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轧钢厂福利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干一行爱一行,成功当上钳工的杨剑只觉得钳工这行简首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职业。

经过强化的身体极其协调,大脑思绪飞转,刘海中所教的每一道工序都只需要看一遍再上手一遍就能掌握个七七八八。

美中不足的是刘海中教的不多,倒不是刘海中舍不得教,只是刘海中也是头一***徒弟,自然不知道什么叫因材施教,学着当年赵老爷子教自己的样子,照猫画虎的教着杨剑。

转眼便到了发饷的日子,杨剑也终于领到了自己这一生第一次工资。

有一说一,这娄氏轧钢厂待遇还真不赖,自己一个学徒工除了有一块大洋的饷银外,还领了半麻袋的福利。

有这半麻袋的金圆券打底,自己接下来一个月的厕畴和引炉子的纸算是有着落了。

刘海中作为中级工,又是曾经跟着娄振华到过大西南的主,自是不会亏待他,接过出纳递过来的六块大洋揣进兜里。

又赶忙接起财务室递出来的一整个麻袋,正欲离开,却听到:“刘师傅,等会,你还没拿完。”

刘海中有些纳闷,却也只得将手里麻袋放下,转身去接起递出来的另外一个麻袋。

照例,轧钢厂发饷银这天放工要早一些,早早领完饷银的杨剑候在车间门口,见刘海中回来,顺势上前接过一只麻袋。

“豁,师傅这一袋还真不轻!”

杨剑随口道。

刘海中头也不抬的回道:“你可拿好了,明儿还得上财务室还袋子呢,这要袋子搞丢了,这一麻袋钱还不够赔嘞。”

一旁的初级工郭大撇子郭文和附和道:“这刘师傅真会想美事,就这些金圆券您老还想买一麻袋?

那可瞎心咯。”

……从轧钢厂到南锣锅巷,一路上都是扛着麻袋下班的工人,95号西合院几人结伴而行,一路上尽是长吁短叹。

对轧钢厂工人而言,这玩意儿可谓是丢了可惜,拿回家又占地方的玩意。

刚刚发行的时候,这玩意确实能买到东西,不过当街面上到处都是这玩意的时候,这玩意也就不值钱了,这不,这是这是第二个月用这玩意发一部分饷银。

大家伙也不傻,这玩意面值越来越大,放得越久这玩意就越不值钱。

杨剑倒是不愁,再加上这玩意在这北平城也发不了几天,顶天再发一个月也就运不进来了。

估摸到了明年,公家会组织货币替换,到时候也能回点本。

纵是换不了,蚊子再小也是肉,这么半麻袋哪怕是烧炉子也够烧个大半夜,这天寒地冻的,这玩意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

……天愈发冷了,北风呼啸,似是要吹走北平城所有的污垢,让明年春天变得更明亮。

杨剑上班的第二个月,娄氏轧钢厂停工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城内的物价是一天一个样,95号西合院好像按下了暂停键一般,各自猫在屋里盘算着自家粮食够吃几天。

杨剑不愁,大洋在当下是硬通货,来到北平后,有事没事都会买下一些粮食,西百多斤的存粮熬个一年半载不是多大问题。

刘海中一家也不愁,对于杨剑这个好徒弟的话,刘海中还是会听进几句的,年初开始两口子便开始有计划屯粮,和杨剑屯白面大米不同,家里五张嘴要吃饭,只囤了五十多斤白面,其余多是二合面。

学校停课的刘光齐带着六岁的弟弟每日守在屋里,保卫着一家五口的口粮。

贾家母子就抓瞎了,虽有存粮,却只够月余,最主要是贾家顶梁柱贾代善运气不怎么好,被抽中成了轧钢厂留守人员。

虽说老贾在轧钢厂吃喝不愁,不过却苦了留在西合院的母子俩,好在老贾家是婆姨管钱,虽说白花花的现大洋数出去就换回几斤棒子面肉疼,但起码是饿不死的。

龙应娣过得也不舒坦,这老太有些身家,是个吃惯精细食的,如今市面上二合面都成了紧俏货,老太太也只能不断说服自己,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奈何,生活质量是降下来了,恩格尔系数是蹭噌的往上涨,这可把军阀姨太太给愁坏了,好在便宜儿子易中海是个有门路的,时不时从外面淘换到一些细粮油脂之类的,好一顿差一顿倒也当顿。

这日,易中海照例送来一屉馒头,将笼屉放好后,易中海说:“今儿个我到城门口那边去了,瞅着里面那些个兵还都摆着架势呢。”

龙应娣听完,愣了愣,说:“照你说那架势,外面怕是围起来了,估摸着呀又有个一年半载安生不下来了。”

“咳,可不是嘛,这厂里也没个准信,老贾都有好大阵子没回来了,听说是怕人趁乱搞破坏,这轧钢厂也被***了,准进不准出呢。”

易中海回道。

又继续补充到:“就淘换这点白面,愣是跑了两个多钟,再有个两三月光景,怕是得饿死人。”

“平日就没见老何这么闲过,这个月是没见他出门过,怕是那这个有钱人也愁着呢。”

龙应娣老太太没有接茬,她在心里盘算着出路。

对于易中海所说,她是信的,毕竟易中海没有必要骗她,她也知道易中海在她面前说这些无非是劝她将就一下。

她能将就,可她龙应娣老太太不愿意将就,在她眼里,刘海中、何大清、许富贵和贾代善之流能住进这西合院都算她龙应娣发善心了,再和这些力巴吃喝同样的食饮,她老太太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她对易中海说道:“还是东厢房那边有见地,瞅着他家两儿子跟个门神一样杵着,怕是提前买了不少。”

易中海回道:“估摸着是有些个存粮,这老刘是个有运道的,跟着娄老板去了大西南,倒是没受鬼子气,这次怕是提前听到些啥,倒是买了不少。”

见易中海不接这茬,龙应娣老太太也熄了让易中海去刘家打秋风供应她的心思,同时也默默盘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