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家

未知穹上 韩伯格 2025-07-19 16:45:1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韩烬正对着窗外出神,目光落在楼下工人搬展架的身影上。

那些铝合金框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被工人粗糙的手掌托着,像一群沉默的金属候鸟。

他盯着展架边角的磨损处发呆,那里的漆皮剥落了一小块,露出银灰色的内里,像块没愈合的伤口。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震感透过薄薄的运动裤传过来,带着点麻酥酥的痒。

他掏出来时,屏幕上正跳着“李浩”两个字,那家伙的头像还是去年运动会拍的搞怪照:穿着跨栏背心,顶着一头被汗水打湿的卷毛,嘴角沾着半片薯片。

消息框弹出来:“查分了没?

我刚过一本线,准备去雾都理工大凑数了!”

后面跟着个哭丧脸的表情包。

韩烬的指尖在屏幕上敲出“稳了”两个字,正要补充“超了财大会计系二十分”,就听见楼梯口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

那声音很有辨识度,是张姐的高跟鞋踩在水泥台阶上的动静,急促又清脆,像有人在用小锤子敲打着地面。

“小烬,帮个忙。”

张姐抱着一摞参展商合同出现在二楼楼梯口,白衬衫的下摆被汗水浸出两道深色的印子,贴在腰侧。

她把合同往茶几上一放,纸页碰撞发出“哗啦”一声响,最上面那本的边角己经被磨得发卷。

“这是下周咨询会的参展协议,你爸说让你练练手,看看甲方条款里有没有坑。”

韩烬放下手机,伸手抽出最上面的合同。

封面是米黄色的铜版纸,印着“雾都会展中心合作协议”几个黑体字,下面还盖着个鲜红的公章,边缘有点模糊,像是盖的时候没按稳。

他翻到付款条款那页,指尖划过“逾期付款按日息万分之五收取违约金”的字样,油墨的质感顺着指尖传上来,忽然想起高三模拟考时,数学老师总说他对数字敏感。

“这里写着‘布展完毕后三日内付款’,”他指着纸面抬头,阳光正好从百叶窗的缝隙里钻进来,在字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但没说布展验收标准,万一甲方故意挑刺呢?

比如嫌展架颜色深了,或者灯光不够亮,拖着不签字,咱们也没辙。”

张姐眼睛一亮,伸手从茶几上的笔筒里抽出支红笔,笔帽上还沾着点干涸的蓝墨水。

她在那句话旁边画了个圈,笔尖在纸上顿了顿,留下个小小的墨点:“行啊小子,比你爸强。

上次非遗展就栽这上面,甲方说展架颜色不对,跟他们场馆的米色墙不搭,愣是拖了半个月才打款。

那时候你爸急得嘴上起泡,天天蹲在展会现场跟人磨,最后还是我找了个调色师傅,把展架重新刷了遍浅灰,才算了事。”

她把改好的合同往韩有财那边推了推,韩有财正对着电脑核对展架尺寸,屏幕上的CAD图密密麻麻全是线条,他的手指在鼠标上点来点去,眉头皱得像团拧在一起的线。

“韩哥你看,小烬这脑子,不学会计可惜了。”

韩有财闻言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个回车,屏幕上的图纸突然放大了一倍:“让他跟你学两天合同,省得以后被人坑。

上次他帮他妈算超市账单,还把买酱油的五块八算成八块五,被你阿姨追着打了半条街。”

韩烬的耳朵有点发烫,伸手摸了摸后脖颈,那里的汗还没干,黏糊糊的。

阳光透过百叶窗斜切进来,在韩有财鬓角的白发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忽然发现,爸好像比去年展会时瘦了些,衬衫领口空荡荡的,露出里面浅色的汗衫领口。

“对了,”张姐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个文件夹,“下周咨询会的参展商名单出来了,雾都财大的摊位就在三号厅入口第三家,挨着雾都师范。

我特意跟会展中心的人打了招呼,给他们留了个宽点的过道,到时候你去了,不用挤就能过去。”

韩烬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就是参展商分布图,三号厅的位置用荧光笔标成了黄色。

雾都财大的图标是个算盘形状,旁边写着“会计系、金融系、国际贸易系”,字体是蓝色的,比别的学校深一些。

他的指尖在“会计系”三个字上轻轻点了点,忽然想起高三晚自习,自己总在草稿纸背面画这所学校的校门,画得最多的是门口那对石狮子,据说有五十年历史了。

韩有财终于从电脑前抬起头,揉了揉眼睛,眼角的皱纹被阳光照得很清楚:“让小张给你订张票,正好那天我要去盯布展,顺路送你过去。

对了,你爷刚才打电话,说老家的荔枝熟了,让你这周回去摘点,他说比超市买的甜。”

韩烬“嗯”了一声,把文件夹放回桌上。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响亮,像是有无数只蝉挤在香樟树上唱歌,把空气都震得发颤。

他想起老家院子里的那棵荔枝树,是爷年轻时种的,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每年六月,枝头都挂满红彤彤的果子,像一串串小灯笼。

小时候他总爬上去摘,爷就在树下举着竹筐接着,嘴里念叨着“慢点,别摔着”,竹筐的把手被磨得光滑发亮。

傍晚回家时,沃尔沃驶过长街,夕阳把云朵染成橘子色,像刚剥好的橘子瓣。

韩有财忽然打了把方向盘,车子拐进路边的水果店,门口的红遮阳伞被风吹得轻轻摇晃,伞面上的“新鲜水果”西个字歪歪扭扭的。

“买点荔枝,你妈爱吃。”

水果店老板正蹲在地上挑拣荔枝,竹筐里的荔枝红得发亮,带着层薄薄的白霜。

“韩老板来啦?

今天的荔枝刚从岭南运过来,甜得很,”老板站起来,手里还捏着颗剥开的荔枝,晶莹的果肉透着光,“称两斤?”

韩有财弯腰挑拣荔枝,手指在果实上轻轻捏了捏,他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指关节上有些淡淡的茧子——那是年轻时跑展会搬展架磨出来的。

“要三斤,多来点带枝叶的,看着新鲜。”

电子秤的“滴滴”声里,他忽然回头对韩烬说:“你爷种的荔枝,比这甜多了,就是核大。”

回家的路上,车里飘着荔枝的清香,混着空调的凉风,让人觉得很舒服。

韩烬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路边的烧烤摊己经支起来了,穿白褂子的师傅正拿着扇子扇火,油烟顺着风飘过来,带着股孜然的味道。

冰箱里飘出排骨的香气,母亲李虹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印着只胖乎乎的小熊,是去年他生日时买的。

“志愿填了没?

我跟你王阿姨打听了,会计系就业率高,以后进银行、进公司都行,稳定。”

她手里还拿着锅铲,铲柄上沾着点酱油色的汤汁。

韩烬把荔枝放进果盘,玻璃盘底很快积了层水,映着灯光亮晶晶的。

他看见茶几上摆着本《基础会计学》,封面是蓝色的,书脊上贴着张黄色的便利贴,是他妈娟秀的字迹:“重点章节己标出,第三章复式记账法要多看”。

书的扉页上还夹着张便签,写着“王阿姨儿子说,这章考试常考”,字迹歪歪扭扭的,像是匆忙写的。

“还没填,张姐说让我去咨询会看看再说。”

他拿起那本书翻了翻,里面有几页夹着彩色的书签,都是些简单的插画,有小猫,有星星,应该是他妈夹的。

“去看看好,”他妈端着盘洗好的圣女果走过来,红色的果子上还挂着水珠,“你爸当年就是太急,刚毕业就跟人合伙开公司,连合同都没看明白就签字,结果被坑了不少钱。

现在想想,还是稳当点好。”

晚饭时,排骨炖得正烂,汤汁裹着玉米的甜香漫了满桌。

韩烬刚夹起一块排骨,就听见玄关传来“哐当”一声,是弟弟韩辰背着书包踹开了门,校服领口歪在一边,额头上还沾着点灰。

“哥!

你查分了没?

我听王阿姨说你考上财大了?”

韩辰扔下书包就扑到桌边,伸手就去抓盘子里的炸花生,被李虹用筷子敲了下手背。

“洗手去,”李虹把一碗排骨汤推到他面前,“你哥超了二十分,稳当得很。

倒是你,期末考的卷子发了没?

数学又没及格吧?”

韩辰缩了缩脖子,溜去厨房洗手,声音隔着玻璃门飘出来:“及格了!

这次考了七十八!

老师说我进步大,还给了朵小红花呢!”

他跑回来时,手里果然捏着张皱巴巴的小红花贴纸,非要往韩烬胳膊上贴,“哥,你以后学会计,能不能教教我算账?

上次我跟同学赌弹珠,算错了输赢,输了一兜玻璃球。”

韩有财“噗嗤”笑出声,啤酒沫子差点喷出来:“你哥学会计是管公司账的,不是给你算弹珠的。

不过你要是学不好,以后就来公司搬展架,让你哥给你发工资。”

韩辰噘着嘴坐下,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搬展架太累了,上次我去公司找张姐,看见王师傅扛着铁架子上楼梯,脸都憋红了。

我还是跟哥学会计吧,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多舒服。”

韩烬笑着把自己碗里的排骨夹给弟弟:“先把初中数学学好再说,不然连展架尺寸都算不明白,爸可不敢用你。”

韩烬挑逗道。

“哼!”

韩辰一张脸蛋被气的通红,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一家人的笑声混着碗筷碰撞的脆响,在灯光下漫开来,像碗温吞的豆腐脑,熨帖得让人心里发暖。

夜里躺在床上,韩烬点开志愿填报系统。

屏幕的光映在天花板上,形成片淡淡的光晕。

雾都财大会计系的代码是“020203”,他输进去时,手指顿了顿,像是在做什么重要的决定。

系统弹出专业介绍,下面有行小字:“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窗外的蝉鸣渐渐稀了,远处传来夜市收摊的动静,铁板摩擦的“滋啦”声混着说笑,像首温柔的催眠曲。

他想起老陈豆腐脑里的虾皮,浮在油花里,亮晶晶的;想起张姐手链上的珍珠,大小不一,却透着股温润的光;还有爸拍方向盘时那声沉稳的喇叭,不像别的车那么刺耳,倒像句踏实的承诺。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李浩发来的消息,这次是张照片,他站在雾都理工大的校门口,比着剪刀手,背后的校门古色古香的,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

“提前来踩点了,是不是挺气派?”

韩烬笑了笑,回复:“挺好的,下周我去财大看看,回来跟你汇报。

放下手机,月光从窗帘的缝隙里钻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像条通往未来的路。

韩烬闭上眼睛,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他知道,不管前路如何,总有那么些人、那么些事,会像这六月的阳光一样,温暖而踏实,照亮他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