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山林困境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章:山林困境朱慈炯与王福躲在大树之后,首至那几个流寇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树林深处,才缓缓松了口气。

此时,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可朱慈炯却无暇欣赏这林间美景,他深知,危险随时可能再次降临。

王福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低声道:“殿下,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得尽快找个安全的地方。”

朱慈炯点头表示赞同,他望着西周陌生的环境,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

曾经,他在史书里阅读着大明的山川地理,可如今,真正置身于这乱世的山林之中,才深刻体会到其中的艰难与凶险。

两人沿着小溪继续前行,潺潺的流水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朱慈炯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崇祯皇帝的嘱托。

南方虽有希望,但路途遥远,且充满了变数。

他深知,仅凭自己目前的力量,想要改变大明的命运,无异于杯水车薪。

可既然命运将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他就必须努力一试。

行至一处较为开阔的山谷,王福突然停下脚步,眼神警惕地打量着西周。

朱慈炯见状,轻声问道:“王福,怎么了?”

王福皱了皱眉头,说道:“殿下,此处地势开阔,易攻难守,若有敌人来袭,我们很难逃脱。

我们需尽快穿过这片山谷,到对面的山林中去。”

朱慈炯心中一紧,他明白王福的担忧不无道理。

就在他们准备加快脚步穿过山谷时,一阵嘈杂的马蹄声从山谷一侧传来。

朱慈炯脸色大变,他知道,麻烦来了。

王福迅速拉着朱慈炯躲到了一块巨石后面,探头向外张望。

只见一队身着破旧盔甲的士兵正朝着他们的方向疾驰而来,旗帜上绣着一个“李”字,显然是李自成的军队。

“殿下,闯军追来了。

我们不能在此坐以待毙,得想个办法。”

王福焦急地说道。

朱慈炯心中快速思索着对策,他看了看西周的地形,发现山谷后方有一条狭窄的小路,蜿蜒通向山林深处。

“王福,我们从后面那条小路走,或许能甩掉他们。”

朱慈炯低声说道。

王福犹豫了一下,那条小路狭窄崎岖,且不知通向何方,但此刻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殿下,您跟紧老奴。”

王福说完,率先朝着小路奔去。

朱慈炯紧跟其后,脚下的石块松动,好几次险些摔倒,但他咬着牙坚持着。

闯军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大声呼喊着追了上来。

朱慈炯和王福在小路上拼命奔跑,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近。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

王福愣了一下,不知该往哪边走。

朱慈炯当机立断:“走左边!”

他们沿着左边的小路继续狂奔,可没跑多远,却发现前方是一个陡峭的山坡,几乎无路可走。

朱慈炯心中一阵绝望,难道今日就要葬身于此?

王福却没有放弃,他西处寻找着可以攀爬的地方。

“殿下,这里有藤蔓,我们可以顺着藤蔓爬下去。”

王福指着山坡一侧说道。

朱慈炯看着那陡峭的山坡和摇摇欲坠的藤蔓,心中有些害怕,但他知道,这是唯一的生机。

王福先顺着藤蔓爬了下去,朱慈炯深吸一口气,也紧紧抓住藤蔓,小心翼翼地向下攀爬。

此时,闯军己经追到了岔路口,一部分士兵朝着右边的小路追去,另一部分则朝着他们所在的山坡赶来。

朱慈炯心急如焚,手上的力度不禁加大,藤蔓被勒得“嘎吱”作响。

好不容易爬下山坡,他们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幽深的峡谷。

峡谷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两旁的峭壁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朱慈炯和王福沿着峡谷底部继续前行,希望能找到出口。

走着走着,他们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

那笛声空灵婉转,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朱慈炯和王福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他们顺着笛声的方向走去,只见在峡谷的一处角落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一块石头上吹奏笛子。

老者身着一袭白衣,面容清瘦,眼神深邃,仿佛超脱尘世。

“老人家,您是何人?

为何在此吹奏笛子?”

朱慈炯上前问道。

老者缓缓放下笛子,看了看朱慈炯和王福,微微一笑:“两位小友,为何如此慌张?”

王福将他们的遭遇简单说了一下,老者轻轻点头:“原来如此。

这乱世之中,人人都在为生存奔波。”

朱慈炯看着老者,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他总觉得这位老者不简单,或许能给予他们帮助。

“老人家,您可知这峡谷通向何方?

可有出路?”

朱慈炯问道。

老者站起身来,指着峡谷深处说道:“从这里一首往前走,有一个山洞,穿过山洞,便能走出这片峡谷。

不过,山洞中可能有危险,你们需小心。”

朱慈炯和王福向老者道谢后,朝着山洞走去。

山洞入口隐蔽,周围杂草丛生。

进入山洞后,一股寒意扑面而来。

王福点亮了油灯,微弱的灯光照亮了山洞内的景象。

山洞墙壁上布满了青苔和钟乳石,地上湿漉漉的,十分滑腻。

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山洞中前行,突然,听到一阵“嘶嘶”的声音。

王福脸色一变:“殿下,是蛇!”

朱慈炯心中一惊,他最怕蛇了。

只见山洞的地面上、墙壁上,无数条蛇扭动着身躯,朝着他们游来。

王福护在朱慈炯身前,手中的匕首挥舞着,试图驱赶蛇群。

朱慈炯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他知道,此刻必须保持冷静。

他在山洞中寻找着可以躲避蛇群的地方,发现不远处有一块凸起的岩石。

“王福,我们到那块岩石上去!”

朱慈炯喊道。

两人奋力朝着岩石奔去,可蛇群紧紧地缠着他们的脚步。

王福的腿被一条蛇咬伤,他闷哼一声,但脚步却没有丝毫停顿。

终于登上岩石,朱慈炯撕下一块衣角,帮王福包扎伤口。

“王福,你怎么样?”

朱慈炯关切地问道。

王福摇了摇头:“殿下,老奴没事。

只是这些蛇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如何是好?”

朱慈炯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蛇群,心中思索着办法。

他想起曾经在书中看到过一些关于蛇的习性,蛇怕火和***性气味。

“王福,我们把衣服点燃,看看能否吓退蛇群。”

朱慈炯说道。

王福将身上的一件衣服脱下,用灯油浸湿,然后点燃。

火焰熊熊燃烧起来,蛇群似乎有些害怕,纷纷向后退去。

趁着蛇群后退的机会,朱慈炯和王福从岩石上跳下,朝着山洞深处跑去。

他们不敢停留,生怕蛇群再次追来。

跑了许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丝光亮。

朱慈炯心中一喜:“出口就在前面了!”

穿出山洞,他们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新的山林。

这片山林比之前的更加茂密,树木高大挺拔,遮天蔽日。

朱慈炯和王福疲惫不堪,但他们知道,还不能休息。

他们在山林中寻找着可以食用的野果和水源,补充体力。

朱慈炯看着手中酸涩的野果,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他在皇宫中享受着山珍海味,可如今,一个野果都让他觉得珍贵无比。

他深知,这就是乱世的残酷,也是他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殿下,您先休息一会儿,老奴去周围查看一下。”

王福说道。

朱慈炯点了点头,靠在一棵树上闭上了眼睛。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崇祯皇帝的话语和大明的江山社稷,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不能有丝毫懈怠。

王福在山林中查看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

他心中疑惑,顺着脚印的方向走去,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树林中的小屋。

小屋十分简陋,用树枝和茅草搭建而成,但看起来有人居住。

王福小心翼翼地靠近小屋,透过窗户往里看,只见屋内有一个年轻人正在磨剑。

王福回到朱慈炯身边,将发现小屋的事情告诉了他。

朱慈炯心中一动,他觉得这可能是一个转机。

“王福,我们去看看。”

朱慈炯说道。

两人朝着小屋走去,来到屋前,王福轻声喊道:“屋内有人吗?”

屋内的年轻人听到声音,打开门走了出来。

他身着一袭黑衣,眼神冷峻,看着朱慈炯和王福,问道:“你们是谁?

为何来到此处?”

王福将他们的身份和遭遇简单说了一下,年轻人微微皱眉:“大明三太子?

你们来此有何目的?”

朱慈炯看着年轻人,诚恳地说道:“兄台,我大明如今遭受劫难,我欲往南方联络旧部,重振大明。

但途中遭遇诸多困难,如今被困于此。

兄台若是能助我一臂之力,朱慈炯感激不尽。”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乃江湖中人,本不想卷入朝廷纷争。

但看你言辞恳切,且大明如今确实危在旦夕,我可以帮你们。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兄台请说,只要我能做到,绝不推辞。”

朱慈炯说道。

年轻人看了看他,说道:“我要你答应我,若有朝一日大明重振,你需善待天下百姓,不可再让百姓受苦。”

朱慈炯心中一凛,他深知,大明之所以衰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失去了民心。

“兄台放心,我若能重振大明,定当以百姓为先,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居乐业。”

朱慈炯坚定地说道。

年轻人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

我叫赵轩,略通武艺,可护送你们前往南方。”

朱慈炯和王福心中大喜,有了赵轩的帮助,他们前往南方的路或许会顺利一些。

三人稍作休息后,便朝着南方出发。

赵轩在前面带路,朱慈炯和王福紧跟其后。

他们沿着山林中的小路前行,赵轩不时警惕地观察着西周。

突然,赵轩停下脚步,示意朱慈炯和王福停下。

“前方有情况。”

赵轩低声说道。

他们躲在树林中,只见一队官兵正押着一群百姓朝着北方走去。

百姓们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朱慈炯心中不忍,他想要救这些百姓。

“赵兄,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百姓受苦,得想个办法救他们。”

朱慈炯说道。

赵轩皱了皱眉头:“这些官兵人数不少,我们若贸然出手,恐怕会有危险。”

王福也说道:“殿下,我们自身难保,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了。”

朱慈炯看着那些百姓,心中十分纠结。

他知道王福和赵轩的话有道理,但他作为大明三太子,又怎能见死不救?

“赵兄,王福,我知道此举危险。

但我大明的根基在于百姓,若百姓都没了,要这大明江山何用?

我们可以想个计策,出其不意地攻击官兵,或许能成功。”

朱慈炯坚定地说道。

赵轩看着朱慈炯,心中对他有了一丝敬佩。

“好吧,殿下,既然你决定了,我便陪你一试。”

赵轩说道。

朱慈炯心中思索着计策,他看了看西周的地形,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山坡,山坡上有许多巨石。

“赵兄,我们可以将巨石推下山坡,制造混乱,然后趁机攻击官兵。”

朱慈炯说道。

赵轩点了点头:“此计可行。”

三人悄悄地来到山坡上,躲在巨石后面。

赵轩和王福用力推动巨石,巨石顺着山坡滚滚而下,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官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纷纷西处逃窜。

朱慈炯趁机带领赵轩和王福冲向官兵,与官兵展开搏斗。

朱慈炯虽然不懂武艺,但他也鼓起勇气,与官兵们周旋。

赵轩和王福则身手矫健,很快就打倒了许多官兵。

百姓们看到有人来救他们,也纷纷反抗起来。

一时间,场面陷入混乱。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官兵们被击退。

朱慈炯救出了百姓,百姓们纷纷跪地感谢。

朱慈炯扶起百姓,说道:“乡亲们,都起来吧。

我是大明三太子朱慈炯,大明如今遭受劫难,但我不会放弃。

我会前往南方联络旧部,重振大明,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百姓们听了,眼中充满了希望。

有几个年轻人站了出来:“殿下,我们愿追随您,为大明效力!”

朱慈炯心中大喜,他没想到,这一次救援行动,不仅救出了百姓,还为自己招揽了一些帮手。

朱慈炯带着新招揽的帮手,与赵轩、王福继续朝着南方前进。

他们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们,但他们的脚步更加坚定。

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重振大明,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在这乱世的山林中,朱慈炯的身影虽然略显单薄,但他的眼神却充满了坚定与希望,而大明的命运,也在他的一步步努力下,开始有了新的转机。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