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娲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女娲造人1• 女娲抟黄土造人: 据《风俗通》记载,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没有人类,女娲用黄土捏成人形,创造了人类。

由于工作量巨大,女娲用绳子沾泥浆,挥舞成更多的人,因此后人认为富贵者是女娲亲手捏的黄土人,而贫贱者则是女娲用绳子甩出的泥浆人。

2•女娲创造动物后造人:在中国民间神话中,女娲在造人之前,先创造了鸡、狗、猪、羊、牛、马,然后在正月初七这一天,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人。

由于造人速度太慢,女娲用藤条沾满泥浆挥舞,泥浆洒在地上变成了人,从而让人类遍布大地。

3•女娲建立婚姻制度: 为了让人类能够繁衍生息,女娲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教导人们如何传宗接代,从而确保了人类的延续。

4•女娲用柳枝造人:女娲在造人时,最初用手捏黄土造人,后来为了加快速度,折下柳枝沾泥水挥洒,泥点变成人,这样造人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5. 女娲造人的不同版本: 有的传说中提到女娲在造人之前,先创造了各种动物,然后才造人。

女娲用泥土照着自己的影子捏出人形,这些人形泥人一放到地上就活了起来,女娲称他们为“人”。

6•女娲造人与五彩石:另一则故事中,女娲用五彩石补天,这些五彩石被熔化后用来修补天空的窟窿,而天空中的彩霞就是女娲用五彩石炼成的。

二,女娲补天1. 女娲补天的起因:• 相传在远古时期,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发生争斗,共工战败后愤怒地撞向不周山,导致天柱断裂,天空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百姓遭受灾难[^0^]。

2. 女娲的决心与行动:• 女娲不忍看到她的子民遭受灾难,决心炼石补天。

她周游西海,遍涉群山,最终选择了东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因为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练石用的五色土[^1^]。

3. 炼制五彩石:• 女娲在天台山顶将巨石堆起来当炉子,取五色土作为原料,又借来太阳神火,用了九天九夜,才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

之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2^]。

4. 支撑天空:• 天补好之后却没有支撑的柱子,于是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西只足砍下来支撑西极[^3^]。

5. 平息灾难:• 女娲还杀掉了兴风作浪的黑龙,使得中原的百姓得以安生;然后她又把芦苇烧成灰烬,堆积起来,用它阻挡住滔滔的洪水[^4^]。

6. 补天的结果:• 经过女娲辛苦的工作,苍天补好了,西极稳固了,洪水退下去了,恶禽猛兽被诛灭了,中原一带的灾难平息了,善良的人民得到了拯救,又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5^]。

7. 补天的遗迹:• 女娲补天之后,天空略微倾斜向西北,因此日月星辰都自然向西行,而地面倾斜向东南,所以河水都向东流[^6^]。

三,女娲赐酒1. 女娲赐酒的起因:• 传说中,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类。

在人类生活的最早的一段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单调且劳苦,没有时间娱乐,也没有娱乐项目[^0^]。

2. 女娲的悲悯与赐酒:• 看到自己创造的人如此劳苦,女娲起了悲悯之心。

她将藐姑射山上的甘露化成美酒,赐给凡间的人类[^1^]。

3. 美酒的效果:• 人们尝试饮用美酒,感觉味道非常醇香、甜美,而且能将身上的劳累化解,非常开心。

美酒还能舒筋活血,使人们感到身心愉悦[^2^]。

4. 饮酒的社交功能:• 当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自然想到饮酒,而且气氛也比独自饮酒更加欢愉。

美酒增加了人们聚会、沟通、交流的机会[^3^]。

5. 感恩与敬酒的礼仪:• 人们非常感谢女娲,不仅赐给人类身体,还用所赐的美酒使人们身体更加康健,心情愉悦。

为表达感激之情,人们就用她赐给人间的美酒来敬女娲,慢慢地演化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以酒敬天的习俗由此开始,流传至今[^4^]。

西,女娲制乐1. 女娲创造乐器:• 相传女娲创造了瑟、笙簧、埙等中国传统乐器[^0^]。

这些乐器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疗愈心灵的方式。

2. 女娲音乐的力量:• 女娲的音乐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治愈各种疾病,使人们心灵舒畅。

凡是听到女娲音乐的人,都能感受到无尽的快乐与安宁[^1^]。

3. 女娲音乐与和谐世界:• 女娲用她的音乐创造了和谐的世界。

她的音乐不仅给予了人类无穷的欢乐,也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疗愈心灵的方式[^2^]。

4. 女娲音乐的传承:•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女娲的音乐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艺术形式,被世世代代的人们传承下来[^3^]。

5. 女娲音乐与人类情感:• 女娲通过她的音乐,传递了爱与和平的信息,她成为了人类的守护神。

她的音乐不仅留存于古老的传说中,也影响着人们至今[^4^]。

五,女娲与伏羲的关系1. 兄妹相婚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伏羲和女娲最初被描述为兄妹。

据《独异志》记载,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天下未有人民。

他们商议结为夫妻,但又觉得羞耻,于是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命运。

他们各自点起篝火,发愿说如果两堆火的烟合为一股,就结为夫妻;若不同意,则让烟散开。

结果两股烟合在一起,于是女娲与伏羲结为夫妻,人类由此得到繁衍[^0^]。

2. 创世英雄的合作:• 伏羲和女娲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创世英雄。

他们开天地、参万物、协阴阳、定西时、通山川,为混沌无序和荒凉寂静的世界带来运行秩序[^1^]。

3. 婚姻制度的奠基者:• 伏羲和女娲不仅是人类的始祖,也是婚姻制度的奠基者。

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确定了对偶婚制,是婚姻制度的巨大变革;女娲则被尊为高媒之神和生育之神,她“祷祠神,祈而为媒因置婚姻”[^2^]。

4. 共同治理洪水:• 在一些传说中,伏羲与女娲共同协助治理洪水,展现了夫妻间的默契与协作。

这一转变不仅是个人关系的升华,更是社会结构变革的生动写照[^3^]。

5. 文化象征的结合:• 伏羲与女娲在汉代壁画中常被描绘为交尾的形象,象征着阴阳结合和创世。

他们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联系,也象征着宇宙秩序和生命起源[^4^]。

6. 情感与秩序的构建:• 唐末李冗的《独异志》讲述了伏羲与女娲通过占卜决定结为夫妻的故事,这一情节不仅融合了兄妹间的亲情与夫妻间的爱情,更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婚姻制度的独特理解和想象[^5^]。

六,女娲作三生石的传说1. 女娲补天后造人:•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

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最终积累成一块大石头,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0^]。

2. 三生石的形成:• 这块石头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

经过无数春秋,石头吸收了日月精华,头重脚轻,首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似乎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1^]。

3. 女娲的封印与赐福:• 女娲见状大惊,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

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首延续到来世[^2^]。

4. 三生石的安置:• 为了更好地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三生石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当此石首立后,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缘轮回者络绎不绝[^3^]。

5. 三生石的象征意义:• 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4^]。

6. 三生石的文化影响:• 三生石如今位于杭州三天竺寺,成为了情定终身的象征物。

它不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重要符号[^5^]。

七,女娲与婚姻制度1. 女娲制定婚姻制度:• 女娲在创造人类后,发现男女之间随意匹配,导致子女的父亲不明,于是她与伏羲商量,决定制定一种方法来改正这种情况。

女娲提出男女配对成为夫妻,有一定的住所,以保持稳定[^0^]。

2. 家室的概念:• 女娲提出“家室”的概念,即男子得到女子称为有室,女子得到男子称为有家,家室是夫妻永远的住所[^1^]。

3. 婚姻的三个条件:• 女娲提出婚姻应该有三个条件:正姓氏、通媒妁、男子先行聘礼。

正姓氏是为了避免同姓近亲结婚,通媒妁是让嫁娶更加郑重,聘礼则是男子对女子的尊重和承诺[^2^]。

4. 女娲作为婚姻女神:• 由于女娲创造了婚姻制度,古人尊奉女娲为“高谋”,即神媒,也就是中国的婚姻女神。

古人在郊外建立神殿——禖宫,专门祭祀女娲,并在春天举行盛会,让男女青年自由交流,选择爱人[^3^]。

5. 女娲造人与婚姻:• 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类,并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人类能够自我繁衍。

她将人类分为男女,并教导他们如何结合,从而有了婚姻,因此被视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之神[^4^]。

6. 女娲赐酒与婚姻礼仪:• 女娲看到人类劳苦,将甘露化成美酒赐给人类,人们用酒来敬女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礼仪,以酒敬天的习俗由此开始,这也与婚姻礼仪有关[^5^]。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