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赶海奇遇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穿过庄子东侧坍塌了大半的院墙缺口,视野骤然开阔。

退潮后的滩涂如同一个巨大的、刚刚结束盛宴的狼藉餐桌,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

湿润的黑色泥沙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混合着海藻腥咸和淤泥特有气息的味道。

无数形态各异的礁石如同巨兽的獠牙,嶙峋地矗立在滩涂上,上面密密麻麻地附着着深色的牡蛎、灰绿色的藤壶,还有随着水波微微摇曳的墨绿色海带。

泥沙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偶尔能看到一两只行动迅捷的小沙蟹从洞口探出头,又飞快地缩回去,留下一串细密的脚印。

李阿婆显然是此中老手。

她赤着脚,裤腿挽得老高,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湿滑的泥沙中走得飞快,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脚下的“餐桌”。

“瞧见没?

这种小鼓包,”她用铁耙指了指泥沙上一个微微隆起的小丘,边缘有一圈细小的水泡,“底下九成藏着蛤蜊!

动作要快,一耙子下去就得翻出来,慢了它就钻深了!”

说着,她手腕一沉,铁耙准确地插入小丘边缘,猛地一掀!

“哗啦!”

泥沙飞溅。

果然,几只巴掌大小、外壳带着漂亮水波纹的蛤蜊被翻了出来,在湿泥里徒劳地开合着壳。

李阿婆眼疾手快地将它们捡起扔进筐里,动作一气呵成。

林熙学着她的样子,也脱了鞋袜,赤脚踏入冰凉粘腻的泥沙中。

那触感让她微微瑟缩了一下,但很快就被一种新奇的兴奋取代。

她学着李阿婆的样子,寻找着泥沙上的蛛丝马迹。

起初几耙子下去,不是挖空就是只翻到些指甲盖大的小贝壳,惹得李阿婆在一旁毫不客气地嗤笑。

林熙也不气馁,灵厨世家的敏锐观察力渐渐发挥了作用。

她注意到一片泥沙的颜色似乎比其他地方略深,带着一种湿润的光泽,而且没有沙蟹活动留下的细小孔洞。

她试着将铁耙轻轻插入边缘。

触感不对!

不是松软的泥沙,而是带着一种柔韧的阻力。

她手腕用力,小心地一撬!

一大片粘连在一起的、墨绿色近乎发黑的海藻被掀了起来!

它们叶片肥厚,边缘呈不规则的波浪形,摸上去滑腻坚韧,散发着一股浓郁到有些呛人的海腥气。

海藻根部还带着黑色的淤泥。

“嚯!

这么大一片‘老龙筋’!”

李阿婆凑过来看了一眼,咂咂嘴,“这玩意儿腥气重,吃多了还刮肠子!

晒干了当柴火倒是经烧!”

林熙却看着这片厚实油亮的墨绿海藻,若有所思。

她记得曾祖的手稿里似乎提过,某些生长在特殊海域、蕴含驳杂地脉之力的海藻,虽然腥烈异常,但若处理得当,辅以合适的药材调和,或许能成为沟通、安抚地脉的媒介?

她小心地将这片沉重的海藻卷好,放进自己的藤筐里。

她们继续在礁石和滩涂间搜寻。

林熙又找到了一些吸附在礁石阴面的淡紫色小贻贝,肉质看上去异常饱满。

还有几丛生长在浅水坑里的、半透明如同水晶冻般的海石花。

收获虽不算丰盛,却也渐渐填满了藤筐的底部。

“呜…呜噜…”一阵极其微弱、带着痛苦意味的呜咽声,如同幼兽的哀鸣,被海风断断续续地送了过来。

林熙和李阿婆同时停下动作,侧耳倾听。

声音似乎来自不远处一片被高大礁石半包围起来的浅水洼。

两人对视一眼,循着声音小心地绕了过去。

水洼里,景象让林熙心头一紧。

一只约莫巴掌大小、形似海獭的小东西,正被几丛密集的藤壶死死困在浅水里!

那些灰白色的藤壶外壳坚硬锐利,如同天然的牢笼,将它背部和大半个身子都牢牢地卡在礁石缝隙中。

它湿漉漉的深蓝色皮毛上沾满了污泥,正徒劳地扭动着身体,发出无助的哀鸣。

每一次挣扎,那些锋利的藤壶边缘都在它细嫩的皮毛上留下新的红痕,甚至渗出了细小的血珠。

水洼的水被搅得浑浊不堪。

看到有人靠近,小东西那双圆溜溜的、如同最纯净蓝宝石的眼睛里瞬间盈满了惊恐,挣扎得更厉害了,呜咽声也带上了尖锐的绝望。

“是只‘礁宝儿’!”

李阿婆低呼一声,脸上露出同情,“可怜见儿的,怎么钻到那鬼地方去了!

这些‘死藤壶’最是难缠,壳比石头还硬,沾上了就甩不掉!”

林熙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那小东西惊恐无助的眼神,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她放下藤筐,毫不犹豫地踏入冰凉的水洼中,尽量放轻动作,缓缓靠近。

“别怕,小家伙,别怕…”她放柔了声音,如同安抚受惊的幼兽。

似乎是感受到林熙声音里没有恶意,礁宝儿的挣扎微弱了一些,但那双蓝宝石般的眼睛依旧充满戒备和恐惧,紧紧盯着林熙伸过来的手。

林熙小心地避开它被卡住的身体部位,指尖轻轻触碰上那些坚硬冰冷、牢牢吸附在礁石上的藤壶。

触感粗粝而顽固,如同生了根。

她尝试着用指甲去抠边缘,纹丝不动。

强行拉扯,只会让礁宝儿受伤更重。

怎么办?

林熙的目光落在礁宝儿被藤壶边缘割破的伤口上,那细小的血珠在浑浊的水里格外刺眼。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贴身存放的那个小小粗陶罐——里面还有一点点枯野灵葱的凝露。

这东西…能行吗?

曾祖的手稿里只记载了它对植物种植和地脉的奇效,从未提过能作用于活物伤口。

昨夜治愈阿婆冻疮是意外,但眼前这小东西如此幼小脆弱……礁宝儿似乎因为她的迟疑再次焦躁起来,发出更急促的呜咽。

林熙不再犹豫。

她拔开陶罐的小木塞,用指尖极其小心地蘸取了米粒大小的一丁点凝露。

那琥珀色的液体里,细碎的金芒微微流转。

她屏住呼吸,将指尖小心翼翼地靠近礁宝儿背部一处被藤壶边缘割破的、正在渗血的小伤口。

“小家伙,忍一忍…”她的指尖带着那一点微凉的凝露,极其轻柔地触碰到了伤口边缘。

没有惊天动地的光芒。

但礁宝儿原本因痛苦和恐惧而紧绷的身体,瞬间奇异地放松了一丝。

它停止了徒劳的挣扎,蓝宝石般的眼睛困惑地眨了眨,似乎不明白那***辣的疼痛怎么突然减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凉舒适的微痒感。

更神奇的变化发生在那些顽固的藤壶上!

就在凝露接触到礁宝儿皮毛和伤口的瞬间,那些死死吸附在礁石上、坚硬如铁的藤壶外壳边缘,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极其细微地软化、收缩了一下!

就像被高温炙烤过的蜡,边缘失去了那种狰狞的锐利感,变得有些……“疲软”?

林熙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变化!

她心中狂跳,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指甲迅速而精准地抠进藤壶与礁石之间那刚刚软化了一丝的缝隙!

“咔…嗒!”

一声轻微的脆响!

一只困住礁宝儿后腿的藤壶,竟被她硬生生撬了下来!

有效!

林熙精神大振,如法炮制。

她极其节约地使用着那一点点珍贵的凝露,每次只蘸取微不可察的一丁点,点在藤壶与礁石或与礁宝儿皮毛接触的关键部位。

凝露那奇异的软化效果和对伤口的安抚作用,加上林熙灵巧的双手和恰到好处的力道,成了破除这天然牢笼的钥匙。

“咔嗒…咔嗒…”一只又一只藤壶被撬离。

礁宝儿似乎也明白了这个散发着好闻气息(凝露的清苦药香)的人类是在救它,彻底安静下来,圆溜溜的蓝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林熙的动作,甚至在她撬动最痛的那只藤壶时,也只是发出了一声小小的、委屈的呜咽。

当最后一只藤壶被取下,礁宝儿猛地一挣,终于彻底脱离了束缚!

它欢快地甩了甩身上的水珠和泥点,溅了林熙一脸。

然后它没有立刻逃走,反而转过身,用湿漉漉的小脑袋,带着残留的淤泥,亲昵又感激地蹭了蹭林熙还沾着凝露和藤壶碎屑的手指。

那冰凉的触感和依赖的举动,让林熙的心瞬间柔软得一塌糊涂。

“好啦,快回家去吧。”

林熙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它的小鼻子,柔声道。

礁宝儿像是听懂了,又蹭了蹭她的指尖,然后灵活地一转身,像一道深蓝色的闪电,“噗通”一声钻入旁边更深的水道,几个起伏便消失在嶙峋的礁石缝隙里,只留下一圈圈扩散的涟漪。

“啧啧,奇了!”

李阿婆全程看在眼里,此刻才啧啧称奇地凑过来,看着林熙的手指,“那‘仙露’还能这么使?

连‘死藤壶’都能治服?”

林熙看着指尖残留的一点淤泥和那几乎消耗殆尽的凝露,感受着心神深处传来的、比开垦焦土后更明显的倦意,笑了笑:“大概……是它和这小家伙有缘吧。”

她没有过多解释,弯腰提起藤筐,里面是蛤蜊、贻贝、海石花和那片沉甸甸的墨绿海藻,“阿婆,我们回去吧。

肚子有点饿了。”

夕阳沉入海平线,将漫天云霞染成金红,也把归途的影子拉得很长。

林熙回到栖霞庄东厢自己那间小屋前,习惯性地望向庄外那片荒芜的焦土。

脚步猛地顿住。

就在她早上艰难翻开、并滴入一滴凝露的那一小块试验田边缘,几株极其纤弱、不过米粒般大小的银白幼芽,正顽强地从焦黑龟裂的缝隙里探出头来!

它们的茎叶比窗台上那些灵葱幼苗更加纤细,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银白色,叶脉里流淌的微光也极其黯淡,仿佛随时会熄灭。

但在这片象征着死亡和诅咒的焦黑土地上,这一点点挣扎而出的银白,却比任何宝石都更加耀眼夺目。

它们细小的叶片在傍晚微凉的海风中,正努力地、微微地摇曳着。

林熙静静地站在残破的院墙边,暮色西合,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

她凝视着焦土边缘那几株在风中微颤的银色幼苗,如同凝视着黑暗中初生的星火。

指尖仿佛还残留着礁宝儿蹭过时的冰凉触感,和撬开藤壶时那微弱的、却足以改变结局的软化感。

心神深处的倦意如同潮汐般阵阵涌来,那是引导灵葱生机、催动凝露力量留下的烙印。

可这倦意之下,一股更坚韧的暖流却在悄然滋长,源自那片新生的银白,源自掌心残留的依赖。

她抬起头,目光投向远方。

浩瀚的碧落海被最后一缕残阳点燃,熔金般的波涛涌向海岸。

在那片燃烧的海天交界处,那块最高的、形如远古獠牙刺向苍穹的墨色礁岩顶端,一点微弱的星火,如同呼应着她心头的火种,在渐浓的暮色与翻涌的海雾中,倏地亮起。

它静静地悬在那里,无声无息。

温暖。

亘古。

像一盏为她而亮的归灯,又像一道穿越山海、无声落下的目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