽华满足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行!只要你喜欢!”张卫国答得爽快。李素珍关上水龙头,
厨房里只剩下水珠滴进水槽的单调声响。她靠在冰冷的瓷砖墙上,闭上眼睛,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那口憋了太久的浊气,似乎要把她整个人都掏空。
她走到厨房门口,望向客厅。昏黄的灯光下,张卫国和王丽华并排坐在沙发上,挨得很近,
王丽华正捏着一块骨头往张卫国嘴里送,张卫国笑着张嘴接了,两人看着电视,
画面异常“和谐”。李素珍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一团浸了水的棉花死死堵住,
发不出半点声音。她默默地转身,走进了属于她和张卫国的卧室。房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
隔绝了客厅的灯光和笑语。房间里一片漆黑。她没有开灯,摸索着走到床边坐下。
身下是那张睡了**十年的旧木板床,垫子早就塌陷变形,睡在上面,无论怎么翻身,
腰背都硌得生疼。她摸索着枕头下面,手指触到一个硬硬的、冰凉的东西。
她把它抽了出来——是她的身份证。借着窗外城市微弱的夜光,身份证上那张年轻许多的脸,
眼神里似乎还带着点对未来的模糊期待。她把身份证紧紧攥在手里,那坚硬的棱角硌着掌心,
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这微不足道的疼痛,却像一根引线,
瞬间点燃了她心中积压已久的、庞大而无形的委屈。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
起初是无声的滑落,滚烫地砸在手背上。接着,肩膀开始无法控制地抽动,
压抑的呜咽声从喉咙深处艰难地挤出来,破碎不堪。她死死咬着下唇,尝到了淡淡的铁锈味,
试图把声音堵回去,可那悲恸如同决堤的洪水,冲破了她一辈子筑起的坚强堤坝。
她佝偻着背,蜷缩在冰冷的床沿,像一个被世界遗弃在黑暗角落里的孩子,
瘦弱的身体在无边的夜色里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小兽濒死般的哀鸣。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李素珍就醒了,或者说,她根本没怎么睡着。眼睛又干又涩,肿得像核桃。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像往常一样准备早饭。厨房里只有她一个人弄出的细微声响。熬粥,
蒸了几个馒头,拌了一小碟咸菜。刚把粥端上桌,张卫国打着哈欠从卧室出来了,
身上已经换好了那身灰扑扑的工装。“丽华呢?”他扫了一眼桌子,没看到王丽华,
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还没起吧。”李素珍低着头,把筷子摆好。“这都几点了!
”张卫国语气烦躁,几步走到次卧门口,敲了敲门,声音立刻变得轻柔,“丽华?
起来吃早饭了?熬了你爱喝的小米粥。
含混不清、带着浓浓睡意的回应:“嗯……困着呢……你们先吃……别管我……”“行行行,
那你多睡会儿,睡醒了再吃,我给你温锅里。”张卫国忙不迭地应着,
脸上那点不耐烦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小心翼翼的关切。他转身回桌坐下,端起碗,
呼噜呼噜地喝起粥来,再也没看李素珍一眼。李素珍默默地坐下,拿起一个馒头,
小口小口地啃着,味同嚼蜡。粥很烫,蒸汽熏着她的眼睛,又是一阵模糊。张卫国很快吃完,
抹了把嘴,站起来:“我上工去了。你待会儿记得把丽华那份热上,别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