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蜕变之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合作社的成立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青山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初见成效。

道路逐渐拓宽硬化,自来水管道铺设完成,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然而,秦明辉深知,要想彻底改变村庄的贫困面貌,仅靠基础设施是远远不够的。

他决定从产业发展入手,帮助村民找到一条可持续增收的道路。

一天早上,秦明辉召集了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部分村民,在村委会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青山村地处山区,生态环境优美,非常适合发展绿色农业。”

秦明辉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我们可以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种植有机茶叶、养殖生态土鸡,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品牌。”

话音刚落,陈小夏就站了起来:“秦县长说得对!

我之前在城里学到了一些农业技术,可以教给大家。

我们不如成立一个农产品合作社,大家一起干!”

村民们面面相觑,有人表示支持,但也有人担心风险太大。

“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一位老人问道。

“这个不用担心。”

陈小夏自信满满地说,“我己经联系了一些电商平台和城市超市,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

只要我们能保证质量,销路不成问题。”

在陈小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行动。

最终,村里决定成立“青山村农产品合作社”,由陈小夏担任理事长。

:电商平台的成功合作社成立后,陈小夏立刻带领村民们忙碌起来。

他们开荒种茶、饲养土鸡、加工农产品,并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

与此同时,李慧兰也积极帮忙,利用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争取到了一些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

一个月后,第一批有机茶叶和土鸡蛋正式上线电商平台。

令所有人惊喜的是,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短短一周时间,订单量就突破了千单。

“太好了!”

陈小夏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激动得几乎跳了起来,“我们的产品终于有了市场!”

村民们也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赵大爷的儿子小明负责合作社的记账工作,看到账面上的数字一天天增长,他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种地没前途,现在看来只要肯干,农村也能赚大钱!”

:乡村旅游的启动就在合作社蒸蒸日上的时候,林建国的乡村旅游项目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他投资建设了一座集民宿、农家乐和采摘园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并聘请了专业的团队进行运营。

“青山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是最大的优势。”

林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来这里游玩,还要让他们带走我们的农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乡村旅游基地正式开业那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村民们纷纷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在广场上表演起了传统的舞狮和腰鼓表演。

赵大爷的女儿还特意从城里赶回来帮忙接待客人。

“想不到我们村还能这么热闹!”

赵大爷站在自家新房门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总觉得农村就是苦哈哈的,现在看来也是有盼头的!”

卫生室的建成随着村庄经济的发展,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秦明辉始终没有忘记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环——医疗保障。

在多方争取下,青山村终于建起了一所标准化的卫生室。

崭新的诊疗室、配备齐全的医疗器械、专业的乡村医生……这一切都让村民们感到无比欣慰。

“以前有个头疼脑热的都要跑到镇上去看医生。”

一位老大娘拉着医生的手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真是太方便了!”

赵大爷一家的新生活**赵大爷是青山村最早一批享受到政策红利的人之一。

合作社分红让他家的收入翻了几番,再加上儿子在外打工赚的钱,他们终于盖起了新房。

“这房子真好啊!”

赵大爷的妻子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居,眼里满是感激,“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这辈子都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

更让赵大爷高兴的是,孙子小明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自从村里建起了图书角,小明每天都泡在那里看书学习。

如今他己经成为班上的优等生,并且立志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

“我赵大爷家也要出一个大学生了!”

赵大爷逢人就夸,“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