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联谊会上的“老同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初秋傍晚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吹过美院爬满藤蔓的红砖墙,也吹动了林溪随意扎起的马尾辫。

她像一阵自带BGM的旋风,踩着轻快的步子,冲进了学校附近那家以“工业风+奇奇怪怪收藏品”著称的咖啡馆——“齿轮与调色盘”。

“溪姐!

这边这边!”

靠窗的大长桌旁,一个染着亚麻灰短发的男生用力挥手,正是林溪的死党兼本次“跨校精英联谊会”的发起人——陈阳。

他是隔壁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系才子,社交能力与林溪堪称伯仲之间。

“陈导!

场面不小啊!”

林溪笑嘻嘻地挨着陈阳坐下,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己经坐了大半的长桌。

都是些年轻鲜活的面孔,有她熟悉的艺术系同学,也有不少陌生但一看就带着理工科或医学院“学霸”气质的男生女生。

空气里混杂着咖啡香、颜料松节油的淡淡余味,以及一种名为“青春荷尔蒙”的躁动。

林溪,大二美术学油画方向,人如其名,性格像山涧清溪般活泼跳跃,是公认的“社牛天花板”。

她今天穿了件宽松的涂鸦卫衣,牛仔裤膝盖处还沾着点洗不掉的群青颜料,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不羁又明媚的艺术生气场。

坐下不到三分钟,她己经跟旁边一个医学院的眼镜妹聊起了对方实验小白鼠的悲惨命运,绘声绘色的描述惹得对方又笑又怕。

“诶,阳子,你这‘精英’门槛够高的啊,连那尊‘大神’都请来了?”

林溪正拿着小叉子戳面前的黑森林蛋糕,旁边一个美院的哥们儿用胳膊肘碰了碰陈阳,朝门口努努嘴。

林溪顺着方向抬头望去。

咖啡馆门口的光线被一个高挑的身影挡住了一瞬。

来人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休闲裤,身形挺拔清隽,像一棵修竹。

他背着一个看起来就沉甸甸、棱角分明的双肩包,上面似乎还印着某个医学院的徽标。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平静地扫视着喧闹的室内,似乎在寻找组织者—是江沉。

林溪叉子上的一小块蛋糕“啪嗒”掉回了盘子里。

高中时隔壁班的那个男生?

名字和人对上号的瞬间,一些模糊的记忆碎片涌了上来:永远年级前三的雷打不动位置,升旗仪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清冷沉稳的声线,还有……好像有一次运动会,她跑完800米累得像条死狗瘫在草坪上,是他面无表情地递过来一瓶拧开的水?

还是她记错了?

“***,江沉!

真来了!

陈阳你牛啊!”

旁边有人小声惊呼。

江沉在他们那届高中是神一般的存在,高考更是以接近满分的恐怖成绩杀进了全国顶尖的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终极形态。

“那是,哥们儿面子大!”

陈阳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站起来招手,“江沉!

这边!”

江沉的目光锁定陈阳,微微颔首,迈步走了过来。

他的步伐很稳,带着一种与咖啡馆里嬉笑打闹氛围格格不入的沉静。

灯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鼻梁高挺,下颌线清晰利落,只是那双眼睛过于平静,像深潭,看不出什么情绪波澜。

“抱歉,刚下解剖课,来晚了。”

他的声音不高,清冽干净,带着点微凉的质感,像玉石相击。

他把那个看起来就很重的包轻轻放在脚边,动作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规整。

“理解理解!

医学院的都是时间管理大师加体力超人!”

陈阳热情地把他按在自己旁边的空位上,正好在林溪的斜对面。

江沉坐下的动作依旧一丝不苟。

林溪注意到他洗得发白的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线条流畅的手腕和骨节分明的手指,指甲修剪得非常干净——一种属于医学生的、近乎强迫症的整洁感。

“来来来,介绍一下,” 陈阳指着林溪,“林溪,我铁磁,美院油画系大神,灵魂画手兼气氛组组长!”

又转向江沉,“江沉,我高中同学兼学神,现在在医大临床,未来的江一刀!”

“你好。”

江沉的目光转向林溪,礼貌性地点头致意,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在看任何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那眼神里没有惊艳(林溪对自己的长相还是有信心的),没有好奇,甚至没有因为“老校友”身份而产生的任何一丝涟漪。

林溪心里那点“他乡遇故知”的小火苗“噗嗤”一下,被这盆名为“江沉”的冰水浇得只剩青烟。

果然还是那个高岭之花啊,高中三年加起来说的话估计不超过十句,现在更是形同陌路。

“嗨,江同学,久仰大名!”

林溪脸上瞬间扬起她那招牌式的、极具感染力的灿烂笑容,社牛属性瞬间满格,主动伸出手,“高中隔壁班的,记得吗?

三班的林溪!

运动会还给我递过水来着?”

她故意提起旧事,想看看能不能撬开这冰壳子一条缝。

江沉的目光在她伸出的手上停留了一瞬。

林溪的手指纤细修长,指甲修剪得圆润,但指尖和指关节处有洗不掉的、淡淡的油画颜料痕迹,像某种独特的勋章。

他伸出手,短暂地、克制地握了一下她的指尖,一触即分。

他的手干燥微凉,力道适中,完全是社交礼仪的模板。

“你好,林溪。”

他开口,声音依旧平稳,“有印象。”

他顿了一下,似乎在检索记忆库,然后补充道,“运动会……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实验现象。

林溪:“……” 好吧,“好像”和“有印象”,这回答还真是……滴水不漏,也冷淡得恰到好处。

她收回手,指尖那点微凉的触感仿佛还在。

“哈,我就说嘛!

缘分啊!”

陈阳完全没感受到两人之间微妙的气流,兴奋地一拍桌子,“来来来,别干坐着,玩点啥?

真心话大冒险?

还是狼人杀?

林溪可是我们美院狼人杀首席影后!”

聚会的气氛在陈阳的带动下重新热烈起来。

有人开始发牌,有人起哄。

林溪也很快被拉入战局,她依然是那个活跃气氛的核心,妙语连珠,笑声清脆,眼神灵动地扫过每一个人,精准地捕捉着大家的反应,这是她作为观察者的本能。

只是,她的余光总会不自觉地飘向斜对面那个安静的身影。

江沉没有参与游戏,他安静地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杯清水。

有人跟他说话,他会礼貌地回应,言简意赅,逻辑清晰。

大部分时间,他只是看着,观察着。

他的目光不像林溪那样带着艺术家对细节和情绪的贪婪捕捉,更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分析某种群体行为样本。

偶尔,他的视线会落在咖啡馆墙上挂着的一幅抽象画上,或者某个造型奇特的齿轮装饰品上,停留片刻,眼神里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思考痕迹。

林溪一边扮演着“狼人”,一边在心里的小本本上给这位“老同学”打标签:极度自律和整洁强迫症(疑似)。

情绪管理大师(面瘫级)。

社交节能模式(非必要不启动)。

可能对非生物体的兴趣大于活人?

一场游戏结束,林溪凭借精湛演技(和一点点运气)带领“村民”获胜,引来一片笑骂和恭维。

她得意地扬眉,下意识地又看向江沉的方向,想看看这位“学神”对自己刚才的表演有何评价。

却撞进了一双深潭般的眼睛里。

江沉不知何时收回了看齿轮的目光,正静静地看着她。

那眼神里没有笑意,没有赞赏,甚至没有刚才看齿轮时那点微弱的兴趣。

只是纯粹的、平静的观察。

仿佛她刚才不是在进行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游戏,而是在进行某种值得记录的行为实验。

林溪的笑容顿了一秒。

这眼神……让她感觉自己像被放在了解剖台上,被无影灯照着,从里到外都透着光。

她心里那点被忽视的小火苗突然变成了不服气。

嘿!

有意思。

林溪心里的小人儿叉起了腰。

她林溪长这么大,还没在社交场上遇到过这么难啃的骨头呢!

高冷学霸是吧?

医大之光是吧?

她倒要看看,这冰层底下,到底是万年冻土,还是藏着点别的什么?

她端起面前的果汁杯,隔着喧闹的人群,遥遥对着江沉的方向,露出一个更加灿烂、带着点挑战意味的笑容,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一句:“Game on?”江沉似乎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眉梢,随即移开了目光,重新低头看向自己面前那杯清澈见底的水。

咖啡馆外,城市的霓虹次第亮起。

咖啡馆内,青春的喧嚣还在继续。

而林溪和江沉之间,一场始于“老同学”身份的、无声的、充满反差感的“较量”,似乎在这一刻,随着那杯清水里微不可察的涟漪,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