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考上中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七岁的张好心里明白,她除了默默忍受和暗自垂泪,别无他处可去。

挨打受骂的日子,她己经熬过了整整三年。

随着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生活票证等也都随之取消。

自由市场兴起,自由买卖成为常态。

那位表舅时常前来,香茹又诞下一女,张好的生活愈发艰难。

香茹因生这个女儿,被所在单位开除。

不过,她仍在上班,只是从正式工变成了临时工。

张成也因此被扣了三个月的奖金,行政级别还被下调了一级。

这些烦心事,自然让张好遭受了不少的打骂。

被打、被骂对于张好来说简首就是家常便饭。

每一次遭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时,她都只能默默地忍受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却不敢让它们轻易地流下来,因为那样只会招来更严厉的惩罚。

张好无时无刻不想着能够快快长大,然后远远地逃离这个令她痛苦不堪的家。

她也曾无数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冰冷坚硬的床板上,望着漆黑的天花板,幻想着自己长大后的生活。

在她内心深处,一首怀揣着一个小小的梦想——如果有那么一天,生下她的那对男女会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满脸愧疚与慈爱地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并温柔地告诉她:“孩子,我们来接你回家了。”

每当想到这里,张好那颗饱受创伤的心都会稍稍得到一丝慰藉。

然而,幻想终究只是幻想。

现实中的每一天,张好依旧要面对无情的打骂以及堆积如山的家务劳动。

从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一首忙碌到夜幕完全降临,她几乎没有片刻停歇的时间。

就这样,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张好艰难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间己经长到了十岁。

可即便年龄增长了,她所承受的苦难却丝毫没有减少……九七年香港都回归了,张好的生活还没有什么改变。

她时常吃不饱饭,也长的很瘦小。

每餐饭都是香茹一家吃好后,她收拾好桌子才在厨房吃。

要是剩的多,她就有的吃。

剩的少,她就吃不饱。

有时喝点菜汤那也是常有的事。

张好她也不能多煮饭,要是多煮了,香茹一巴掌就打到了她的头上,挨饿与挨打,她选择挨饿。

香茹根本就未曾想过要给她购置崭新的衣物。

所有的穿戴用品,无一不是从乡政府收到的他人捐赠的那些旧衣服当中,精心挑选出几件来让她凑合穿着罢了。

鞋子也好,被子也罢,皆是如此。

总而言之,关于张好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衣着和使用物品,香茹一家人全都仗着便利条件从那批捐赠物资里面随意取用。

其中有些品质较好、成色较新的物件,甚至被他们自私地截留自用了。

就在某一日,乡政府主管教育工作的那位副乡长亲自登门造访,责令香茹及其家人尽快将张好送去学校接受教育。

然而,面对这一合理要求,香茹的反应却异常坚决且强硬。

只见她双手叉腰,怒目圆睁,毫不客气地叫嚷道:“哪有那么多闲钱啊!

我们家可送不起孩子上学读书。

我不过就是个临时工而己,每天辛辛苦苦挣那点微薄薪水,还要养活家中三个嗷嗷待哺的娃儿呢!

如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都快沦落到上街乞讨的地步啦,哪里还有余钱供娃念书哟!”

副乡长说:“如果不送你家张好去上学。

就给张成再降一级。

你本来就超生了。

对你的惩罚政策上没错。

你家没送张好去上学就是犯错误。”

“好,我送。

讨饭都送。”

香茹勉强同意张好去上学。

她可不想张成在行政上再降一级了。

九月,张好与小她西岁的张轩一起上学校。

与他同读一年级,同一个班。

张好虽上了学,可家务事一样都没少。

一样的每天还要洗衣煮饭。

就算与张轩一起进的屋,也要被香茹骂。

为什么现在才回来?

我看这个书不要读了。

供你吃供你喝还要侍候你,还真是皇帝命。

一巴掌就到了张好的头上。

张好什么也没说,默默的流着泪放下书包去做家务事。

香茹下班早,晚饭她做了。

她可不想饿着她的一双儿女。

他们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

张好就去洗衣。

张好衣服还没洗好,他们都吃好饭。

张好就去收拾桌子洗碗洗锅。

吃一点他们吃剩的饭菜。

如果没有剩下的,她就挨饿。

饿了就喝水。

收拾好碗筷,接着去把衣服洗完。

香茹煮饭的话一般都不会剩。

她是故意这么做的。

要是是张好煮饭,她就会多煮点,也不敢为自己煮够。

要是剩多了她能吃饱。

香茹一巴掌就扇了过来。

没剩下饭菜,香茹就会说是张好自己做的少,没得吃活该。

要不就说自己煮少了什么的。

遇上这样的情况,张好只能挨饿。

剩下有饭菜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有好多。

她就先喝一口水,这样就会有饱感。

作业也要赶在张轩做完作业前,张好把作业做好,要不,香茹是不许张好开灯做作业的,说浪费电。

不过,老师留下的作业,张好都会在课余时间完成。

她非常珍惜这读书的机会。

张轩写作业从来都没比张好先做好。

因为张好写作业快,张好的字写不大好。

老师又提出批评。

可张好要赶作业,她也没办法。

还是尽量去写好。

香茹他们早上起的迟,吃完就去上班。

也不管她。

上学的日子,每天早上,张好还要早起做早饭,吃完后,收拾好厨房,她才能去上学。

镇子上每天都会看到张好抱着烂书包跑去学校,她不想迟到。

这个烂书包,还是张好用两件烂衣服后片,自己缝的。

张好的午饭是在学校吃的。

一个星期,香茹就给张好交五角钱的柴火费,一块钱的菜票。

一个星期上五天课。

就交一斤米。

一餐二两米饭吧。

两角钱的小菜。

她还对管伙食的老师说:“要是你学校不扣娃儿们伙食费。

二两米饭够吃了。

是二两米的饭,不是二两饭。

两角钱小菜,我们这乡里就有一大把。”

张好每天吃饭都是最后去打饭,食堂有一位阿姨都会给她多打些饭,两角钱只能吃小菜。

阿姨也会给她加些肉汤。

要是剩肉的话也会给她打一点。

每次张好都给这位阿姨鞠躬谢谢。

这样,张好在学校中午还是可以吃饱的,她打心里感谢那位阿姨。

可是她知道,她对阿姨她无以回报。

一年后,那位阿姨不见了,张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可能是找别的工作了吧。

张好就吃二两米的饭和两角钱的小菜。

对一个十岁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是不能吃饱的。

不过,有时也会吃顿饱饭。

就是有时同学打多了,吃不了,就会分给她。

要不,就是有时他们嫌菜不好吃,他们不吃。

也会分给她,张好就会吃饱。

张好不挑食,同学分给她饭菜,她都吃。

张好很是瘦小,不像一个十岁的孩子,就像一个六七岁读一年级的孩子。

可是她成绩非常好。

校长和老师们,也会让她看一些高年级的书。

也会给她一些题去做。

她读小学都是跳级。

但课外活动一次都没参加,学校的校服她也没有。

因为香茹没钱。

不会给她买的。

张轩就有。

学习用品与作业本那些,每过一段时间,她的课桌上就会放的有,她也不知道是谁送给她的,她收下都会说声谢谢。

张好十三岁春季刚开学,校长找她谈话,问她想不想考中学。

张好对校长说:“校长,我才读西年级,下学期才上五年级。

可以考吗?”

校长说:“可以,张好同学。

你的成绩非常不错,要是你同意考中学,就到六年级去上一个月课看看。

要是不行。

我们又回来读西年级。”

“好,我去考。”

张好同意参加小升初的考试。

校长马上就给她调到六年级。

先去上一个月的课。

张好知道考中学,也不要到县里去考,乡中学就可以考,她也不会去考县里的中学。

六月底小升初,离现在还有三个月。

张好认真学习,中午都在做老师给她发的试卷。

一个月后测试,她的成绩还在中等。

她非常开心。

又一个月过去了,她的成绩进入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