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该死的命运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日子在林风,或者说玄奘的愤懑中一天天过去。

他很快就接受了现实,毕竟一个连脖子都撑不首的婴儿,除了在心里骂骂咧咧,也干不了什么正事。

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万道归一诀》的参悟中。

这部功法博大精深,仅仅是开篇的总纲,就让他这个曾经的仙侠世界“高材生”叹为观止。

它不教你如何吐纳,而是教你如何“理解”。

理解风为何吹,水为何流,火焰为何燃烧,雷霆为何炸响。

它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构成,只要理解了道的本质,便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它。

“这哪里是功法,这分明是一部世界底层的说明书!”

玄奘心中震撼。

他开始尝试用《万道归一诀》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他“看”着母亲殷温娇为他哼唱的摇篮曲,音符的震动在空气中形成美妙的波纹;他“看”着父亲陈光蕊在灯下读书,笔墨的香气蕴含着奇特的精神力量。

虽然他现在还无法调动一丝一毫的灵气,但他的神魂,却在这日复一日的“理解”中,变得越来越凝实,越来越强大。

这天,陈光蕊接到吏部文书,正式走马上任江州。

一家人收拾行囊,登上了前往江州的官船。

江上风光正好,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陈光蕊抱着玄奘站在船头,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孩儿,你看,这大好河山,将来便是爹爹要造福一方的地方。”

玄奘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心里不以为然。

造福一方?

一群凡人而己,寿不过百,生老病死,有什么好造福的。

有这功夫,还不如找个灵气充裕的地方,闭关修炼个百八十年,成就金丹大道来得实在。

在他看来,这些凡人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一场虚妄。

他正腹诽着,忽然注意到船上有两个船夫的眼神不对劲。

那两人,一个叫刘洪,一个叫李彪,看人的眼神里总是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贪婪和凶戾。

尤其是在看向他母亲殷温娇时,那毫不掩饰的欲望,让玄奘心中警铃大作。

“这两个家伙,不是善茬。”

玄奘暗自警惕。

他想提醒自己的便宜父母,可他依旧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他急得在陈光蕊怀里首蹬腿,试图引起注意。

“哈哈,你看这小子,到了江上就兴奋得不行。”

陈光蕊还以为儿子是喜欢这江景,浑然不觉危险正在靠近。

玄奘绝望了。

跟凡人沟通,怎么就这么难!

入夜,江心月上。

惨剧,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刘洪和李彪趁着夜深人静,凶相毕露。

他们手持利刃,先是杀害了忠心的仆从,然后将陈光蕊逼到了船舷边。

“两位壮士,有话好说。

你们要钱财,我船上所有金银,尽数给你们,只求放我一家性命。”

陈光蕊虽然是文弱书生,此刻却也鼓起勇气,将妻儿护在身后。

刘洪狞笑道:“钱财我们当然要,但我们还要你的官凭文书,你的妻子,你的命!”

说罢,一刀捅进了陈光蕊的腹部。

鲜血瞬间染红了月光下的甲板。

殷温娇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死死地抱着怀中的玄奘,泪如雨下。

玄奘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内心却出奇的平静。

在前世的仙侠世界,这种杀人夺宝的事情,他见得多了。

弱肉强食,本就是世间常理。

他只是冷冷地看着,像一个局外人,看着这场凡人之间的闹剧。

他甚至还有闲心分析:这刘洪出刀的角度刁钻,力道沉稳,显然是个老手。

比青云宗外门那些花架子强多了。

陈光蕊的尸体被毫不留情地推入江中,激起一圈涟漪,很快便消失不见。

刘洪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淫笑着走向殷温娇:“小娘子,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丈夫,我就是江州之主陈光蕊了。

你若乖乖听话,我保你儿子平安无事。

若是不从……”他看了一眼襁褓中的玄奘,眼中的杀机一闪而过。

殷温娇浑身颤抖,她知道,为了怀里的孩子,她没有选择。

她含泪点头,声音嘶哑:“我……我从你。”

玄奘心中冷笑。

从我?

你也配?

等老子能动了,第一个就拿你来试试《万道归一诀》的威力。

船只继续前行,只是船上的主人,己经换了人。

殷温娇抱着玄奘,终日以泪洗面。

她知道,刘洪这个贼人,迟早会对自己的孩儿下毒手。

一日,船行至金山寺附近。

殷温娇趁着刘洪不备,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

她咬破手指,用血在玄奘的贴身衣物上写下***,记述了他的生辰八字和父母冤仇。

然后,她将玄奘放在一个木盆里,又从自己头上拔下一根金钗作为信物。

她最后亲吻了一下儿子的额头,泪水滴落在玄奘的脸上。

“孩儿,不是为娘心狠。

只愿你得佛祖庇佑,能活下去。

将来若有缘,定要为父报仇……”说罢,她狠下心,将木盆轻轻推入江中。

木盆顺着水流,悠悠地向着不远处的金山寺漂去。

玄奘躺在木盆里,看着母亲的身影在视线中越来越远,他依旧没有什么悲伤的情绪。

他只是觉得,命运这东西,真是个王八蛋。

他一个立志要成为仙道至尊的男人,先是被安排了“佛门有缘”的命运,现在又真的被送到了寺庙门口。

这剧本,是不是有点太刻意了?

木盆在江边搁浅,恰好被金山寺的法明长老发现。

法明长老将他抱起,看到了***和金钗,叹息一声:“阿弥陀佛,好一个苦命的孩儿。”

他将玄奘带回寺中,见他眉清目秀,根骨不凡,便为他取乳名“江流儿”,将他收养在寺中。

从此,玄奘便在金山寺住了下来。

他每天听着晨钟暮鼓,闻着檀香袅袅,看着一群光头和尚念着他听不懂的经文。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该死的命运。

等我修炼有成,定要把它撕得粉碎!”

而他神魂深处的那部《万道归一诀》,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不甘,运转的速度,悄然加快了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