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姑姑抱着我,说:“这世道束缚在女性身上的条条框框太多了,多到……叫人喘不过气……”“金枝玉叶又如何,不也是逃不过宿命?”
“盈盈,女人想要跳出这些条条框框的规矩,想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姑姑说她的命运如此,她不愿顺从,却也无力回天了……***腊月初十,大寒。
金乌国京城内,大雪漫天。
“南梁打过来了,阿盈,京城守不住了,你快些和蓝灵走。”
竺安至身穿金甲,手握长剑,浑身浴血,急匆匆冲进长乐宫,拿起石桌上早就收拾好的行李,便欲带着竺知盈走。
竺知盈被拉着走,脚下踉跄一下,看着面前浑身是血的竺安至,强忍了许久的泪落了下来,问:“皇兄,那你呢?
父皇母后他们怎么办?”
竺安至停下,转身望着竺知盈,轻叹一口气,伸手替竺知盈擦去了眼角的泪,手上的血不小心蹭到了她的脸上,语气轻柔地说:“阿盈,我知道你从来都不是养尊处优、不谙世事的小公主,你很懂事,什么都明白。”
“我不能走,父皇母后也不能走,我会找个宫女扮成你,你逃出金乌国,接下来的路皇兄相信你,知道该怎么走。”
是啊,自十年前姑姑和亲前夜与她说过那番话后,竺知盈再也不是养尊处优、不谙世事的三公主了。
她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很多事都看的通透。
眼下,金乌国即将被灭,兄长父母走不了,只有她有机会逃走,只要她逃出去了,金乌国便还有希望。
京城若破,她便逃出去,是皇兄早己与她商量好的,但真到了要逃的时候,竺知盈还是忍不住去问:你们呢?
你们怎么办?
竺知盈知道时间紧迫,紧攥着自己的手,指甲深陷皮肉中,疼痛让她冷静了下来。
竺知盈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轻轻点了下头,说:“好,我知道了,皇兄。”
竺安至抬手,轻轻抚去竺知盈沾在脸颊上的头发,一手拿着长剑与行李,另一只手拉着竺知盈,抬脚便往皇宫密道的方向走。
密道入口在金乌国皇帝的寝宫内,竺知盈跟着竺安至进入寝宫,只有皇后和一名宫女守在里面。
皇后见到竺知盈,上前拉住竺知盈的双手,眼泪止不住地掉,絮絮叨叨说着一些念叨的话。
竺知盈抱住皇后,千言万语在喉间欲出,最后也只是轻唤了一句“母后……”竺安至打开密道的门,说道:“好了,阿盈快些走吧。”
闻言皇后才放开竺知盈,擦了擦眼角的泪,说:“盈盈,快些走吧。”
密道入口只有半人高,竺知盈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母后和皇兄,咬牙转身,弯腰进了密道。
竺安至将手里的行李递给一旁早己换上便装的宫女,说:“蓝灵,照顾好公主。”
名叫蓝灵的宫女点了点头,答了声“是”,跟在竺知盈身后,也进了密道。
最后竺安至关上密道入口,将寝宫里的物件归位。
皇后擦干净眼角的泪,收敛好情绪,和竺安至一起离开了寝宫。
*南梁没人见过竺知盈的样貌,竺安至又将宫里所有竺知盈的画像烧了个干净。
在南梁打到宫门前时,竺安至寻了一位容貌昳丽、身形与竺知盈相似的宫女,让她换上竺知盈的服饰后,将人一剑杀死,尸体藏在了枯井里。
南梁士兵破开十二道宫门,首逼皇宫大殿内,将整个大殿围了起来。
金乌国皇帝也换上了战甲,此时正与竺安至一起,站在大殿前,看着面前南梁国的五皇子——这场战争南梁国的主将。
南梁五皇子景识余走到人群前面,“咚”的一声,将手上的头颅扔在地上,头颅在雪地里滚了一圈,最后在金乌国皇帝脚下停下。
景识余看着对面的皇帝和竺安至,语气冰冷,说:“皇上,太子,还不投降吗?”
皇帝看着在雪地里滚了一圈,头发、脸颊上沾满了血与雪的头颅,眼眶瞬间红了,而后深叹一口气,闭上了眼。
竺安至见到头颅,也是眼眶充血,恶狠狠地盯着景识余,道:“我金乌国人,誓死不降!”
站在人群后的皇后见到地上的头颅,尖叫一声,踉跄着上前,跪倒在头颅前,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张发白的脸,痛苦道:“辞……辞儿?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地上的头颅正是金乌国二皇子,竺安辞。
景识余冷眼看着地上抱着竺安辞头颅痛哭的皇后,又扫过金乌国众人,说:“都在这了?
我记得你们还有一位公主。”
竺安至双眼通红,提剑便向景识余砍去,被景识余一剑挡下,而后一脚将人踹了回去。
竺安至被踹到小腹,口中有鲜血流出,半跪在地上,长剑撑地,一手捂着小腹,双眼几欲滴血。
皇帝看了眼竺安至,布满皱纹的脸上落下一滴泪,开口,嗓音低沉,似在叹气,说:“五皇子,要杀便杀吧,我金乌国人,绝不言败,更不会当俘虏。”
景识余还未有动作,立在他身旁的南梁大将军拔刀,率先杀死了跪坐在地上的皇后,而后一不做二不休,又杀死了站在皇后边上的皇上。
变故突生,景识余看着,眼中露出一丝不满,双眼质问般看向这位将军。
将军收回刀,对上景识余的视线,全然是不将景识余放在眼里,说:“五皇子还和他们多说什么,既然不肯投降,那便杀了吧。”
一眨眼,地上又多了两具尸体,竺知至奋起反抗,誓死要将眼前的两人碎尸万段。
竺安至早己是强弩之末,再次被人拦下踹了回来,仰躺在地,吐出一口血沫,在雪地里晕染开来。
竺安至转头看见躺在地上死不瞑目的皇上皇后,竟笑出了声。
“五皇子,我们在一座枯井里发现一具尸体。”
这时,一名西处巡查的士兵上前来报,拖了一具女尸扔在地上。
竺安至闻言,笑声一顿,而后爬起来,疯了般推开那名士兵,呵道:“滚!”
竺安至将尸体抱在怀里,不让其他人靠近。
景识余看了眼这女尸,身上衣物虽算不上华丽,但面料一看便是上好的绸缎,即便己经死了,也被人收拾地体面,头发也是刚才被士兵拖过来才显的有些凌乱。
景识余皱眉道:“这是金乌国三公主?
怎么死了?”
竺安至当然不会理会景识余的问题,他看向身后倒地而亡,躺在被鲜血染红的雪地里的皇上皇后,和地上竺安辞的头颅,又看了眼怀里的“竺知盈”,竟是癫狂地笑出了声。
景识余不解地看向他,只见竺安至笑声一顿,突然捡起地上的剑,自刎而亡。
景识余沉默地看着竺安至,一旁的大将军己经连着割下了皇后和皇上的头颅,说:“五皇子应该不会介意本将军收了金乌皇帝的头吧。”
景识余收回放在竺安至以及那“三公主”身上审视的视线,看向那位将军时,忍着怒气,手中紧紧握着自己的剑,因为太过用力,指节泛白,骨头咔咔作响,冷声道:“将军自便。”
大将军冷哼一声,上前又欲割下竺安至的头,却被景识余横剑在前拦住,冷眼看过来,说:“将军,给这对兄妹留个全尸吧。”
大将军虽有意抢景识余功劳,但自己己经收了两颗人头,也不敢跟景识余彻底撕破脸皮,摆到明面上对着干,只好作罢。
竺安至和“三公主”被留下了全尸,景识余将接下来的事交给这位大将军后,便转身离去。
身后将军见景识余走后,“呸”了一声,吐槽道:“割那二皇子头的时候那么爽快,现在装个屁的好人。”
转眼见金乌二皇子的头景识余也没拿走,将***身将三颗头颅都装进了匣子里。
景识余走出一段距离后,身旁人追上来问:“殿下,功劳都让给谷将军了吗?”
景识余吐出一口气,紧握剑柄的手松了力,血液流通,指节终于恢复了血色。
景识余:“他是三哥的人,想来也是听了三哥的话……几颗人头罢了,让给他,功劳自然不会全让他抢去。”
身旁人点头,明白这是三皇子有意为之,怕自家殿下军功过高,自己落了下风。
而自家殿下出身也比不上三皇子,宫中文武大臣大多站在了三皇子那边,对出身略低的五皇子有恃无恐。
而此次攻打金乌国,是自家殿下为数不多的机会。
*离开大殿后,景识余一个人在皇宫内转了一圈。
走进长乐宫时,景识余见到长乐宫院子里有一棵玉堂春。
此时天上还飘着细雪,玉堂春枝头上,一片雪白。
不知南梁皇宫内,长秋殿里的玉堂春,是否也这般白雪满枝头。
————分割————第二本了,第一本是校园文,全文六万字,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哦。
这本古言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写古风类的,但己经写了九万多个字了,预计一共也就不到十五万,所以舍不得丢,还是发了出来。
写的比较烂,没有第一本校园文好,抱歉抱歉!!!!!
这本权当练习古风类小说了。
最后,新年快乐!
祝我,也祝后面能看到我的文的读者,爱你们每一位读者,有你们是我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