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刚站在车床前,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的手紧紧握着操作手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旋转的工件。
老李站在一旁,时不时指点两句。
"慢点,再慢点......对,就这样......"老李的声音淹没在机器的噪音中。
突然,"咔嚓"一声,工件歪了。
周志刚慌忙关掉机器,脸色煞白。
"没事,新手都这样。
"老李拍拍他的肩膀,"去把废料收拾了,重新来。
"周志刚蹲下身,捡起地上的金属碎屑。
手指被锋利的边缘划出一道口子,他咬着牙没吭声。
身后传来工友的窃窃私语:"这都第几个了?
""第三个了吧?
浪费材料......""农村来的就是笨手笨脚......"周志刚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想起春妮的信,信上说村里的稻子长势很好,等他回去就能吃上新米了。
可现在,他连个简单的零件都加工不好。
"小周!
"王主任的大嗓门在车间门口响起,"过来一下!
"周志刚忐忑地走过去。
王主任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眉头紧锁:"厂里要搞技术革新,每个车间都要派人参加培训。
我看你年轻,又是高中毕业,就你去吧。
""我?
"周志刚愣住了。
"怎么,不愿意?
""愿意!
愿意!
"周志刚连连点头,心里却打起了鼓。
他连基础操作都做不好,能学好新技术吗?
培训在厂部会议室举行。
周志刚推开门,发现里面己经坐了不少人。
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掏出笔记本。
讲课的是个年轻人,戴着金丝眼镜,说话带着南方口音:"同志们,这次引进的是数控技术,以后我们的生产要逐步实现自动化......"周志刚听得云里雾里。
投影仪上的图纸像天书一样,各种符号和数字让他头晕目眩。
他拼命记笔记,可越记越糊涂。
"这位同志,"讲课的年轻人突然指向他,"你能说说对数控技术的理解吗?
"周志刚站起来,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笑声,他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没关系,"年轻人温和地说,"新技术确实需要时间适应。
课后你可以来找我,我单独给你讲解。
"下课后,周志刚真的去找了那个年轻人。
他叫陈明,是厂里新来的技术员。
"其实很简单,"陈明在纸上画着示意图,"就是把人工操作变成程序控制......"周志刚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问题。
不知不觉,天都黑了。
"你理解得很快嘛,"陈明收起图纸,"要不要来技术科帮忙?
我们正缺人手。
"周志刚犹豫了。
他想起了老李,想起了车床,想起了那些嘲笑他的工友。
"我......我还是想在车间多学学基础。
"他最后说。
陈明赞许地点点头:"也好,基础扎实了,学新技术会更快。
"回到车间,周志刚发现自己的车床前多了一个人。
是春妮。
"你怎么来了?
"他又惊又喜。
"村里要修水渠,我来买零件。
"春妮的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顺便来看看你。
"周志刚拉着春妮参观车间,给她讲解每台机器的用途。
春妮听得入神,眼睛亮晶晶的。
"志刚哥,你真厉害!
"她由衷地说。
周志刚心里一暖。
他知道,自己离"厉害"还差得远,但至少,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送走春妮,周志刚回到车床前。
他打开机器,深吸一口气,开始加工新的工件。
这一次,他的手很稳,眼神很专注。
工件完美成型的那一刻,周志刚长出一口气。
他抬头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车间里,给冰冷的机器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老李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后:"不错,有进步。
"周志刚笑了。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他的未来。
远处,厂区的广播里传来悠扬的歌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