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村民们投来的目光依旧复杂,有不屑、有质疑,还有那隐藏在眼底深处的一丝嫉妒,可杨林此刻满心都沉浸在对修仙的憧憬之中,根本无暇去理会这些。
一进家门,屋内昏黄的灯光摇曳着,父亲正坐在简陋的木桌前修补农具,母亲在灶边准备着晚饭,看到杨林回来,母亲抬眸关切地问道:“杨林,外面咋回事呀?
听说是来了个仙人,还测啥灵根,你咋样了?”
杨林抿了抿嘴唇,走到父母跟前,将手中的功法递了过去,轻声说道:“爹,娘,我测出灵根了,那位仙人给了我这本功法,说我可以试着修仙呢。”
父亲接过功法,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那泛黄的书页,眉头紧皱,他虽不懂修仙之事,但看着周围人那异样的态度,心里也明白这恐怕不是一条好走的路:“杨林啊,咱就是普普通通的庄稼人,这修仙一听就是那遥不可及的事儿,你能行吗?
可别耽误了自己啊。”
杨林望着父亲,眼神坚定无比:“爹,我知道大家都不看好我,可我想试试,哪怕只有一丝机会,我也不想一辈子就守着这几亩地过活呀。”
母亲在一旁听着,眼眶微微泛红,她心疼儿子要去走这么一条艰难的路,但也知道杨林一旦决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只是默默叹了口气,转身往灶膛里添了几把柴,火光映照着她满是担忧的脸庞。
夜晚,杨林躺在那张有些破旧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白天测试灵根时那光芒闪耀的场景,还有老者那意味深长的眼神。
终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悄悄起身,点亮了床边那盏小油灯,翻开了《初元炼气诀》。
微弱的灯光下,功法上的文字仿佛有着一种奇特的魔力,吸引着杨林的目光。
可看着那些晦涩难懂的字句,杨林才发觉,这修仙的第一步就困难重重。
什么 “引气入体,需感天地灵气之脉络,寻自身灵根契合之所,纳灵气入经脉,如涓涓细流,不可贪功冒进”,对于从未接触过修仙知识的他来说,简首如同天书一般。
但杨林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他咬着牙,逐字逐句地研读,试图去理解其中的含义。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杨林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心中虽对功法依旧一知半解,却也隐隐有了些头绪。
第二天,杨林依旧如往常一样跟着父亲去田间劳作,不过他的心思却全放在了昨晚看过的功法上。
趁着休息的间隙,他便坐在田埂上,闭上眼睛,按照功法所述,尝试去感应周围的天地灵气。
起初,他什么都感觉不到,只觉得耳边是风吹过庄稼的沙沙声,还有远处山林里传来的鸟鸣声。
可杨林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静下心来,努力去捕捉那一丝可能存在的灵气波动。
终于,在不知尝试了多少次后,杨林隐隐感觉到有一丝微弱的凉意从指尖传来,那感觉转瞬即逝,若不是他全神贯注,根本察觉不到。
这一丝异样让杨林兴奋不己,他知道,自己这是找到了一点引气入体的门道了。
然而,杨林的异常举动却没有逃过旁人的眼睛。
村里那些平日里就对他心怀不满的孩童,见他坐在田埂上闭着眼睛,一副神神叨叨的样子,便围了过来,满脸嘲讽地说道:“哟,这不是咱们村的‘修仙天才’嘛,咋的,坐在这儿就能成仙啦?”
杨林皱了皱眉头,懒得理会他们,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感应之中。
那些孩童见杨林不搭理他们,越发觉得无趣,其中一个胆大的,上前推了杨林一把,嘴里还嘟囔着:“装什么装呀,就你那杂灵根,还想修仙呢,我看是白日做梦吧!”
杨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他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站起身来,瞪着那些孩童:“你们懂什么,我做什么关你们啥事,都给我走开!”
那些孩童见杨林生气了,先是一愣,随后哄堂大笑起来:“哟,还生气了呢,有本事你现在就使个仙法给我们看看呀,哈哈哈。”
杨林气得浑身发抖,可他知道此刻和这些孩童计较也没什么用,只是咬了咬牙,转身就往家走去。
他心里明白,只有自己真正修炼出个名堂来,才能堵住这些人的嘴。
回到家后,杨林把自己关进了屋里,继续钻研功法,试图再次捕捉到那丝灵气。
可经过白天的折腾,他心绪难平,一时之间竟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就在杨林懊恼不己的时候,突然,屋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一阵敲门声,还伴随着一个嚣张的声音:“杨林,你给我出来,听说你还想修仙呢,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今天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能耐!”
杨林心中一惊,听这声音,竟是村里地主家的儿子王虎。
这王虎平日里在村里就横行霸道,仗着家里有钱有势,没少欺负人。
杨林皱起眉头,不知道这王虎找上门来又要搞什么名堂,而他这刚起步的修仙之路,又是否会因为王虎的出现而横生枝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