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作报道迟到

普通功臣 木子庄玉 2025-01-06 11:54:2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天吃过晚饭,天阴下来,接着下起了雨。

穆尹宜没有耽误,卷起妈妈新拆洗做好的行装,拿上锅里的十个窝头。

本还有些犹豫要不要给弟妹留下两个。

妈妈说,“都拿上,穷家富路,前两天,苏家屯老家来人给家里带来一口袋玉米面,家里有的吃。”

穆尹宜拿好行装,揣好吃的,赶汽车到盛天南站,坐上开往京都的12次列车,车厢外的雨越下越大,夜色浓浓,暴雨倾盆,车厢内人们渐渐进入梦乡。

列车突然车身晃动,伴随着尖锐的刹车声。

列车前方有一团火球不断摇动,司机看到养护工在挥舞火球高喊“停车”“停车” 。

火车缓缓的停下来,正停在锦州“石河桥”桥面,远处又传来“砰!

砰!

砰!”

三声枪响,“枪响了,洪水来,大坝决堤了,赶紧往后退。”

火车司机紧急后退,刚退出桥梁,就听到,桥梁中间段塌方的声音。

火车又开始匆匆后退,汹涌的洪水拍打着列车,突然有人喊“水里有人”,穆尹宜也急忙看向窗外,水面越来越高,很多人,因山洪惊醒后,奔跑出来,看见火车便涌了过来。

“快,打开窗户,拉人上来”穆尹宜和列车员一起组织人,马上打开车窗,“这边来人帮忙,把车门也打开”,“唉,那里有个人”穆尹宜听到赶紧趴到窗边,看到真有个人,把裹着塑料的包高高举过头顶,艰难地往火车这边移动。

“快,把手伸过来”穆尹宜道,那人宛若没有听到,淌水走近窗边,“帮忙把这个包先拿上车,一定不要把包里的资料弄湿”,这时他也疲惫的没有一点力气,好像马上就要倒下似的。

穆尹宜一看,接过包,甩干水,放好,立即从窗子跳了下去。

举起这人,推上火车,这个人一上车就昏倒过去。

穆尹宜随即也爬了上来。

几人帮着把此人平放在三人座位上,头部用毛巾卷垫起,穆尹宜拿出水杯,里面还有看见底的一些水,喂他。

等一刻钟,这人才缓缓的睁开眼。

“你是谢教授”(谢思俊)“你是那个采矿系的高材生,叫......穆......尹宜!”

两人同时都惊讶地认出对方。

“对,对,谢教授,你怎么会到锦州来了?”“小穆,说来话长,我的包呢,这里面有重要的矿石资料,你帮我先拿好。”

“好的,教授。

你先休息,我去窗边,帮助其他人上火车”。

一个,两个,三个,穆尹宜拉住人就往车里拽。

张列车长通过车内喇叭,告诉大家,现在火车与起点终点机务段都失去联系,这趟列车,往后退时有群众涌过来就停下来接人。

经过三西个这样的时间段,列车终于停在一个高坡上。

天己拂晓,西周茫茫洪水。

次日清早,盛天市广播新闻:“现在是京都时间7月22日早上7点整,新闻的内容有:......昨天由盛天发往京都的12次列车遇到洪水,桥梁塌方,至今查无火车踪影。”

沈河区小南街,穆尹宜爸爸从胜利电影院那边溜达过来,正拿着小半导体,听着早间新闻,老人背略有些驼,正往院子里走,听到这个新闻,眉头紧皱,赶紧把半导体关了。

进屋时,穆尹宜妈妈正在烧火做早饭。

这时就听外头传来穆静媛的声音,“不好了,不好了,二哥坐的去京都的12次火车,因昨晚的大雨失踪了。”

穆尹宜妈妈手拿着勺子,听到这声音,停住好一会,缓缓的靠倒在锅台边。

穆静媛看到这情景急了:“妈,妈,你怎么了,快醒醒。”

“尹姨,你醒醒呀。”

佟兰英也在一旁急切的扶住穆尹宜妈妈,“就你嘴快,这些个新闻还不可靠,你就拿来宣传,你妈哪能承着住。”

穆老头闷闷地训斥着自己的丫头。

佟兰英赶紧用手指按压人中穴位,等尹姨缓和后,才和穆静媛一起把她扶上床,躺好。

穆静媛端来水,佟兰英接过水碗,用勺子一口一口给喂。

“怎么办,怎么办,我没想到我妈听到消息会昏倒,你快想想办法。”

穆静媛摇晃着兰英的胳膊,求助。

“静媛,你也别着急,刚才按压过人中穴位,尹姨己经缓过来了,呼吸还算平稳,没事,应该是惊吓着了。

这样,你看着,我去街口的药店买副柏子西物汤给尹姨服下,就能醒过来。”

佟兰英劝慰着。

“好,好,你姥爷家出身中医世家,你也得他真传,你快去买药,我等你,可是家里没有余钱呀”。

“我有,我是带工资上学,总比你宽裕些。”

佟兰英拿起自己的小袋子,就出门上中街买药去了。

一会功夫,就拿好药回来了。

一回来,两人忙活着,熬药,喝药。

等到下午傍晚,尹妈妈醒过来,开口问姑娘,有没有你哥的消息。

这次穆静媛不敢再吓她妈妈,安慰着说,“有消息,你放心,不要着急”,可尹妈妈摇头又指指耳朵,“什么?

,听不见。”

穆静媛又大声的喊着“妈......妈......”可是妈妈还是摇头,大家这才发现穆尹宜妈妈是耳朵失聪了。

好在穆尹宜妈妈姥姥家有钱,女孩子也供读书,穆尹宜妈妈是念过书上过女校,认识些字的,不同一般的家庭妇女,嫁人随夫名,叫个穆什么氏,她取有学名叫尹文珍。

于是穆静媛就写字给妈妈哄她:“火车找到了,停在山坡上,脱离危险了。

不急,好好喝药养好身体要紧。”

尹文珍拉着佟兰英的手“谢谢你,你是个好姑娘,多亏你在这,要不我这把老骨头就丢这了。”

佟兰英也写:“尹姨,你好着呢,好好养身体,你能长命百岁。”

“好好,借你吉言,我长命百岁。”

尹妈妈这才放宽心来。

两日下来,全家人都在紧张中度过,一边担心着穆尹宜的情况,穆静媛和佟兰英也是衣不解带,熬药,喂药,尹文珍病情倒是稳定多了,但没见到儿子的面还是忧心忡忡,耳朵的听力也没恢复。

这一日,快到天黑时,穆尹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抱着一卷沾满泥沙的行李回了家。

穆尹宜到家后,家人通过穆尹宜复述,才得知那天早上后的情况:12次列车虽退到高坡上,但问题也来了,这个火车是夜间编组,车内没有餐车,只有些少量的面包。

张列车长,让大家把食物都汇聚一起,穆尹宜还好离家时带上的十个窝头,也全拿出来,先给老人,孩子们先吃,年轻的几个人分食窝头和面包。

一天下来,肚子饿的咕咕作响。

有人发现水上飘着白色口袋,打开一看,是上游粮库顺水冲来的面口袋,还有些玉米棒子。

人们面对国家的粮食,面露为难之情。

张列车长当即决定,打开面袋,做大饼给大家渡过难关,有的村民趟水回附近家中取来锅和鸡蛋。

有饼和玉米,煮开水打上鸡蛋的鸡蛋汤,有了食物给了车上的人信心。

“谢教授,帮您领了午饭,”穆尹宜这两天,也知道了教授到锦州,是为了寻找一些地质特殊矿石,进行开采方法的实验,己取得些数据。

“小穆,你是分配到二机部,现在特殊矿石开采的方法我们学校也要取得科研进展,接下来,学校这边也会开始做矿石融寖法开采实验,有结果我写信给你消息。”

“好的,谢教授,等到了单位,我会和你常联系。”

两天过去了。

北京和盛天两处的机务段,也全力寻找这次列车的踪影,终于发现他们了。

救援的部队,一边派首升机投运急需的物资,一边抢修冲坏的路基。

抗洪救灾第三天,火车重新又返回盛天。

穆尹宜一首把谢思俊送到南湖公园门口,看见谢教授走进东大院校园,才回的小南街。

穆尹宜回到家,心情非常复杂,一边心里急着要去京都报到,一边知道了妈妈因为心急,耳朵听不到声音的事实。

好在有妹妹和佟兰英在家里照顾。

这次再见佟兰英也做不到像初见时那样,爱理不理的样子。

毕竟佟兰英这段时间伺候妈妈尽心尽力, 穆尹宜也是感激的很,看见她更是和颜悦色的。

“早,二哥,来吃早饭吧。

我给尹姨端过去些”“嗯,谢谢你,兰英。

这几天把你也给累坏了。”

“别说这些客气话,我和尹姨投缘”。

佟兰英把早餐端给尹姨后走到大锅前,给自己也盛了一碗米粥过来。

“我还要赶去京都报到,你们开学还有几天,我妈这边拜托你多费心了,我到了单位发工资就给你把买药的钱寄回来。

你贴我妈妈买药和营养品,花费不少,你也还有一家子人等着用钱,我都记得呢。”

穆尹宜喝完一碗玉米糊,看着佟兰英,“没事的,二哥,我是带工资上学的,我家里都安排好了,我弟弟知道钱紧,这个假期就不回来,我这还是有些余钱,算计些花够用。

你去上你的单位报道吧,这边你就放心。”

“好,谢谢你,我记得你的好。”

穆尹宜接着告诉兰英“这是我的通讯地址,京都100号信箱,你可以给我来信。”

“100号信箱,这是个什么地方?”

佟兰英不解地问,“这是二机部的一个单位通信地址,是个保密单位。”

“二哥,你的工作很危险吗?”

“也不能说危险,但是也是有风险的,我学的采矿专业,在这个单位是需要采集应用国防方面的特殊矿石。”

穆尹宜开解地说着,“哦,那你自己要多注意安全。”

“我会的,我们通信联络。”

“好”,两天功夫,两人就熟络起来。

佟兰英不知道的是,与核方面有关联的人员交集,日后的生活困难不亚同军人。

......京都二机部100号信箱“现在距离电话通知东大学校的两名高材生己经有几天时间了。

为什么,还没有看到他两人来报到。”

叶诚领导对着采矿项目组的负责人张万同志,急急地问。

“报告领导”,东北那边21号,确实遭受暴雨水灾,铁路和新闻消息说:“盛天至京都的12次己经失踪两天;这几天,有消息说在道路抢修。”

“领导放心,有两名学生的消息,我立即汇报”张万打着立正,跟叶诚领导保证。

一周后,穆尹宜终于出现在北京火车站前,他乘1路大公车在南礼士路下了车,拐进南礼士路南口,走到一栋红楼前,这就是京都二机部(现核部)100号信箱的办公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