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一条又细又绵长的光线,只有用想象去度量。
一条南汀河,宛如大地的一脉青蓝色的血管,从西边的远处流过来,围着南汀城绕了一圈后,又流向东边的远方。
在河流绕过的地方,既无严冬又无酷暑,一年西季草木葱茏,花卉奇美。
刘星、斯贤、马吉、何冰、丽妲、李娅,就是生活在南汀城的六个年轻人。
他们的父母辈是延安时期的革命者,解放大西南时,从北方挺进南方。
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安家,在这里生儿育女。
于是就有了这六个年轻人,六个年轻人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生,同一时间长大,同一时间上学,又同一时间参加工作的革命后代。
南汀城是南汀地区行政区划的政治文化中心,像一颗古老而又崭新的珍珠,静静地躺在祖国大西南的怀抱中。
说它古老,是因为南汀城真的很古老,千百年来,以它丰茂的物产,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子民。
人们无从考证它建于哪朝哪代,它像一个经典的故事,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历久弥新。
它像芳香可口的滇红茶,浸泡在岁月的醍醐中,永远不会变质,也永远不会淡薄。
这个用岁月堆砌起来的记忆之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巷子,每一个路口,都有它的故事和痕迹久远的建筑:古色古香,景观独特。
让人们在眷恋之余,流连忘返。
说它崭新,是因为南汀城从来都不拖历史的后腿,它参与了历史的每一次变革。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南汀城换了人间,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跟随着国家建设的变化在不断更新。
学校、医院、政府机关都是新建的,引领着南汀地区的文化建设,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穿搭也同新中国一致,同祖国心脏的人们一致。
南汀地区有一副关于古树茶的对联:东有惜瑰甜蜜之恋西有冰岛一往情深茶叶是南汀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尤其闻名远近的有滇红、惜瑰、冰岛、纳酣、邦酩……这些盛产南汀的茶叶口味极佳,喝一口上好的茶水,便令人回味无穷,怡然自得。
在南汀地区的每一座山上都有古树茶在生长,这些茶树都有几百年或是上千年的树龄,自然每一棵茶树都是树中的佼佼者,每一片茶叶堪比茶中之凤凰。
天工造物,每一物皆有每一物的特殊用途。
说南汀地区的古茶树是树的佼佼者,并非它有多伟岸,而是说它生长的年限。
见过的人都知道,茶树一般都很铁很钢,即使是千年的古茶树,也不过一丈多高。
它的妙处主要是它钢铁般的枝条,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泉水般地冒出崭新的芽尖来,树的营养全都变成了这些娇柔可爱的小玩意,它们是茶树的肌体和乳汁的结晶。
说每一片茶叶堪比茶中之凤凰,是因为南汀地区的茶叶确实让品茶的人享尽“茶为万病之药”之福分。
正如唐代名臣、书法家、著名诗人-颜真卿在《月夜啜茶联句》中写到的一样:“流华净肌骨,疏瀹[yuè] 涤心原。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人为万物之灵,五官百体,赅而存焉。”
每一片茶叶从大自然来到世间,都是来为人民服务的。
《天工开物》中写到:“人为万物之灵,五官百体,赅而存焉。
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
贱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
自古以来,这南汀地区的茶叶都是属于老百姓的,即使是贵人们茶案上的等等香酩,也是来自寻常百姓之家。
只不过在烹茶时所用的器皿不同而己,老百姓用的是陶罐,而贵人们用的是瓷器。
除了茶叶,南汀地区还盛产水稻和玉米。
这里的人们将水稻叫作谷子,将玉米叫作苞麦。
“珍珠红”水稻,是南汀人的最爱。
这种稻子很珍贵,它的种子黄里透红,还是稻秧的时候就在绿茵中透出淡淡的红色,栽种到水田以后随苗子的不断分蘖和长大,整个种植“珍珠红”的水田渐渐地从淡红变成茜红,再从茜红变成紫红。
结出来的籽实是沉甸甸的金红。
此“珍珠红”从秧苗开始就是南汀地区极佳的风景,特别是那些用来种植“珍珠红”的稻田,简首就是南汀地区异于其他地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秋天,金红色的成熟的稻穗挂在挺拔的稻秆身上,阳光下面,格外诱人。
成熟的稻谷金红金红的,除去稻壳后的稻米就是让人无限怜爱的“珍珠红”米了,“珍珠红”米煮出来的饭芳香西溢。
由于“珍珠红”的生长过程很金贵,产量也不高,不适合大面积种植。
这里的人们一般都是将“珍珠红”当作上贡的贡品,“珍珠红”米烧出来的饭也多供老人和小孩子享用。
除了茶叶、水稻和玉米,南汀地区还有很多农产品和山珍,就像东北地区的人参、貂皮和鹿茸一样,南汀地区的山珍也是极其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