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晒秋架密码本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雾裹着辣椒的辛香漫过晒谷场时,林穗穗正踮脚将最后几串红椒挂上竹匾。

江小川望着纵横交错的晒秋架,青竹篾在朝阳下泛着金属般冷光,那些本该笔首的篾条此刻却扭曲成怪异的弧度,仿佛被无形的手拧成某种密码。

他的视线顺着竹匾边缘的裂纹游走,突然发现每道裂痕末端都指向晒谷场边缘的青石桩——桩面布满深浅不一的划痕,像极了前世在溃堤现场发现的明代水文碑。

林穗穗的银锁突然发出蜂鸣,饕餮纹缝隙渗出淡青黏液。

她摘下锁链浸入竹筒水,黏液遇水膨胀成三维堤坝模型,十二处关键节点闪烁着赤红光点。

“川哥哥快看!”

她戳向最高处的光斑,模型突然坍缩成流动的沙盘,展示出东山坳地底交错的暗河网络。

江小川的手机自动对焦,取景框里显示沙盘比例尺竟精确到1:500,与前世卫星测绘图的误差不超过三米。

竹婆婆的枣木杖敲击青石板的脆响惊起一群麻雀。

老人浑浊的眼球倒映着扭曲的晒秋架,杖头悬挂的萤石突然迸发绿光。

“该改九宫格了。”

她枯瘦的手指划过竹匾,陈年竹篾应声弹起,在空中重组出复杂的榫卯结构。

林穗穗从裤兜掏出块黢黑的麦芽糖,糖丝黏住三根飞旋的竹篾,瞬间将它们固定成三角支撑架。

江小川的掌心渗出冷汗。

那些重组后的晒秋架投影在地面,分明是二十年后林氏集团防洪塔的雏形。

更诡异的是当晨雾漫过第七根立柱时,竹篾表面的霉斑突然流动起来,拼凑出“7.14”的荧光数字。

这个日期像根生锈的铁钉扎进他的太阳穴——前世洪水撕开堤坝的时刻,此刻正在竹影里妖异地闪烁。

二十只竹鼠的突然造访打断了江小川的颤栗。

这些圆滚滚的小兽排着严整队列,尾尖在地面拖曳出荧光轨迹。

林穗穗吹响竹哨,鼠群齐刷刷仰头啃噬晒秋架横梁,木屑如雪片纷扬坠落。

当江小川蹲身捡起碎屑时,呼吸几乎停滞——每片木屑背面都刻着微缩水文符号,组合起来竟是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

“它们在画暴雨的脚印。”

林穗穗将麦芽糖按在最大那只竹鼠额头,糖块融化成的金线顺着毛皮流淌,在地面勾勒出等高线图。

江小川发现这些曲线与晒秋架投影完全重叠,交叉点正指向祠堂后墙的裂缝。

竹鼠突然集体静止,瞳孔缩成竖线,爪尖在地面刨出七个深浅不一的凹坑——每个坑底都渗出带着铁锈味的黄水。

正午的烈日将竹匾晒出细密裂纹。

林穗穗哼着走调的采茶歌,用银锁尖端蘸取竹液填补缝隙。

液体渗入木纹的瞬间,整座晒秋架发出古琴般的嗡鸣,裂纹里浮出密密麻麻的刻度线。

江小川认出这是光绪年间《河防辑要》记载的水位标尺,但最高刻度处多出道新鲜划痕——与此刻竹鼠刨出的第七个水坑深度分毫不差。

竹婆婆的暴喝惊飞满场麻雀。

她将枣木杖插入晒谷场中央的圆孔,七十二根竹篾突然脱离框架,在空中编织成九层塔楼虚影。

林穗穗腕间的朱砂痣渗出鲜血,血珠坠地时,虚影塔楼轰然具象化。

江小川的手机镜头自动捕捉到塔顶缺失的部件——那位置本该安放他前世设计的洪峰预警钟,此刻却悬着个熟悉的青铜铃铛,铃舌上的2023年防伪编码正在阳光下缓慢氧化。

暮色染红竹篾时,林穗穗突然将银锁按在江小川胸口。

饕餮纹鳞片层层翻开,露出内藏的磁石芯,吸附起满地铁屑。

铁屑在空中组成青竹溪流域图,暴雨符号在七个关键点疯狂旋转。

“川哥哥的眼泪是咸的。”

她舔了舔沾着铁锈的指尖,腕间血珠突然迸裂,将流域图染成刺目的猩红。

晒谷场边缘传来竹筒爆裂声,江小川转头望去,七个明代陶瓮正从地底缓缓升起,瓮口渗出带着香槟气息的竹液。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