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将那柄闻名于世的破军剑稳稳挎在腰间,剑鞘上镶嵌的宝石闪烁着幽冷的光,剑鞘轻晃间,隐隐透着一股历经杀伐的凛冽之气,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战场上的金戈铁马。
此刻的他身姿笔挺,神色从容,俨然一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模样。
王坤瞧见王翦这般打扮,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抬手轻轻拍了下王翦的肩膀,笑着打趣道:“还不错,有个少爷模样。”
那笑容里,满是兄长对弟弟的关怀与调侃。
王翦微微躬身,谦逊地说道:“兄长说笑了。”
他的脸庞微微泛红,虽久经沙场,可在兄长面前,仍带着少年的腼腆与羞涩。
王坤神色一正,抬手朝前指了指,说道:“好了,时辰也不早了,随我前往陈家拜访吧!”
语气中带着一丝催促,又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王翦微微点头,神色间带着几分淡然,似乎对即将到来的会面,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二人并肩走过热闹的街道,街道上人群熙攘,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但他们的心思显然不在这市井繁华之上,径首朝着刑部尚书府而去。
陈府的仆人远远瞧见刑部主事王坤与左将军王翦二位王家公子前来,眼睛瞬间瞪得溜圆,赶忙快步迎上,躬身行礼,脸上堆满了恭敬的笑意,声音中透着一丝紧张与讨好,轻声言道:“王侍郎,王将军,二位公子大驾光临,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
那谦卑的姿态,尽显对贵客的尊崇。
王坤微微摆手,脸上带着几分威严,开口问道:“尚书大人可在府中?”
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上位者特有的气势。
仆人赶忙点头哈腰,赔笑着答道:“家主在客厅等候二位多时了,请二位公子这边请。”
说罢,便在前头小心翼翼地引路,脚步轻快又谨慎。
王坤与王翦在仆人的引领下,稳步踏入客厅。
只见刑部尚书陈伟身着华丽紫袍,端坐在主位之上,袍服上绣着的金线图案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见二人进来,他脸上立刻露出和蔼的笑容,起身相迎,那笑容里透着官场的圆滑与热情,让人如沐春风却又隐隐觉得有些疏离。
王坤与王翦见状,赶忙上前几步,微微躬身行礼,齐声恭敬言道:“见过尚书大人。”
声音整齐划一,尽显王家子弟良好的教养。
陈伟笑着摆了摆手,热情地说道:“二位公子客气了,快快上座。”
待二人落座后,陈伟目光赞许地看向王翦,抚了抚胡须,赞叹道:“二公子此次被圣上封为骠骑校尉,当真是年少有为,英雄出少年啊!”
眼神中满是欣赏与夸赞,仿佛眼前的王翦是一件稀世珍宝。
王翦赶忙站起身来,躬身抱拳,一脸谦逊地说道:“尚书大人过奖了,在下不过一介武夫,能有今日,全是承蒙圣上错爱,实不敢当如此夸赞。”
说着,脸上浮现出一抹略带羞涩的红晕,让人看到了他在荣耀面前的谦逊与低调,宛如一株在微风中谦逊低头的麦穗。
陈伟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赏之色,而后话锋一转,神色变得略微严肃,看向王翦问道:“你与晴儿的亲事……如今进展如何啊?”
那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又夹杂着对两家联姻之事的关切与忧虑。
王翦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尚书大人,在下近日听闻,大小姐对此门婚事似乎颇有不满之意?”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又隐隐透露出些许担忧,仿佛在小心翼翼地触碰一个敏感的话题。
陈伟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即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这消息究竟是从何处传出的?
他轻咳一声,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正色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岂容她一个小女子随意置喙?”
语气坚定,透着封建大家长不容置疑的权威。
就在此时,一身红衣似火的陈家大小姐陈晴与一身白衣胜雪的陈家二小姐陈丽君携手走了进来。
陈晴的红衣如同一团热烈燃烧的火焰,将她的美衬托得热烈而张扬,仿佛能将周围的一切都点燃;陈丽君的白衣恰似一泓清泉,将她的美映衬得温婉动人,如春风拂面般柔和。
王翦与陈丽君一愣,同时脱口而出:“是你?”
却被陈晴打断。
她向来心高气傲,对这门家族安排的婚事本就极为不满,当下便首言道:“父亲,我不同意这门婚事。
女儿不愿被当作联姻的工具,我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不想早早被困在这宅院之中。
您可知,女儿曾听闻邻府李家小姐,因联姻郁郁而终,那般悲剧,女儿不想重蹈覆辙。
而且,女儿在偶然间结识了一位江湖侠客,他的洒脱不羁让女儿对那未知的江湖充满向往,女儿想去闯荡江湖,追求更高的修行境界,而不是被困在这无趣的联姻里!”
陈晴双手抱胸,柳眉倒竖,一脸的倔强,那眼神中透着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家族安排的坚决反抗。
陈伟脸色一沉,呵斥道:“晴儿,不得无礼!
婚姻大事,向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你任性!
如今晋国局势复杂,咱们两家联姻,对家族、对朝廷都至关重要,你怎能如此不懂事!”
陈伟气得脸色涨红,手指着陈晴,声音也提高了几分,那严厉的语气彰显着他作为一家之主的威严与无奈。
陈晴却倔强地扭过头去,说道:“父亲,时代己然不同,女儿不想再遵循那些老旧的规矩。
女儿心中己有心仪之人,这门婚事,女儿绝不同意!”
陈晴眼眶微红,眼中满是坚定,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宛如一朵在狂风中坚守的花朵。
王翦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丝失落与无奈,他站起身来,对着众人一拱手,说道:“既然陈小姐如此心意,那看来是在下唐突了。
叨扰许久,王翦这便告辞。”
王翦微微低头,脸上带着一丝尴尬与落寞,那落寞的神情仿佛被拒绝的不仅是婚事,更是他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一部分。
就在王翦转身欲走之时,传来:“公子留步”原来是陈伟。
王翦说道:“尚书大人,既然如此,在下没必要留在此处。”
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又有着一丝不甘,仿佛在努力掩饰内心的失望。
陈伟说道:“晴儿不同意,您看老夫次女丽君如何?”
那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又有着对弥补联姻之事的急切,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王翦一愣,说道:“这……”看向陈丽君,只见此时的陈丽君脸色微红,眼神中满是慌乱与纠结。
她对王翦确实有几分好感,可这突如其来的安排,让她一时不知所措。
她心中想着,这婚姻大事,虽父母之命不可违,但自己的终身幸福难道就要这样仓促决定吗?
她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陈伟问道:“丽君,你看二公子如何?”
目光中带着询问与期待,仿佛在等待一个决定命运的答案。
陈丽君犹豫了片刻,轻轻地点了点头,声音细若蚊蝇:“女儿……觉得二公子挺好的。”
那轻轻的点头仿佛带着千斤重,带着少女的羞涩与对未来的迷茫。
王翦也有些不好意思,双颊微微泛红,眼神中透着一丝惊喜,仿佛黑暗中突然照进了一束光。
王坤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自陈丽君进府,王翦的眼睛便没有离开过她。
他笑着说道——“我看可以,尚书大人,就这么定了。”
那笑容中带着兄长对弟弟的成全与欣慰,仿佛看到了弟弟即将收获幸福的喜悦。
陈伟说道:“好。”
声音中透着一丝满意,仿佛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王翦走向前,略带紧张地说道:“二小姐,在下……”从怀中掏出今日陈丽君掉在地上的玉簪说道:“还于小姐。”
那玉簪质地温润,簪身雕刻的兰花栩栩如生,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
陈丽君接过玉簪,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多谢公子。”
声音轻柔婉转,如同黄莺出谷。
随后王翦从袖中拿出一枚玉佩,玉佩质地上乘,触手温润,上面刻着一个古朴的“王”字,玉佩边缘还雕刻着精美的瑞兽图案,寓意吉祥。
这玉佩乃是当年陛下赏赐给王家的珍品,代表着无上的荣耀。
王翦说道:“此物便是在下与小姐的定情信物,还望小姐不嫌简陋。”
他的眼神中带着期待,又有着一丝忐忑,仿佛在等待着陈丽君对这份心意的回应。
陈丽君害羞地红着脸,轻轻点了点头,那轻柔的点头如同微风中摇曳的花朵,娇艳而动人。
陈晴看着那枚玉佩,撇嘴说道:“真小气。”
待陈丽君收了玉佩,王坤带着王翦离去。
此时,客厅里的气氛似乎也随着他们的离开变得舒缓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陈伟说道:“丽君,随为父来趟书房。”
那声音中带着一丝严肃,似乎有重要的事情要与女儿商议。
陈丽君微微点头,心中虽有些疑惑,但还是乖巧地跟在父亲身后,朝着书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