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楞严经灵魂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佛陀告诉阿难:“就像你所说的,你身在讲堂,门窗开阔,能够远瞩林园。

但也有众生在这个讲堂里,看不见如来,只能看见讲堂外的东西。”

阿难回答说:“世尊,在讲堂里看不见如来,却能看见林泉,这是不可能的。”

佛陀说:“你也是这样。

你的心灵一切明了。

如果你现在所明了的心确实在身内,那么那时你应该先了知自己的身体内部。

有很多众生,他们能否先看见身体内部,然后再观察外部事物呢?

即使不能看见心肝脾胃,也不能看见爪子的生长、筋的转动、脉的摇动,但按理来说,如果心在身内,这些也应该能够明了,为什么不知道呢?

如果你不能内知,又怎么能知外呢?

所以,你应该知道,你所说的那个觉了能知的心,住在身内,这是没有道理的。”

阿难恭敬地磕头,对佛陀说:“我听了如来这样的法音,领悟到我的心其实住在身外。

为什么呢?

就像灯光在房间里燃烧,这灯一定先照亮室内,然后从室门照到庭院。

一切众生看不见身体内部,只能看见身体外部,这就像灯光在室外,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这个道理一定很明确,我将不再疑惑,和佛一样明了真理,应该不会错吧?”

佛陀告诉阿难:“这些比丘刚从室罗筏城循乞食物回来,到祗陀林。

我己经提前斋戒了。

你看这些比丘,当一个人吃饭时,其他人能饱吗?”

阿难回答说:“不能,世尊。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比丘虽然是阿罗汉,但他们的生命体并不相同,怎么可能一个人吃饭就能让众人都饱呢?”

佛陀说:“如果你觉了知见之心确实在身外,那么身心相外,自不相干。

那么心所知道的,身体就不能觉知;觉知在身体周围的,心就不能知道。

我现在展示我的兜罗绵手给你看,你眼睛看见的时候,心是否分别了呢?”

阿难回答说:“是的,世尊。”

佛陀说:“如果心和眼能够相知,那么心为什么在身外呢?

所以,你应该知道,你所说的那个觉了能知的心,住在身外,这也是没有道理的。”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像您所说的,因为看不见身体内部,所以心不住在身内;又因为身心相知不相离,所以也不在身外。

我现在思考,觉得心应该在一个地方。”

佛陀问阿难:“你现在所说的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呢?”

阿难说:“这个觉了能知的心,既不知道身体内部的情况,却能看见外部。

我思考的结果是,它潜伏在眼根里。

就像有人用琉璃碗盖住两眼,虽然有东西盖住,但并不妨碍视线。

眼根随着所见的对象,随即分别清楚。

然而,我觉得了能知的心之所以看不见身体内部,是因为它在眼根里;之所以能够分明无碍地看见外部,也是因为它潜伏在眼根内的缘故。”

佛陀告诉阿难:“照你所说的,潜伏在眼根里就像琉璃一样的话,那么这个人如果用琉璃来罩住眼睛,他应该能看见山河,那他能不能看见琉璃本身呢?”

阿难回答说:“是的,世尊。

这个人如果用琉璃来罩住眼睛,他确实能看见琉璃。”

佛陀说:“你的心如果和琉璃一样合在眼上的话,那么你应该能看见山河,为什么看不见眼睛本身呢?

如果你能看见眼睛的话,那么眼睛就和所见的境界一样了,不能成为随着对象而分别的根了。

如果你不能看见眼睛的话,那你为什么说这个觉了能知的心潜伏在眼根里,就像琉璃合在眼上一样呢?

所以,你应该知道,你所说的觉了能知的心潜伏在根里,就像琉璃合在眼上一样,这是没有道理的。”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我现在又这样思考:众生的身体,腑脏在里面,窍穴在外面。

有藏腑的地方就暗,有窍穴的地方就明。

现在我面对佛,睁开眼睛看见明亮,这叫做看见外部;闭上眼睛看见黑暗,这叫做看见内部。

这个道理怎么样呢?”

佛陀告诉阿难:“当你闭上眼睛看见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的境界,是和眼睛相对的呢,还是不对着眼睛的?

如果和眼睛相对的话,那么黑暗就在眼前,怎么能说是内部呢?

如果说是内部的话,那么你处在暗室里,没有日月灯光,这个暗室里的黑暗,就都是你身体的腑脏了。

如果黑暗不和眼睛相对的话,那么怎么能成为看见呢?

如果离开外部的对象就有所看见的话,那么内部所对的就成立了。

你合眼看见黑暗,就叫做在身体内部;你睁眼看见明亮,又怎么看不见自己的脸呢?

如果你看不见自己的脸的话,那么内部所对的就不能成立;如果你能看见自己的脸的话,那么这个觉了能知的心以及眼根,就应该在虚空中,怎么能说它在身体内部呢?

如果在虚空中,那么它自然不是你的身体了。

那么如来现在看见你的脸,也应该是你的身体了。

你的眼睛己经知道了,但身体本身并没有感觉。

一定是你坚持说身体和眼睛都有感觉,那么就应该有两个知觉了。

这样的话,你一身之中,就应该有两个佛了。

所以,你应该知道,你所说的看见黑暗就叫做看见内部的话,这是没有道理的。”

针对阿难与佛陀的这段对话,以下是进一步的白话文解释:阿难说:“我常常听佛对西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开示说,由于心的生起,所以种种法生;由于法的生起,所以种种心生。

我现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思考本身来说,它实际上就是我的心性。

心随着它所接触的地方而存在,也不是在内部、外部或中间这三处。”

佛陀告诉阿难:“你现在说,由于法的生起,所以种种心生;心随着它所接触的地方而存在。

如果心没有实体的话,那么它就没有什么可以接触的了。

如果没有实体而能接触的话,那么十九界(六根六尘加六识)就应该是由七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加上眼根所对的色尘)接触而产生了。

这个道理是不对的。

如果心有实体的话,那么你用手去摸你自己的心,你所知道的心,是从身体内部出来的呢,还是从身体外部进入的呢?

如果是从内部出来的,那么你应该能看见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如果是从外部进入的,那么它应该先接触到你的脸。”

阿难说:“看见东西的是眼睛,能知觉的是心,不是眼睛。

所以说看见东西的不只是眼睛的功能。”

佛陀说:“如果眼睛能看见的话,那么你在房间里,门能看见东西吗?

那么那些己经死去的人,他们的眼睛还存在,应该都能看见东西了。

如果他们能看见东西的话,那怎么叫死呢?

阿难,还有,你觉了能知的心,如果一定有实体的话,那么这个实体是一个呢,还是多个呢?

现在它在你的身体里,是遍布全身呢,还是不遍布全身呢?

如果是一个实体的话,那么你用手挂住身体的一个肢体时,西个肢体都应该有感觉。

如果都有感觉的话,那么挂的地方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有所挂的地方的话,那么你身体的一个实体,自己就不能成立了。

如果是多个实体的话,那么就成多个人了。

哪个实体是你的心呢?

如果是遍布全身的话,就像前面所说的挂住一样。

如果不是遍布全身的话,那么当你触摸头的时候,也应该触摸到脚。

头有所感觉的话,脚应该没有知觉。

现在你不是这样的。

所以,你应该知道,心随着它所接触的地方而存在,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我也曾听佛与文殊菩萨等诸法王子谈论实相时,世尊也说心不在内部,也不在外部。

我思考的结果是,内部没有什么可以看见的,外部也不能相知。

由于内部没有知觉的缘故,所以说心在内部不成立。

身心如果能相知的话,那么说心在外部也没有道理。

现在身心能相知,但内部又没有什么可以看见的,那么心应该在中间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