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谁来评评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是谁干的?”

张芸生气的看着眼前的一幕,映入眼帘的是,平时刷锅洗碗倒泔水的小洞不知道被谁用石头堵住了。

(平时农村里的人倒水包括洗澡甚至刷锅什么的,都会在院里接近胡同或者大路边弄一个排水道,把脏水排到胡同或者大路)张芸觉得自己的脑子被气的突突的,心里的火一首往脑门冲。

其实自从十八岁的张芸听从父母的话嫁到黄家以来,虽然作为木匠的丈夫黄振东对自己说不上体贴,但也谈不上冷漠。

两人相敬如宾的过了两年。

第三年张芸如愿以偿的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叫黄亦诚,孩子的降生为这个家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夫妻俩的关系也越来越平和,但是有时候,丈夫黄振东对她的一些行为也有些不满和无奈。

丈夫黄振东在村里是有名的木匠,个子不高,圆脸大眼睛,皮肤较黑,身材有点偏胖,给人一种憨厚老实的印象。

他的手艺也是子承父业从他爹黄伟的手中学来的,不仅包括村里甚至方圆二三十里的人打家具、盖房子什么的,都会来找他帮忙打造,不过他本人比较沉闷,不爱说话。

而张芸与黄振东恰恰相反,她个头大概一米六零左右,大眼睛,双眼皮,皮肤较白,嘴唇比较薄,经常爱笑,一笑就会露出两个小梨涡。

从小爱说爱笑,由于家里只能供应一个人读书,她就忍痛放弃了机会,让她弟弟上学读书。

平时她在家帮忙父母干家务,甚至去地里帮忙割麦子、施化肥甚至浇地,所以从小练出了胆子大比较泼辣的性格。

就比如说两人结婚以后虽然性格上有点磨合,但大的问题倒没有,就是关于邻居还有生活的琐事两人为此经常吵架。

比如,邻居家的鸡不小心进到张芸院子里种的菜园了,一次两次还能忍,三次西次就忍不了了,张芸就吵着要和邻居说道理。

黄振东觉得这一点小事不值得吵架,还破坏邻里之间多年的感情,就劝阻张芸不要吵架。

还有黄振东的娘,也就是张芸的婆婆,可能婆媳之间天然存在一种敌对关系。

自从张芸嫁进来以后,不是让她刷锅洗碗就是下地干活,带孩子,自己从来都不说帮帮忙或者一块干。

所以张芸经常跟她婆婆对着干,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吵架这让夹在中间的黄振东是苦不堪言。

言归正传,继续回归张芸排水口被堵的这个现象,排水口是把水排到胡同里的,没办法,不然没别的法子排水,多多少少会影响周围邻居的出行,在村里的话大家多多少少都会谅解。

而张芸所在胡同就两家人经过,一家是离她家最近的周天,他父母五十左右,也是庄稼人。

说话办事比较实在,而他的妻子刘翠花,却是一个泼辣无赖大嗓门的人,她两家的矛盾大部分都是因她而起。

另外一家比较远的邻居是一对六十多的夫妻俩,他两人脾气都很和善,性格温和,从来都不会与人发生冲突。

张芸心想:肯定又是周天他媳妇刘翠花办的好事,老是欺负到我头上来,今天我非得好好治治她不可。

“哎呀,这可怎么办好,谁来评评理啊,怎么老是欺负我们老实人”张芸哭诉着说。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叫声引起了在外活动周围人的注意。

“怎么了,振东家的”孙婶子说道,她是村里有名的孙大嘴巴,只要村里人有一点风吹草动,她知道后就会迅速散播出去。

张芸看到是孙婶子后,就对她说:“婶子啊,我家快被欺负死了,你看看哪有把人家的排水口堵住的道理啊?”

“那我把水倒哪里啊?

你不想在这过就去别的地方过,愿意堵谁的排水口就堵谁的,弄我家的干嘛,什么人这是,头一次见”。

她还故意高声对着周家那院子喊,孙婶子听完了对着张芸说:“确实,这人做的也太不地道了吧,哪有把人家排水口堵住的道理哪,远亲不如近邻,这样做不怕她家有事了谁还会帮你。”

隔壁周天家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也没听见他们说话,不知道有没有人。

这时,黄振东突然回家了,他原先被村里人叫过去帮忙打凳子去了,打完了那家人给了钱,硬是要留着他吃饭,黄振东推辞了几句,还是回家了。

一看,怎么回事,院里怎么那么多人,听完了周围人七嘴八舌的描述以后,他沉着脸对着张芸说:“这有什么好计较的,堵住了扒开就好了,都是邻里邻居的,一点小矛盾,用得着那么大阵仗么?”

张芸听了以后心里很不舒服,立即反驳道:“这还叫一点小事么?

那你说什么叫大事?

难道受了伤死了人才算大事?”

“一天天的老是欺负人,现在是明的不行,来暗的了,什么人都有,真是年龄大了,脸皮也厚了,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他俩说话的同时周家人跟乌龟似的,把壳收起来了,怎么说也没听见,张芸也是拿他们无计可施。

“干什么,你要去哪儿?

芸儿”黄振东问道。

“我要去找人评评理,敢做不敢承认,真是太怂了”张芸盯着黄振东回答他。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