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了除了争口气还能做什么?
只会让邻里邻居的关系更加紧张,听我的,不要闹了,不然其他人会看我们笑话的。”
张芸听了黄振东的话以后,心里的火就更加大了,她特别讨厌黄振东这种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虽然外表上看着他老实憨厚,其实这种人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摸不透他的心。
张芸的脸色突然变了,白皙的脸上突然涌出一股红色,眼睛也突然变大,她气愤地对黄振东说:“好,既然你这样说的话,那我也不管了,以后我爱往哪儿倒水就往哪儿倒水,要是一个不小心倒在邻居的门口,那可别怪我提前说了。”
说完瞪了一眼旁边周天家的门,轻哼了一声就走了,回到屋里,使劲关了一下门。
“崩”地一声,差点吓坏了在院中站着的黄振东和孙婶几人。
看到这种情形,孙婶悄悄的对黄振东说:“振东呀,你这媳妇脾气还不小呐,以我孙婶过来人的经验看,你赶紧去屋里哄哄她吧,可别因为这点小事你们夫妻俩有争执,不值得。
过日子还得要齐心协力一块过,这样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
黄振东听了孙婶的话以后,不自在地摸了摸头,他打小就有个习惯,每当觉得不好意思或者难为情的时候,下意识地去摸摸头。
他憨笑着对孙婶说:“知道了,孙婶,我觉得都是一个村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把关系搞僵了也不太好看,谢谢你的提醒。”
然后就对周围的人说:“看啥看,都散了吧,有啥好看的赶紧回家吃饭去吧。”
说完就朝孙婶笑了笑,也进屋了。
张芸回到屋里之后,坐在床边生闷气。
她想着这么多年受的委屈,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最后越想越委屈,嚎啕大哭起来。
黄振东进了屋,看到张芸哭了,一下子慌了神。
他想去安慰,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犹豫了半天,挠了挠头,才结结巴巴地说:“芸儿,我错了,你别哭了。”
张芸没理他,只是把头扭向一边。
黄振东叹了口气,接着说:“我知道这些年你受了不少委屈,我不该总是让你忍。”
听到这话,张芸微微转过头来眼睛首首地盯着他。
黄振东鼓起勇气道:“我这就去找娘说说,不能再让你受气了。”
张芸心中一动,她没想到黄振东会说出这样的话。
黄振东转身出了屋子,找到正在厨房忙活的母亲,将张芸的委屈一一诉说。
王兰一开始还很不以为然,但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后,慢慢低下了头。
黄振东回到房间告诉张芸,母亲答应以后不会再故意为难她了。
张芸心中的怨气消散了一些,她看着黄振东,轻声说道:“希望真如你所说。”
黄振东也知道自己媳妇和母亲关系并不太好。
张芸性格开朗,脾气要强,做事风风火火,也可能是她从小就在家里干活的原因,里里外外都操持的井井有条。
母亲王兰也是这样,男主外女主内,从黄振东的记忆中,母亲王兰就是一个做事干练,说一不二比较强势的一个女人。
父亲黄伟也是外面有活就去接,隔三差五的跑出去干活,是一个沉默寡言,默默干活的人。
自小家里的一切都是母亲王兰在操持,她习惯掌控整个家庭。
黄振东娶了张芸以后,婆媳俩天天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而且都是要强掐尖的人,少不了磕磕碰碰。
说不上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倒也是大冲突没有,小矛盾不断,谁也看不惯谁。
特别是张芸自从怀了孕以后,前三个月不舒服,恶心,吃什么东西都没有胃口,婆婆王兰还是当做没看见一样,该干活干活,吩咐张芸做的家务一件也没少。
这让张芸心里特别不舒服,心想我都怀孕不舒服了还让***这干那,万一我有个好歹怎么办?
然后把活一撂,回娘家住着去了,等到快生的时候才回来。
王兰看到张芸这种做派,心里更瞧不上她,哪家媳妇怀孕这么矫情,不吃这吃那,不干这干那的,有的吃就不错了,这婆媳矛盾自此就慢慢加深了。
孩子出生以后关于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婆媳俩也是意见不统一,不是张芸觉得婆婆王兰太溺爱孩子,不让孩子拿东西,该走路的年龄却还一首抱着。
就是王兰认为张芸太散养孩子,任凭孩子在院里乱跑乱爬,万一受伤怎么办。
夹在中间的黄振东真的是苦不堪言,听娘的话吧,媳妇不让抱孩子不让进屋,还甩脸子给他看。
听媳妇的话吧,媳妇是高兴了,而母亲王兰一看这样,就哭着嚎着说娶了媳妇忘了娘,白养这么大的儿子,搞得周围邻居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指指点点的议论他。
所以为了和村里人更好的相处,只好委屈了自己的媳妇张芸,黄振东大部分都听母亲的话,这也让张芸对他越来越不满,夫妻关系也很紧张。
今天黄振东的行为无疑让夫妻关系得到了缓和,张芸听到黄振东说的话以后,心里也是对他有了小小的改观,看他以后的表现再说吧。
王兰在厨房做好饭以后,对着屋里的俩人喊到:“赶紧端碗吃饭了,难道还要让我给你们端不成?”
听到婆婆的话以后,夫妻俩相视一笑,然后立即起身,黄振东对着厨房方向说:“知道了,娘,我们马上就去拿碗。”
张芸牵着五岁儿子小城城的手,朝着外面堂屋方向走去。
一家人开始了吃饭,吃的是面条,菜是腌的黄瓜,正值夏季,院里种了好多黄瓜,西红柿等蔬菜。
王兰就把这新鲜的黄瓜腌制了起来,吃着特别爽口不油腻,带有微微的酸甜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