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行政楼转角飘来普洱的陈香时,林砚舟正对着手机审批最后一份年终总结。

液晶屏的蓝光在他镜片上折射出冷调,却化不开眉间那团挥之不去的倦意——连续三天的全省教育系统年度会议,让他连钢琴边那个未拆封的舒伯特《冬之旅》唱片都无暇开启。

"林厅长?

"清泠的女声惊醒了恍惚。

他抬头时,玻璃门开合的微风卷来一缕枯萎的桂花香。

穿月白苎麻旗袍的女人站在逆光里,鬓角别着珍珠发簪,左手提着一只湘妃竹编的茶则,右手腕银镯与青瓷茶盏相撞,发出清越的"当啷"声。

"省图书馆的苏棠?

"他想起上午会议资料里提到的非遗专家,"正巧要找你商量《永乐大典》的数字化方案..."话未说完,女人已捧着茶盏走近。

林砚舟本能后退半步,瞥见她青瓷盏底沉着几瓣墨兰,氤氲水汽中仿佛江南春雨初霁。

他这才注意到她旗袍下摆绣着暗纹,细看竟是宋版书中的蝴蝶装样式。

"这是明嘉靖年的龙泉窑梅子青釉。

"苏棠将茶盏轻放在会议桌中央,腕间银链坠着的和田玉平安扣与茶汤里的涟漪共振,"林厅长要品鉴武夷山母树茶吗?

我特意带了..."她忽然噤声。

林砚舟这才看清她胸前别着的铜制胸针——竟是缩小版的《永乐大典》书签造型,火漆印上"嘉靖四十三年"字样在灯光下泛着暖光。

"你们修复室在几楼?

"林砚舟鬼使神差地掏出手机,"我下午要批阅的文件里提到古籍普查数据...""五楼西侧。

"苏棠将茶匙浸入茶汤,腕骨凸起的右手悬在半空,"不过现在可能..."她突然从挎包取出油纸包,"刚抢救出来的明刻本《花间集》,这页被水渍浸坏了。

"林砚舟的指尖在檀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拍。

作为法学出身的教育管理者,他比谁都清楚这份古籍的文物价值。

当他接过泛黄的纸张时,指尖触到苏棠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刻刀留下的印记。

"用明矾溶液定型,再以桑皮纸修补..."苏棠的声音忽远忽近,"就像给古琴断纹做旧,既要还原历史原貌,又要保留修复痕迹。

"她忽然抬头,眼底映着窗外飘雪的碎光,"林厅长觉得数字化保护,和古籍修复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