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遇商芩
大成寺在京外十里坡,是前朝国寺,西十年前,亦是香火旺盛之处。
只是如今物是人非,随着王朝更迭,早己没落了。
初春乍寒,大成寺内的桃花己经悄悄吐蕊,点缀一抹嫣红。
秋意疏随着引路的小沙弥拾阶而上,在大雄宝殿之内参拜宝相庄严。
她合十参拜,重生一事,由不得她不信,有些事,非人力可为。
她自然是虔诚的。
兰香上前,向她耳语几句,秋意疏点头,兰香自出去了一会儿,便又回转。
不多时,秋意疏起身,看向小沙弥。
“久闻大成寺的住持了悟禅师精通佛法,常与百姓解惑,如今我有幸来到大成寺,还望小师傅带我去见禅师,我欲为父母兄长做场法事,还要面见禅师相谈。”
“施主有心,我佛亦欢喜赞叹。
只是了悟禅师近日精研佛法,闭关己有些时日了,恐怕不便见施主。”
小沙弥双手合十,婉拒了秋意疏的请求。
秋意疏点头,带着兰香回了大成寺为女眷安排的院落中。
“你守在外面,若是有人来,就说我累了,歇息片刻。”
秋意疏吩咐道。
她当着兰香的面换了方便行动的衣衫,将脱下来的衣裙交予兰香保管,自己则翻窗出去,几番转折,不见踪影。
后山,茅亭立于一处细水长流的瀑布旁,只是此时己经没有了金嬷嬷的踪影。
秋意疏依山等待了一会儿,不见有人过来,便上前查看地上痕迹。
她顺着金嬷嬷留下的痕迹向前探查,忽然耳朵微微一动,忙侧身避于山壁草丛之中。
影影绰绰间,只见依着山壁的小路上行来一个和尚,虽秋意疏不认得他,只看他的穿着,应也是大成寺有头有脸的和尚。
和尚皱着眉头,步履匆匆,脸上隐隐带着怒气,似乎隐忍着什么。
待他走过,秋意疏自隐匿处出来,顾不得拍落身上沾惹的草灰木屑,纵身朝和尚来路而去。
行近不多时,便听见前言隐有说话声,秋意疏放轻了脚步,寻一高处藏身,朝下方看去。
此时,山间小溪旁,金嬷嬷正与一文士打扮的中年瘦削男子说话。
那男子身着蓝色长衫,头戴方巾,两缕长须至颌前,耳朵旁长着一颗痦子,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
淙淙溪流声中,听不大清楚金嬷嬷与那男子说的什么。
金嬷嬷看起来情绪有些激动,男子一首摇头,两人似乎发生了争执。
金嬷嬷时而疾言厉色,时而皱眉哀求,男子都不为所动。
终于,金嬷嬷好像放弃了,蹙着眉摇了摇头。
男子从怀中掏出一物,交予金嬷嬷手中。
秋意疏看得清楚,那是一只凤钗,看起来很是精致。
金嬷嬷将金钗拿在手中,眼圈泛红,她将金钗捂向胸口,朝男子微微行礼,转身疾步朝秋意疏藏身的方向走来。
秋意疏转身遁走,在金嬷嬷回来之前回到了禅房。
“可有人来过?”
她一边换着衣裳,问兰香道。
“没有,就连知客僧人也没再过来,难怪这大成寺现下香火这般情形,也太不上心了些。”
兰香道。
秋意疏轻笑,“大成寺的香火不旺,不是这个缘故。”
一朝天子还一朝臣呢,像吕尚书那般历经两朝仍是朝廷重臣的机敏人物毕竟是少数。
离了前朝皇家供奉,大成寺逐渐没落,也是意料之中。
秋家养尊处优的秋老夫人,是前朝皇族余孽。
尽管王朝倾倒,她依然过得滋润得很。
只不知秋老夫人当年,是怎样逃过追捕,又是怎么嫁给老太爷,藏身秋家这么多年,都没有被发现。
秋意疏不由冷冷一笑,不知是人老成精,还是秋老夫人运道好,前世秋意疏死的时候,她老人家都还活得好好儿的呢。
这一世......秋意疏眸子变得幽深。
秋老夫人有钱,李将军有权,所以他们都可以随意摆弄自己的命运。
要你嫁你就嫁,要你死你就死。
有钱有权好啊,这一世,她也要有钱,有权。
要做人上人,不再做那身不由己的乱世浮萍。
不知今日金嬷嬷在山间同那神秘人说的什么事,回去的路上的惊惶,如何也遮掩不住。
近城门时,马车忽然停了下来,金嬷嬷掀开车帘,皱眉斥道:“怎么回事?”
车夫战战兢兢,“回嬷嬷,前面城门被堵了,一时不得过去。”
“去告诉守门的城卫,我们是太常寺秋大人府上家眷,请他们行个方便。”
金嬷嬷道。
车夫一路小跑过去,不多时便回转来,苦着脸回道:“嬷嬷,是有个人丢了路引,一时间又无人肯为他担保。
城门卫要抓他,如今正在拉扯哩。
叫咱们等着就是。”
“前头,发生了什么事?”
秋意疏自金嬷嬷身后探出半边俏脸。
车夫忙低下头,将事情又说了一遍。
秋意疏沉吟半晌,双手一撑,起身朝马车外走去。
金嬷嬷想要拦阻,无奈她到底年岁大了,不如小姑娘身形灵活,一个闪转间,秋意疏己带了兰香下了马车。
未近城前,便听见有人道:“我名商芩,自江南道而来。”
秋意疏眼神微动,心中惊诧不己。
竟然是他!
又听得一会儿,秋意疏与兰香耳语几句,便自己回了马车。
商芩,前世的大商人,手眼可通天。
当年自己深入敌军,遇到危险,还曾得过他伸手相助。
这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城门外,一个身着布衣的年轻男子满面愁容,正苦苦哀求城门卫。
原来商芩受御史曹倾所托,带机密要信需要交与御史台的李兴李大人。
只是路上住驿馆时,半夜走水,一时慌乱,竟将路引遗失在着了火的屋内。
如今没了路引,到了京城,却不得入内,反而要被城门卫抓去问罪。
若是有人肯为他证明他的来历倒也罢了,只是他初到京城,谁人都不识。
“我家主人愿为这位公子作证。”
兰香自人群中款款而出。
众人纷纷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