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八千里纵横来去,谁敢相抗?

末日军戈 一念烽火 2025-01-13 22:50:48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张戈正准备再问问李烨,另外一批人撤退情况。

王梅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张师长专属病号餐。

李烨神情古怪,非常敷衍的说了句“那边撤退顺利”,就首接玩消失了。

显然,李烨是被王梅念经念烦了,见到王梅就躲。

从旅部所在的江百洲过来,不就是想少点约束吗?

结果还是被王梅盯上了,李烨头都是疼的。

张戈眼珠子一转,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八成是王梅不放心让李烨一个人过来,怕李烨又出什么阴损的招数。

以前的账,张戈帮李烨扛了不少。

李烨干的很多事情,都被记在张戈和邱文杰头上了。

但是,放任一部分人乱跑,吸引丧尸兵团的注意力,帮大部队拖延时间,那可是李烨在师部会议上提出来的!

王梅毫不怀疑,一旦情况再次危急的时候,李烨会重复上次张戈的做法,再丢出一部分人出去,帮忙挡刀,拖延时间。

作为师政委的王梅,是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的。

这也是葛亮的态度!

子弟兵,如果抛弃了老百姓,那就不是子弟兵了!

葛亮没有清算张戈,只是时局艰难,现在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并不是默认,更不允许再次出现。

所以,自从事情发生了,李烨被王梅的思想教育烦透了。

李烨其实很委屈:“我只是提了个建议,事情是张师长干的,关我什么事情,天天找我谈什么话?”

然而张师长落水昏迷,鄂一师大部队需要有分量的人镇场,王梅只能盯着李烨,就跟着来到了这里。

眼见张戈没事了,她就开始上思想课了。

但是,张戈可不是李烨!

末日之前张师长是干销售的,全凭那张嘴才没啃老,张口能把客户哄得笑嘻嘻,对付王梅,完全不在话下。

“那群人是不是自己要走的,不走还不开心,跟本师长有什么关系?”

“部队不能强迫老百姓,别人要走,有什么理由不让他们走呢?”

“……”一大堆逻辑问题,把王梅问得怀疑人生了。

这也是张戈比李烨更适合做师长的原因,当光明正大不足以服人的时候,诡辩也能糊弄人。

至少,绕晕王梅没问题。

最终,王梅服了。

她懒得跟张戈纠结:“这件事情,葛首长会找你谈话!”

搞辩论,她从来不是张戈的对手,只能让葛首长来镇压张师长。

张戈这才跟王梅打听起来,另外一路人的突围情况。

王梅把饭菜递给张戈,语气有些伤感:“我们运气比较好,没有遇到丧尸主力,就是途中被空投丧尸偷袭了很多次,死了一两千人,负伤的也有上千人!

很多人不用死的,截肢之后,急着赶路,一路没得到照顾……”张戈没听下去了,末日就这环境,九成的人能活下来,作为师长,就偷着乐了。

尤其得知吴雨竹和一干师参谋部的参谋没事儿,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

张戈没有王梅的伤感,两万多人突围,最后只牺牲了不到两千人,基本都把完完整整的零件,带到了江百洲,还能奢求什么呢?

相对鄂一师主力一路血战,另外一路人的情况,简首是巨大胜利!

那些人可都是粮食基地受过训练的民兵,是鄂一师的未来,只要带出去打上两场,就能弥补主力的损失!

而且,旅部也算够意思,没再坑张师长了。

李烨等人到了江百洲,不仅得到了热情迎接,而且那两万民兵还能接受旅部准备的全面的军事训练。

他们还有机会与另外两个旅的新兵,一起出去与邻省的丧尸,进行小规模交战,增加实战经验。

这一战只要突围成功,跳出零号丧尸王的控制区域。

那么,将阵亡战士的枪械发下去,重新填补各团兵力,鄂一师随时可以满血复活!

到时候,张师长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师长!

正吃着饭,张戈自动屏蔽了王梅的唠叨,又有人进来探望了。

看着一张不比吴雨竹差的脸,张戈顿时不自在了,不由得暗自嘀咕起来:“难怪老妈能介绍到这个级别的美女,原来是做梦!”

可惜,梦醒得不是时候,别说进入春梦环节,连消息都没发一个。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扫灭梦境带来的杂念,张戈有些微笑的看向苏怡:“苏主任,有什么事情吗?”

苏怡暂时管理着后勤的女兵,尤其是医疗兵。

这时候她最应该呆的地方,应该是前线的医院,帮截肢的战士们清洗伤口,讲道理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张戈与苏怡不熟,她能来这里,绝不是什么探望张师长,八成有重要的事情。

不过,张戈不太了解现在的情况。

苏怡说明了来意:“这场阻击战,挫败了丧尸1兵团,战士们士气大涨,女一团也正式成立。

所以,文艺部就准备给鄂一师编一首军歌,教一教战士们,希望让新加入的女兵,尽快融入鄂一师,也希望把这股士气延续下去。”

话说的很有道理,听得张戈连连点头。

就像上次独立团乘船前往牌镇,那首“雄赳赳,气昂昂,渡过万里长江。

打丧尸,保阵地,就是保家乡”,唱起来就很应景,也让从未打过血战的战士们听得很热血。

虽然,最终进入阵地之后,该拉的还是拉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遇到11号阵地那种血战,唱一唱歌儿,还是很能让人保持奋战热情的。

比如,这场伏击战,就打得非常好,战损不大,打的还是敌方最强大的丧尸1兵团。

这就很涨士气了!

然而,当张戈接过歌词,就感觉味道不对。

这就是把“精忠报国”给改了。

而且,改了之后,还是一股悲壮的味道,完全不对,照这个唱下去,士气反而充满了一股悲意。

这就不太好了。

张戈看得连忙摇头:“你们被这段时间的经历影响了,歌词带着一股悲壮,不能把这样的歌曲拿去给战士们唱!”

苏怡脸上掩饰不了的伤感,不得不承认:“这些日子确实……”还没等她说完,张戈己经拿着床头的病例本和笔,开始写了起来。

简简单单的写了写,鬼画符一样的字交给苏怡,张戈得瑟的表示:“这歌原版的就不正常,愣是把豪迈唱成了悲壮。

本师长当年就不喜欢,自己编了一首,凑合着用吧。”

苏怡拿着张戈他妈都不认识的一串字,非常努力的认全之后,倒是哼唱起来了:“千炮响,挥军北上。

血旗卷,人长歌,声威浩荡。

悲欢离合莫惆怅。

八千里纵横来去,谁敢相抗?

战欲狂,兵锋所向。

马革裹尸何惧埋骨它乡?

何需百死报家国?

笑叹惜,更无需,感慨沧桑。

丧尸惊惧吾北上!

杀狂野,心豪迈,日月惊惶。

吾愿守土,保境安康!

堂堂中华要让西方 …… 来 贺!”

老实说,苏怡想把小侄子的字,给张师长看看,让他知道小学生都比他写的好。

不过,她嫌弃字丑,却改不了歌词。

不是因为张师长写得有多好,而是她这段时间经历了太多了血和泪。

她现在的心境非常乱,脑子里全是战士们的痛苦,以及那些倒下就再也没起来的人,写啥都是一股悲壮。

这是大环境的影响,不是一场算不上完胜的伏击战能改变的,短期内没法彻底扭转现状。

苏怡都改不了,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张师长有幸给鄂一师军歌填词。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