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是土匪 xi熙a 2025-07-03 11:27:3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山寨小霸王大凉山西麓,连绵群山如巨兽脊背起伏。

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之上,坐落着一座简陋的山寨。寨门上歪歪扭扭挂着块木牌,

上书“忠义堂”三个大字——这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土匪窝点“黑风寨”。

寨中百十号喽啰大多是附近走投无路的贫苦百姓,被生活逼上梁山,落草为寇。此刻,

黑风寨的聚义厅内,正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笑声。笑声清脆响亮,穿透力十足,

直震得房梁上的尘土簌簌落下。笑声的主人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

身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短打,腰间别着柄锈迹斑斑的砍柴刀。她正坐在虎皮铺就的寨主椅上,

两条腿晃来晃去,手里举着酒碗,朝堂下众喽啰大声说道:“弟兄们!

今日咱们劫了那狗官的粮车,每人都有赏钱!大家痛快喝,醉了就睡,明日再去劫他娘的!

”堂下哄然叫好。这群平日凶神恶煞的汉子们,此刻却像一群孩子般围着少女打转。

少女名叫“小霸王”翠儿,是黑风寨的新任寨主。她性格豪爽幽默、古灵精怪,

天生一副大嗓门和乐天派脾气。上至八十岁的老喽啰,下到十五六岁的小喽啰,

都被她的“搞笑”性格逗得服服帖帖。

翠儿的幽默感很有特点:她常常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搞怪的表情来逗大家发笑,

语言上也爱说些俚俗的俏皮话,让人忍俊不禁在她的带领下,

黑风寨的日子过得苦中作乐:白天打家劫舍,晚上聚在一起听翠儿讲笑话、演滑稽戏,

倒也其乐融融。不过,千万别被这轻松的表象迷惑。黑风寨毕竟是土匪窝,

规矩和纪律一样不少。翠儿虽是个爱开玩笑的丫头片子,但做起事来雷厉风行、说一不二。

山寨里有套严格的帮规:比如不准调戏妇女,不准虐待俘虏,不准私吞财物等等。

这些规矩原本是前任老寨主定下的,翠儿继任后不仅严格执行,

还经常拿这些规矩来“搞笑”说教。有一次,有个喽啰偷藏了抢来的银锭,

被发现后按规矩要受鞭刑。翠儿故意板起脸,拿着竹鞭在那喽啰***上轻轻抽了两下,

嘴里却怪声怪气地说:“哎呀,这竹鞭怎么这么软?是不是该换根硬点的?

”把那犯错的喽啰和围观的弟兄们都逗得又怕又笑。结果那喽啰不仅甘愿受罚,

还红着脸保证再也不敢了。翠儿的领导方式也很特别。

她不像别的土匪头目那样高高在上、动辄打骂手下。相反,她喜欢和弟兄们称兄道弟,

打成一片。平日里她调皮风趣,总能用玩笑话化解紧张气氛,

让大家在艰苦的山寨生活中找到乐子但遇到大事时,她又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果断和智慧。

山寨每次下山打劫前,她都会召集骨干们一起出主意,哪怕是最底层的喽啰也可以畅所欲言。

她常说:“人多主意多,咱们土匪也要集思广益嘛!”这种平等民主的作风,

让黑风寨的凝聚力远胜周边其他山寨。当然,翠儿能当上寨主,靠的可不止是搞笑。

她武艺虽不算顶尖,但胆色过人,脑子也机灵。当初前任老寨主被官军围剿身亡,

群龙无首之际,是翠儿站出来振臂一呼:“想活命的跟我来!”她带着残部翻山越岭,

巧妙摆脱了官兵追击,逃到一处隐秘山谷暂避风头。事后,大家见这丫头有勇有谋,

一致推举她做了新寨主。从此,“小霸王”的名号在山寨叫响了。这一日,

翠儿又带着几个亲信下山打探消息。他们化装成卖山货的小贩,混进了山脚下的集市。

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翠儿一边留意着官府的动静,一边东张西望找乐子。突然,

她的目光被路边一个杂耍班子吸引住了——那班子正在表演胸口碎大石的绝活。

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呼,翠儿也看得入神。就在这时,

远处传来一阵铜锣声和吆喝:“回避!回避!青城县太爷大驾光临!”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纷纷往两边闪开。翠儿抬头一看,只见一队衙役鸣锣开道,一顶八抬大轿缓缓而来。

轿帘掀开一角,露出县太爷油光满面的胖脸。这县太爷平日鱼肉百姓,无恶不作,

翠儿早有耳闻。此刻见他耀武扬威的模样,翠儿心中无名火起,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她偷偷从怀里摸出个小爆竹,趁人不注意点燃后扔到了大轿前的空地上。“砰!”一声脆响,

惊得轿夫们手忙脚乱,大轿差点翻倒。县太爷在轿里吓得魂飞魄散,以为遇到了刺客,

连滚带爬地钻出来,摔了个四脚朝天。衙役们也乱作一团,有的拔刀出鞘,

有的往人群里乱推乱搡。集市上顿时鸡飞狗跳,乱成一锅粥。翠儿躲在人群里,

看着县太爷狼狈不堪的样子,憋不住笑出了声。她赶紧用袖子捂住嘴,

混在四散的人群中溜走。等衙役们反应过来追时,早没了她的踪影。回到山寨,

翠儿把这桩趣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弟兄们听。说到县太爷摔屁墩的糗样,她连比带划,

学得惟妙惟肖。众喽啰听得哄堂大笑,直拍大腿。

有个喽啰竖起大拇指赞道:“寨主真是好手段!咱们黑风寨这回可把县太爷的威风给灭了!

”翠儿得意地晃了晃脑袋:“那是!下次再遇上这狗官,咱们就给他点更厉害的‘惊喜’!

”笑声在山寨中回荡。谁也没想到,这个爱搞笑的小丫头,

日后会闹出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而此刻的她,只是个无忧无虑的山寨小霸王,

正沉浸在恶作剧成功的喜悦中。第二章:误打误撞入官场日子过得很快,

转眼间翠儿在黑风寨当了半年多寨主。这半年里,黑风寨在她的带领下不但没被官府剿灭,

反而日渐壮大。附近一些小股土匪仰慕翠儿的名气,纷纷前来投靠,

山寨人数扩充到了两三百人。翠儿也不贪心,她规定只劫为富不仁的官商,不扰普通百姓,

因此在民间倒也博得了几分“劫富济贫”的好名声。然而,树大招风。

黑风寨的壮大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这一年,皇帝下旨要“剿匪安民”,

派了一位钦差大臣来到四川督办此事。这位钦差姓王名德仁,是京城里出了名的铁面御史,

为人刚正不阿,办事雷厉风行。他一到任,就下令各州府整肃军备,对境内土匪展开清剿。

消息传到黑风寨,山寨上下人心惶惶。有喽啰提议干脆散伙各奔东西,

也有人主张拼个鱼死网破。翠儿却镇定自若,召集大家商议对策:“慌什么!

咱们地形熟、人心齐,未必就打不过官兵。再说,朝廷大军远来,咱们可以先避其锋芒,

等他们松懈了再找机会反扑。”一番话稳住了众人情绪。于是,

翠儿带领寨众转移到深山更隐蔽的地方,同时派出眼线密切监视官兵动向。果然不出她所料,

官兵虽然来势汹汹,但山区地形复杂,又不熟悉路径,折腾了个把月也没找到黑风寨的踪迹。

王德仁钦差见剿匪不利,心中焦急,便想了个招:张贴告示,悬赏通缉黑风寨的大小头目,

尤其把翠儿列为首要目标,赏金千两白银。这一日,翠儿带着几个手下下山探听消息,

在一处茶棚里听到了这个消息。

茶客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听说黑风寨的女寨主是个小丫头片子,可厉害了!

官府出那么多银子要她的脑袋呢!”“嘘——小点声!万一让她听见,

小心半夜摸了你家房顶!”翠儿在一旁听得直乐,差点笑出声来。

她故意提高嗓门接口道:“诸位客官,你们说的那女寨主有那么厉害吗?我倒是想见见她,

跟她交个朋友呢!”茶棚里顿时鸦雀无声,众人惊恐地看着这个说话的姑娘。

片刻后有人反应过来:“你……你莫不是那女土匪假扮的吧?”茶棚老板吓得脸都白了,

哆哆嗦嗦地要去报官。翠儿一看玩笑开大了,赶紧拔腿就跑。她抄起身边的包袱,

往桌上扔了几文铜钱,冲出门外。几个手下也紧跟其后。茶棚里顿时乱作一团,

有人大喊:“抓土匪啊!”路上行人不明就里,也跟着起哄追赶。翠儿一行人慌不择路,

一头扎进了一条小巷。眼看后面追的人越来越多,她灵机一动,拐进一家大户人家的后门。

说来也巧,这户人家正在办喜事,门庭若市,宾客盈门。翠儿急中生智,

随手扯下墙上挂的一条红绸披在身上,又抓过桌上一盘喜糖塞在怀里,装成道贺的客人,

大摇大摆地往正厅走去。正厅里,新郎新娘正在给宾客敬酒。翠儿混在人群中,

一边往嘴里塞喜糖,一边东张西望找机会溜出去。突然,

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钦差大人到!”翠儿心头一紧,抬头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在众人簇拥下走了进来。那正是钦差王德仁!

王德仁今天是受当地乡绅之邀来参加喜宴的。他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

突然注意到一个身着红绸的年轻女子形迹可疑:她衣着寒酸,却混在达官贵人中间,

而且脸上还带着几分惊慌。王德仁立刻喝问道:“你是哪家的女眷?怎么我从未见过?

”这一问非同小可,全场宾客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翠儿身上。翠儿脑子飞快地转着,

心想这下糟了,被钦差盯上了。但她表面上却装出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

大大咧咧地回答:“大人好眼力!小女子是隔壁村的,今天听说这里办喜事,

就过来讨杯喜酒喝,沾沾喜气。”说着,她还举起手中的糖盘晃了晃,“您瞧,

我还带了喜糖来贺喜呢!”宾客们哄笑起来,纷纷说:“这姑娘倒有趣!

”王德仁却没有放松警惕,他上下打量着翠儿,总觉得她有些面熟。突然,

他想起通缉令上的画像——虽然画像上的女匪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

但那灵动的眼神和俏皮的神态,和眼前这个姑娘有几分相似!“拿下!”王德仁一声令下,

两旁的衙役立刻扑了上来。翠儿早有防备,她把糖盘往衙役脸上一扬,趁机拔腿就跑。

喜宴大厅顿时乱作一团:宾客们尖叫着四处躲避,桌椅被撞得东倒西歪,杯盘狼藉。

翠儿仗着身形灵巧,左躲右闪,眼看就要冲出大门。就在这时,一个衙役从背后扑来,

死死抱住了她的双腿。翠儿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被随后赶来的衙役牢牢按住。“带走!

”王德仁喝道。几个衙役架起翠儿,押出了喜宴。翠儿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嚷嚷:“冤枉啊!

我真的只是来喝喜酒的!你们搞错了!”但没人理会她的喊冤。就这样,

黑风寨女寨主“小霸王”翠儿,稀里糊涂地误打误撞落进了官府手里。这一戏剧性的转折,

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王德仁钦差更是喜出望外,以为这下立了大功,

亲自押着翠儿回了县衙大牢。当晚,翠儿被关进了死囚牢。她坐在潮湿的稻草上,

摸着被铁链勒红的手腕,心里又气又好笑:自己一世英名,居然栽在一场喜宴上!不过,

她很快冷静下来,开始琢磨脱身之计。毕竟,她可不想这么不明不白地被砍头。深夜,

牢房外传来脚步声。翠儿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狱卒提着灯笼走了过来。那狱卒打开牢门,

低声对她说:“跟我走!有人要见你。”翠儿心头一凛,但还是跟着狱卒出了牢房。

穿过几条昏暗的走廊,他们来到一间静室。静室里点着蜡烛,桌旁坐着一个人。

翠儿定睛一看,惊讶地发现那人竟是钦差王德仁!王德仁示意狱卒退下,

然后上下打量着翠儿,开口道:“你就是黑风寨的女寨主?”翠儿昂起头:“不错,我就是。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王德仁笑了笑:“别急,我今天不是来审你的。

我有一事相问——你为什么要当土匪?”翠儿一愣,没想到钦差会问这个。她想了想,

如实说道:“还不是被官府逼的!我爹当年欠了税银,被你们抓进大牢活活打死。

我娘气不过,也悬梁自尽了。我一个孤女,走投无路,只好上山落草。”王德仁听了,

脸色变得沉重:“原来如此……我王德仁为官多年,最恨的就是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

但土匪终究是土匪,你聚众为乱,国法难容。”翠儿冷笑道:“国法?国法要是有用,

我爹娘也不会死!”王德仁沉默片刻,忽然话锋一转:“姑娘,我看你年纪轻轻,一身本事,

与其埋没在深山当土匪,不如……”他顿了顿,“不如出来为朝廷效力如何?

”翠儿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让我当……官?”王德仁点头道:“不错。

如今川滇一带匪患严重,我正缺人手。你熟悉山贼的套路,若能归顺朝廷,协助我剿匪,

我保举你当个捕快头目之类的官职。这总比在山上担惊受怕强吧?

”翠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没想到堂堂钦差大人会提出这样的条件。一时间,

她心里百感交集:既有对招安的犹豫,又有对新生活的好奇。她想了想,

问道:“如果我答应,你能保证既往不咎,还让我做官?

”王德仁郑重地点头:“我王德仁说话算话。只要你真心归顺,协助朝廷平匪,

我不但保你性命,还保举你为‘剿匪巡检’,统带乡勇,专责清剿匪患。”翠儿心动了。

她本就不是天生爱当土匪的人,若有机会光明正大地惩恶扬善,何尝不是好事?再说,

留在山寨终非长久之计,官府迟早会来清剿。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搏。想到这里,

她咬了咬牙,对王德仁拱了拱手:“好!我答应归顺朝廷。

但我有个条件——我那帮弟兄怎么办?”王德仁早有准备:“既往不咎。愿意留下的,

可以编入乡勇营;想回家的,官府发路费安置。”翠儿大喜过望:“成交!”她伸出手,

要和王德仁击掌为誓。王德仁愣了一下,也笑着伸出手,两人重重一击掌。就这样,

一场关乎命运的交易达成了。次日,王德仁向朝廷上了一道折子,

奏明“黑风寨女匪首诚心投诚,愿戴罪立功”。皇帝正为西南匪患头疼,见有土匪主动归降,

龙颜大悦,下旨准奏,并赐翠儿五品顶戴,任命她为“川南剿匪巡检”,协助钦差剿匪。

消息传到黑风寨,众喽啰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家寨主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命官,

喜的是大家总算有了出路。在翠儿的劝说下,大部分弟兄都愿意接受招安,

跟随她一起“改邪归正”。只有少数几个不愿受约束的,拿了盘缠离开了山寨。就这样,

曾经啸聚山林的黑风寨土匪,摇身一变成为了朝廷的乡勇。翠儿也从山寨小霸王,

成了一名官府捕快头目。这戏剧性的转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这仅仅是她传奇人生的开始。第三章:官场显身手翠儿穿上官服的那一天,

对着铜镜左照右照,怎么看都觉得别扭。她扯了扯身上崭新的官袍,

嘟囔道:“这身行头又沉又热,哪有我以前的粗布短打自在!”不过,既然成了官,

就得有个官样。王德仁特意教她官场礼仪,还送了她一本《大清会典》让她研读。

翠儿虽识字不多,但学得很认真,一有闲暇就捧着书请教师爷。很快,

翠儿的新官生涯开始了。她被任命为“剿匪巡检”,统带五百乡勇,

负责清剿川南一带的土匪。上任第一天,她就带着人马下了山,进驻青城县衙。

县衙里的公差和捕快们听说来了个女上司,都好奇地围过来看热闹。

当他们看到站在面前的竟是个扎着马尾辫的少女时,不少人偷偷笑出了声。

“这小丫头也能当捕头?”“就是,她还没我家闺女大呢!”议论声此起彼伏。翠儿听了,

也不生气,反而哈哈一笑,双手叉腰大声说道:“怎么?不服气是吧?那咱们比划比划?

我若赢了,以后都得听我的;我若输了,立马卷铺盖走人!”众人面面相觑,

谁也不敢真的动手。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膀大腰圆的捕快,拍着胸脯道:“我来会会你!

”说罢挥拳就朝翠儿打来。翠儿不慌不忙,侧身一闪,顺势抓住对方手腕一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