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府内的木长廊上,一个穿着绿色绣梅花小袄的姑娘匆匆跑了过来。
木长廊上传来阵阵‘咚咚咚’的脚步声,那姑娘跑进荣安堂就喜气洋洋福身行礼道:“老太太,二娘子跟三位姑娘都回来啦!”
坐在首位的许老太太瞬间清醒了几分,忙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欢喜的笑颜来道:“好好好,回来就好。”
堂下的许大娘子秀眉瞬间就微微皱了皱,片刻后又换上了一副笑脸来道:“前些时日北边下大雪封了路阻了二弟妹回安 京的日子老太太可是想念的紧呢,终于是将二弟妹和三个乖孙女盼回来了。”
许三娘子颔首道:“可不是嘛,这下二嫂跟三位乖囡囡的孙女回来了,老太太可别提有多高兴了,连我们家稚欢都得靠边站。”
许大娘子手中的手绢被她盈盈一扬,调笑道:“可不是嘛别说三弟妹你的稚欢了,就连我家听语跟听晚也得靠边站喽。”
许老太太眉微微颦了颦,她怎么能听不出来许大娘子跟许三娘子这是话里有话呢。
许老太太共有三子一女其中三个儿子都是妾室所出,只有小女儿是许老太太所出。
其实说来许老太太娘家任家也是被封了爵的,虽说只是个子爵府等级不高,但当年任家的祖辈在开国时期也是立下了功劳的,这仍是对有功之臣的一种封赏和荣誉,当年许老太太作为任子爵的独女备受宠爱,任子爵早年一眼就相中了,三甲同进士出身的许老太爷,以任子爵多年独辣的眼光来看,许老太爷是品性纯良之辈长得斯文清秀不说人也有几分才气在的,当即便乐呵呵的将女儿嫁给了他。
成婚许久虽说许老太太并未给许家育有嫡子,但许老太爷也并未因此薄待许老太太,夫妻两过得倒也和睦,一首琴瑟和鸣从未红过脸,许老太爷一任满,任子爵就托了关系将许老太爷推崇进了工部,许老太爷官位也做到工部侍郎,可是好景不长因病去了。
大房许大爷是赵小娘所出,在监正司挂了个闲散官职是个不起眼的小喽喽,许大娘子苏氏并未育有嫡子,只得两个女儿“许听语”跟“许听晚”,生的貌美多彩,别有一番意味。
二房许二爷跟许大爷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只比许大爷小三岁,但在许二爷五岁时便被许老太爷做主过继给许老太太那里养着了,许二爷如今官至户部西品审度侍,手上握有些实权很得上司器重,二娘子林氏也未有嫡子,只得三个女儿,大女儿“许思渝”貌美绝伦,二女儿“许清欢”清秀佳人,小女儿“许沅芮”俏丽甜美,个个都生的花容月貌,今日从外祖家回来了。
许三爷则是许老太爷的妾室于小娘所出,早年许三爷的生母于小娘生他的时候难产就早早的去了,所以许三爷出生就过继在许老太太名下养着,可以说许三爷是许老太太亲自带大的,不似亲生,胜似亲生,许三爷生得跟死去的许老太爷最像,许老太太就多怜爱了些,如今许三爷官至礼部西品郎中。
许三娘子陈秀云可以说是许家儿媳妇中出身最好的,许三娘子娘家陈家也是子爵府,她嫁入许家头一年便生下嫡长子“许闻景”,后几年又生下女儿“许稚欢”,可谓是人生圆满,她的儿子“许闻意”是许家唯一的嫡子算是极有出息的,是前年科考“进士”,人长得玉树临风相貌俊朗,很是给许三娘子长脸,因许三爷打点得缘故“许闻意”进了玉署司当了个五品学副使。
玉署司清贵又是当今平元帝亲信部署,不属于六部,许闻意若是好好发展以后官位自然不低,许家因为出了个进士连带着许家姑娘们的身份也水涨船高起来,许家虽说在安京这样贵人云集富贵尊荣的地方不算什么高门,但许家也称的得上官宦世家。
自从许老太爷去世以后,便是许老太太独自一人撑到现在,她自然是极其看重许家在外的脸面,好歹她三个儿子都有官位在身,许家这么些年名声根基多少还是有的,加上许三娘子的娘家是子爵,许老太太娘家也是子爵也还算得上可以。
正说话的功夫儿,帘子被丫鬟们掀开,便见一位约莫三十岁的妇人优雅的走了进来,她身穿一袭绿色绣百蝶锦缎面子的狐皮袄子,淡青色的百褶裙挽了一个元宝髻别了一只青玉翡翠发簪,长得十分清秀雅丽脸颊上有一对酒窝,笑起来很是甜美讨喜。
这便是许家二房的娘子林氏她笑起来就甜甜道:“哟都在呢!
我真是好大的面子,多谢了各位了。”
许大娘子立刻换上甜美的笑魇:“二弟妹那里的话,你去娘家三年的时间可真是想死我们了。”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她不提还好许老太太兴许还不会生气,可这会提起许二娘子在娘家待了三年的事情,许老太太脸色果然就不太好看了。
许二娘子面色不变她冷眼扫了下许大娘子,心中腹诽道三年未见,她这个大嫂还是一如既往的心胸狭隘。
许老太太手捻佛珠眸中露出几分怨色,略微提高了声量:“你这没心肝儿的还知道回来枉我念你们一场,你就是这样先斩后奏的!”
许二娘子见状一脸惶然急切道:“母亲恕罪说来都是我的错,您老罚我吧!”
要说到许二娘子三年前为何离开许家回了娘家。
三年前因许二娘子的亲娘病重,娘家来信说己经时日不多了,想让远嫁十几年的女儿回娘家陪她度过最后一段时光,母女分离十多年,许二娘子看到信的时候当即就红了眼眶,自己亲娘都要死了那里还有不回去的道理,许二娘子是个精明人,知道自己若是回娘家住上个一年半载的,以许老太太的性子多半是不允的,她嫁进许家十几年都未曾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心里不由得心酸了起来,虽说老家有舅子在,可是她母亲自小念着她,对她极好的她可不能这么不孝。
许二娘子心一横,索性来了个先来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