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通灵宝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块大地的东南方向有一片区域,这个地方叫姑苏,有座城门叫阊门,那可是人间一等一富贵、繁华且充满风情的地方。

阊门外有一条十里长街,街里有一条仁清巷,巷子里有一座古庙。

因为地方狭窄,大家都叫它葫芦庙。

庙旁住着一户乡绅人家,主人姓甄,名费,字士隐。

他的正妻封氏,性格贤淑,深明礼仪。

家里虽不是超级富豪,但在当地也算得上是有声望的家族。

甄士隐性格淡泊,不看重功名利禄,每天就以赏花、修竹、饮酒、吟诗为乐,颇有神仙般的气质。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小名叫英莲,才三岁。

有一天,夏日炎炎,白昼漫长。

甄士隐在书房里闲坐,手累了便放下书,趴在桌上小睡。

不知不觉间,他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梦到了一个地方,也分不清是哪里。

突然,他看见那边走来一位道士和一位和尚,一边走一边交谈。

只听道士问道:“你带着这个蠢东西,打算去哪儿呢?”

和尚笑着回答:“你放心,眼下正好有一段风流故事该结束了。

这一群风流冤家还没转世投胎,趁这个机会就把这蠢东西夹杂在里面,让它去经历一番。”

道士说:“原来最近又有风流冤孽要到人间来经历磨难了。

但不知道会投胎到什么地方呢?”

和尚笑着说:“这件事说来有趣,真是从古到今都没听说过的稀罕事儿。

只因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旁边,有一株绛珠草。

当时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每天用营养液浇灌它,这绛珠草才得以长久存活。

后来它又受到天地精华的滋养,得到雨露的润泽,于是脱去了草的形态,变成了人形,修炼成了一个女子。

她整天在离恨天外游荡,饿了就吃蜜青果,渴了就喝灌愁海水。

只因为还没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所以她心里一首郁结着一段缠绵的情意。

恰好最近神瑛侍者突然动了凡心,趁着这太平盛世,想要下凡去经历一段虚幻的缘分,己经在警幻仙子那里登记了。

警幻仙子也曾问过那还未报答的灌溉之情该怎么办,正好趁这个机会了结。

那绛珠仙子说:‘他给我的是营养液的恩惠,我没有水可以还给他。

他既然下凡做人,我也下凡做人,就把我这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他,也算是偿还他的恩情了。

’因为这件事,就引出了好多风流冤家,陪他们一起去了结这段公案。”

道士说:“确实很少听到这样的事,真没听说过有还眼泪这种说法。

想来这段故事比以往的风月故事更加细腻琐碎了。”

和尚说:“以往那些被称作风流人物的,所记载的不过是大概事迹和几篇诗词,家庭闺阁里的日常琐事,却从未被详细记录。

再看那些风月故事,全是偷香窃玉、私会私奔之类的情节,儿女真情都被抛到脑后了。

我想着这一群人下凡之后,无论是情痴、色鬼,还是贤能与不成器的人,肯定和前人记载的大不相同。”

两人交谈着,话题一转,和尚又感慨起来:“如今这世道,社会上的普通人,很少有人爱看讲治国道理的书籍,反倒对有趣、轻松的文章趋之若鹜。

历来的野史,有的肆意诋毁君主和大臣,有的恶意贬低他***女,奸淫凶恶的事情描写得数不胜数;还有那些专门写风月之事的文字,内容低俗不堪,毒害了多少人,尤其是带坏了年轻人,这样的现象太多了。

“至于那些佳人才子的书籍,更是千篇一律,模式僵化,还总免不了涉及不良内容 ,满纸都是潘安、子建、西子、文君这样的人物。

虽说这些女子的事迹,也能让人消愁解闷,其中一些不工整的诗句和常见词句,也能让人捧腹大笑、下酒助兴。

但比起这些,我更愿意按照事情的真实情况来写,不敢虚构夸张,就怕为了迷惑世人,失去了故事的本真。

“现在的人啊,穷人整天为衣食发愁,富人又总是欲求不满。

即便偶尔有闲暇,也被贪恋女色、贪图钱财、自寻烦恼的事情占据,哪还有时间去看那些治国之书。

所以我这段故事,不求世人称赞它奇妙,也不奢望人人都爱读。

只盼他们在酒醉饭饱后闲躺的时候,或是想要躲避世事、消除忧愁的时候,能拿起这本书把玩一番。

这样既能节省精力,又比追求虚无妄想强得多,还能省掉口舌是非,免去腿脚奔波的辛苦。

更重要的是,能让世人换个新眼光,不再局限于那些胡乱编造、情节突兀,满是才子、淑女、卓文君、红娘、小玉等老套情节的旧稿子。

你觉得怎么样?”

道士说:“这个故事虽有指责奸邪、批评佞臣、贬斥丑恶、诛除邪恶的话语,但并非为了指责时代、批评社会;而在描写君主仁爱、臣子忠诚、父亲慈爱、儿子孝顺等伦理道德的地方,满是称赞功德、歌颂美德的深切情感。”

道士轻抚长须,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又接着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趁此机会下凡去度化几个人,这可是一件大功德。”

和尚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然的神色:“正合我意。

你且先和我到警幻仙***中,把那蠢东西交割清楚。

等这一群风流孽鬼都下凡完毕,我们便启程。”

道士说:“既然这样,那就随你去吧。”

话说甄士隐把他们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但不知道他们说的那个蠢东西到底是什么。

于是就忍不住上前施礼,笑着问道:“二位仙师,你们好。”

那道士和和尚也回礼问候。

甄士隐接着说:“刚才听到仙师们谈论的因果之事,实在是人间很少听到的。

但我愚笨糊涂,不能完全明白。

如果仙师们能大发慈悲,详细地给我讲讲,我一定洗耳恭听,要是能稍微有所领悟,也可以免去沉沦的痛苦。”

两位仙人笑着说:“这是天机,不能提前泄露。

到时候只要你不忘记我们两个人,就可以跳出苦海了。”

甄士隐听了,不好再问,就笑着说:“天机不能泄露,但刚才说的那个蠢东西不知道是什么,能不能让我看一眼呢?”

那道士说:“要说这个东西,倒和你有一面之缘。”

说着,就把东西拿出来递给甄士隐。

甄士隐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上面字迹清晰,刻着“通灵宝玉”西个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正想要仔细看的时候,那道士就说己经到了幻境,强行从他手中把美玉夺走,和和尚一起走过一座大石牌坊。

牌坊上写着西个大字:“太虚幻境”,两边还有一副对联:“把假的当作真的时候,真的也变成假的了;把没有的当作有的时候,有的也变成没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