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刘氏眼睛瞪得老大“周寡妇你有这手艺你怎么不早说!”
雪云悄悄扯了扯陆青峦的衣角,小两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难以置信。
"行了行了!
"王铁匠说话声音中气十足,听起来吼天地震的。
"周寡...…周家妹子,"赵二婶舌头跟打了结一样"那个...你看这个竹筒,是不是得这么钻眼儿?
"说着抓起根竹筒。
周秀禾挽起袖子,抄起一根刚锯好的油竹筒。
她清了清嗓子,"这竹筒要选三年生的老竹,太嫩的容易裂,太老的又太脆。
"王铁匠蹲在最前排:"啷个分三年生?
""看竹节。
"周秀禾举起竹筒,指着上面的纹路。
"一节就是一年,这竹筒统共六节,上下各去掉一节半,留中间三节正合适。
"陆青峦挤到前边:"娘,这钻孔可有讲究?
""问得好。
孔要钻成北斗七星的样式,上三下西。
"她边说边示范,"上面的孔要钻得细些,下面的粗些,这样水才能均匀渗出来。
""那这麻绳..."刘氏捻着刚搓好的麻绳,欲言又止。
"麻绳要用九股细麻顺时针搓成。
"周秀禾接过麻绳,在桐油桶里浸了浸,"看见没?
要浸到麻绳沉底再浮起来,这样才吃得住水。
"陆青峦突然插话:"娘,为啥要顺时针搓?
""聪明!
"周秀禾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
陆青峦被夸的耳根子一红,娘可是从来不夸人的,平时都是骂他没用。
"逆时针搓的绳子,水往上走会散开。
你们看……"她拎起两根分别用不同方向搓的绳子滴水示范,果然一根水珠均匀,一根西处飞溅。
周秀禾招呼众人,"来,都动手试试。
记住,竹筒埋三寸深,间隔两扁担长,麻绳要打个渔夫结.….."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王铁匠带着男人们锯竹钻孔,刘氏领着妇人们浸绳打结,连雪兰挺着肚子都干得满头大汗。
周秀禾揉了揉酸胀的胳膊,看着院子里堆成小山的竹筒,满意地点点头。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村里就热闹起来了。
“快快快!
趁着露水没干,赶紧把竹筒埋下去!
"村长扯着嗓子在村口吆喝,手里的铜锣敲得震天响。
雪云挺着肚子,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野菜糊糊走过来。
碗里飘着几片菜叶,稀得能照见人影。
"娘,您先垫垫肚子......"她声音细细的。
周秀禾接过瓷碗,碰到雪云粗糙的手,那上面布满了茧子和细小的伤口。
她心里一揪,雪云也不过十七八岁,忽然想起原著里这个温顺的儿媳最终难产而死的结局。
"雪云啊,"周秀禾放下碗,声音不自觉地放柔。
"你身子重,今天就别跟着下田了。
"雪云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木勺"啪嗒"掉在地上。
膝盖习惯性的想要跪下,周秀禾差点没有托住。
按照往常,婆婆不让她跟着去田里,准是要找借口克扣饭食。
她下意识护住肚子,嘴唇微微发抖:"娘,我…我能干活的......"周秀禾叹了口气,起身走到墙角。
在雪云震惊的目光中,她熟练地撬开一块松动的砖头,从墙缝里摸出个褪色的红布包。
"这个你收着。
"周秀禾抖开红布,露出一支做工粗糙的银簪,簪头己经有些发黑了。
"今天有空的时候拿去镇上当了,买几斤白面回来。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
"晚上...咱们吃白面糊糊。
""白...白面?
"雪云的声音突然哽住了。
她颤抖着接过银簪,指尖小心翼翼地碰了碰簪头上那朵歪歪扭扭的梅花。
这是婆婆压箱底的嫁妆啊!
上次吃白面是什么时候?
久的好像是...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娘,这...这太贵重了......"雪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突然想起去年冬天,自己发着高烧不想去灶房做饭,婆婆就是用这根银簪狠狠戳她手背,骂她装病偷懒。
雪云看着儿媳的反应,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她故作轻松地摆摆手:"一根破簪子罢了,放着也是落灰。
"说完又想起什么似的,压低声音嘱咐,"别让有才知道,那小子死脑筋,知道了肯定要念叨。
"院外传来陆青峦的喊声:"娘!
大伙儿都等着呢!
""来了来了!
"周秀禾高声应着,转身时瞥见雪云正把那支银簪小心翼翼地藏在贴身的荷包里,脸上还挂着没擦干的泪痕。
"记得买点红糖。
"周秀禾走到门口又回头,"你...你现在需要补补。
"雪云呆立在原地,她望着婆婆匆匆离去的背影。
婆婆自从上次从山上下来以后,平时总是凶神恶煞的她,变得太不一样了,现在说话都轻声细语的,跟换了个人似的。
"娘,都准备好了。
"大伙儿都等着您指挥呢。
到了村长院子,村民们围成一圈,七嘴八舌地争论着。
"先埋我家的!
我家就在村口,最近!
"刘氏扯着嗓子喊道,手里的锄头在地上敲得咚咚响。
赵二婶立刻不乐意了,铁锹往地上一杵。
"放屁!
我家的田挨着堰塘,要试效果当然先从我家开始!
"张老汉蹲在地上旱烟抽的叭叭响:"要我说,该按辈分来!
我张老汉在村里活了六十多年......""都别吵了!!
"村长被吵得头疼,"周寡妇…周娘子,你说咋办?
"周秀禾看着吵得面红耳赤的村民,这种情况意料之中。
"这样,咱们按田地的远近,从最近的开始埋。
""啊?
"众人齐刷刷愣住。
"凭撒子啊?!
"张老汉首接跳了起来,"等远的埋完黄花菜都凉了!
"毕竟他家的地就隔得挺远的。
周秀禾不慌不忙地解释:"一来省得来回跑冤枉路,二来近处有什么问题也好及时调整。
"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