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绝境令牌陈峰把最后一口泡面汤喝得底朝天,塑料碗捏得“嘎吱”响。
出租屋的窗户正对着隔壁楼的空调外机,嗡嗡声混着楼下收废品的喇叭声,
像根细针似的扎在他太阳穴上。桌上的笔记本电脑还亮着,
屏幕停留在招聘网站的“已读不回”列表页——这是他被裁员后的第三十七天,
投出的五十六份简历,只换来三次面试机会,最后都以“经验不符”收尾。手机震了震,
是银行的催款短信。他盯着屏幕上“欠款56200元,罚息2300元”的红色字体,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边缘的裂痕。这手机还是三年前毕业时买的,
屏幕摔碎两次都没舍得换。他深吸一口气,拨通母亲的电话,刻意把声音提得轻快些:“妈,
我挺好的,最近公司忙,刚加完班……嗯,工资下个月就发,您跟我爸别省着花。
”挂了电话,陈峰瘫在椅子上,盯着天花板上泛黄的霉斑。
毕业时他抱着“闯出名堂”的念头来大城市,可三年过去,没攒下一分钱,
反倒欠了一屁股债。他起身踢了踢墙角的旧木柜,这柜子是上一任租客留下的,
深褐色的油漆掉得斑驳,柜腿用砖头垫着才没歪。这一脚下去,柜子竟晃了晃,
背面传来“哗啦”一声——像是木板松动的声音。他蹲下来,伸手摸向柜背,
指尖触到一块凸起的木板。抠了两下,木板“吱呀”一声掉下来,露出个巴掌大的暗格。
暗格里铺着一层防潮的油纸,油纸下面,躺着块青铜令牌。令牌约莫三寸长,两指宽,
边缘磨得圆润,表面覆着层淡绿色的铜绿,却掩不住底下细腻的纹路。正面是个狰狞的兽首,
眼窝深陷,獠牙外露,像是某种瑞兽;背面刻着两行篆字,笔画扭曲缠绕,
陈峰只认出“天”“地”两个字。他把令牌凑到鼻尖闻了闻,有股淡淡的土腥味,
还有一丝说不出的清冷气息。“这玩意儿能值多少钱?”陈峰琢磨着。
他翻出手机搜“古代青铜令牌价格”,页面跳出来全是“仿品几十元,真品需鉴定”的信息。
他苦笑一声,觉得自己真是穷疯了,连捡块破铜烂铁都想当宝贝。
就在他指尖用力蹭掉令牌上的铜绿时,令牌突然发烫——不是普通的温热,
是像揣了块烧红的炭,热度顺着指尖往胳膊上窜。陈峰惊呼一声,想把令牌扔出去,
可令牌像粘在了手上,怎么甩都甩不掉。紧接着,天旋地转的眩晕感袭来,
出租屋的天花板、桌子、椅子开始扭曲,像被揉皱的纸,耳边的噪音突然消失,
只剩下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搞什么……”他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再次睁眼时,
陈峰是被冻醒的。刺骨的寒风裹着泥土和牲畜粪便的气味,灌进他的衣领。他打了个寒颤,
挣扎着坐起来,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泥泞的土路上,身下的泥土湿冷黏腻,沾了满后背的草屑。
不远处,一辆马拉的木板车慢悠悠驶过,车轮碾过泥坑,溅起的泥水差点甩到他脸上。
车夫穿着粗布短褂,腰间系着根麻绳,嘴里哼着听不懂的小调。
路上的行人更奇怪——男的大多束着发髻,戴着方巾,穿长袍马褂;女的裹着布裙,
梳着双丫髻,有的还挎着竹篮。远处的城墙青灰色,砖缝里长着杂草,
城楼上站着几个穿铠甲的士兵,手里的长枪在灰蒙蒙的天光下闪着冷光。
“这是……拍戏现场?”陈峰揉了揉眼睛,低头看自己——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T恤,
牛仔裤上沾着泥污,兜里的手机还在,按亮屏幕,却只有“无服务”三个字。
他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得龇牙咧嘴——不是梦。穿越?这个只在小说里看到的词,
此刻像块石头砸在他心里。他慌了,摸遍全身,除了手机、身份证和钱包,
就只有那块还攥在手里的青铜令牌。令牌已经不烫了,
冰凉的触感让他猛地清醒:是这令牌搞的鬼!他试着用指尖蹭了蹭令牌上的兽首纹路,
心里默念“回去”。刚念完,令牌又开始发烫,眩晕感再次袭来。这一次,他没挣扎,
任由那股力量拉扯着自己。眼前的景象飞速切换,
泥泞的土路、古代的行人、高大的城墙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出租屋熟悉的霉斑天花板。
“噗通”一声,陈峰摔在地上,大口喘着气。他看着自己沾满泥污的牛仔裤,
又看了看手里的青铜令牌,心脏狂跳不止。他真的回去了——这令牌,
是能在现代和古代之间穿梭的钥匙!狂喜瞬间淹没了他。欠了的五万块?房租压力?
这些都不算事了!现代的工业品在古代是稀罕物,
古代的银子、古董在现代能换钱——他只要来回倒腾,还怕发不了财?陈峰攥紧令牌,
眼神亮得吓人。他起身把令牌藏在枕头底下,然后打开电脑,
开始搜“古代稀缺物资”“穿越倒卖指南”——他的人生,从这一刻起,要彻底翻盘了。
第二章 初次交易陈峰用了两天时间做准备。
他先确认了穿越的规律:只要集中注意力摩挲令牌纹路,
就能在出租屋和青阳城郊外的空地之间穿梭,每次穿越间隔没有限制,
携带的东西重量不超过五十斤就行。接着,他列了份“倒卖清单”,
划掉了枪支、电子产品古代没电用不了、管制刀具容易被当成乱党,
最后选定了三类物资:打火机、药品、小饰品。打火机在古代是“神器”——他查过,
古代人取火用火折子,吹半天才能着,还容易灭;药品更不用说,古代一场感冒都能死人,
抗生素、消炎药就是“神药”;小饰品选玻璃珠和塑料发卡,古代玻璃贵如黄金,
塑料发卡轻便好看,成本又低。可采购需要钱。陈峰翻遍钱包,只有2867块现金,
还是他省吃俭用攒的。他咬咬牙,把手机挂在二手平台上卖了——那部摔碎屏的手机,
最后卖了800块。凑够3600块,他揣着钱,直奔城郊的批发市场。
五金区的王老板见他一次买50个打火机,眼睛都直了:“小伙子,你买这么多打火机干啥?
开杂货店啊?”“不是,给工地的工人发福利。”陈峰编了个瞎话,砍价半天,
把单价从3块压到2块8,50个花了140块。接着是小商品区。他挑了最大号的玻璃珠,
五颜六色的装了满满一布袋,老板开价150块,他磨了十分钟,
120块拿下;塑料发卡选了最简单的黑色款,200个花了80块——古代女子头发长,
发卡肯定好卖。最后是药店。陈峰不敢买处方药,
只选了最便宜的头孢胶囊消炎、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冒、布洛芬片止痛,
每种各买100片,又买了20瓶碘伏和50包创可贴。药店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
盯着他手里的药盒皱眉:“小伙子,你买这么多感冒药干啥?家里人多?”“嗯,
老家亲戚多,备着点。”陈峰含糊应付,付了680块,
手里的钱还剩2580块——他留了点备用,万一在古代出点意外呢?
把物资塞进一个旧登山包,陈峰回到出租屋。他对着镜子深吸一口气,摸出枕头下的令牌,
摩挲着兽首纹路。熟悉的眩晕感过后,他站在了青阳城郊外的空地上。这次他没慌,
背着背包往城门走。城墙比他想象的还高,得有三丈多,城门口站着四个士兵,
都穿黑色铠甲,腰间挂着腰刀,正挨个检查进城的人。
陈峰心里打鼓——他的T恤牛仔裤太扎眼了。轮到他时,一个络腮胡士兵拦住他:“站住,
干什么的?穿的什么破烂玩意儿?”“官爷,我是外地来的商人,穿的是家乡的衣服。
”陈峰尽量让语气恭敬,拉开背包拉链,露出里面的玻璃珠,“就带了点小玩意儿,
进城换点粮食。”络腮胡士兵探头看了看,见都是些五颜六色的小珠子,没当回事,
挥挥手:“进去吧,别在城里惹事。”陈峰松了口气,赶紧跟着人流进了城。
城里比他想象的热闹。街道是青石板铺的,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店铺,
挂着红布幌子:“王记粮铺”“李记布庄”“回春堂药铺”……叫卖声此起彼伏,
“热乎的包子!”“刚出炉的烧饼!”“新鲜的蔬菜!”混着马蹄声、车轮声,
像一首嘈杂又鲜活的歌。陈峰背着包,在街道上逛了一圈,选了个靠近布庄的角落,
把玻璃珠和发卡倒在一块布上。刚摆好,就有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凑过来,
指着玻璃珠问:“大哥哥,这是什么呀?好亮!”“这叫琉璃珠,是从西边运来的。
”陈峰学着古代人的语气,拿起一颗蓝色的玻璃珠递给小姑娘,“你看,太阳底下更亮。
”小姑娘接过去,对着太阳一照,惊呼一声:“哇!像宝石!”这一喊,引来了不少人。
一个穿青布裙的妇人挤进来,拿起玻璃珠仔细看:“小伙子,这琉璃珠怎么卖?
”陈峰心里盘算着,古代一文钱能买两个包子,一两银子换1000文钱。
他笑着说:“大姐,不贵,一颗珠子换两斤小米,或者十个铜板。
”妇人眼睛亮了——她之前在首饰铺见过琉璃珠,一颗要半两银子,
这小伙子卖得也太便宜了!她赶紧说:“我要两颗,我回家拿小米来!”说着就跑,
不一会儿提着个布袋子回来,倒出四斤小米:“你称称,够不够?”陈峰接过袋子,
掂量了一下,笑着说:“够了!”递过去两颗玻璃珠。妇人喜滋滋地接过,
给了身边的小姑娘一颗,小姑娘攥着珠子,蹦蹦跳跳地走了。有了第一个顾客,
生意就好做了。一个穿绸缎的中年男人过来,拿起塑料发卡看了看:“这是什么?
比银簪子轻多了。”“这叫银丝簪,也是西边来的,戴在头上不沉。”陈峰编了个名字,
“十五个铜板一个。”男人试了试,觉得确实轻便,买了五个,
给了75个铜板——铜板串在绳子上,沉甸甸的,陈峰攥在手里,心里乐开了花。
不到一个时辰,玻璃珠卖了30颗,发卡卖了20个,换了60斤小米、500个铜板。
陈峰怕引人注目,收了摊子,背着小米和铜板,去找药铺——他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青阳城最大的药铺是“回春堂”,门口挂着块黑漆木匾,上面刻着“回春堂”三个金字。
陈峰走进去,药铺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味,柜台后站着个留山羊胡的老者,
正拿着小秤称药材——这就是刘掌柜。“掌柜的,晚辈有礼了。”陈峰拱手行礼,
“我有样新药,想给您看看。”刘掌柜抬起头,打量他一番:“哦?什么新药?
”陈峰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瓷瓶他特意从家里带来的,
倒出一粒头孢胶囊:“这叫消炎丹,不管是喉咙痛、伤口肿,吃了都管用。
”刘掌柜接过胶囊,捏在手里看了看——透明的外壳,里面是白色的粉末,
他从未见过这种药。“小伙子,你这药来历不明,我可不敢收。”他皱着眉说。
陈峰早有准备,从背包里拿出个小伤口的人——是刚才摆摊时,被石子划破手的小贩,
他给人涂了碘伏,包扎了创可贴。“掌柜的,您看他的手。”陈峰指着小贩的伤口,
“刚才还流血,我用了我的‘止血药’创可贴,现在已经不流了。这消炎丹更厉害,
昨天我在城外遇到个猎人,被熊抓伤了,吃了一粒,今天就能走路了。”刘掌柜半信半疑,
正好这时,一个伙计扶着个中年男人进来,男人捂着喉咙,脸色惨白:“刘掌柜,
我喉咙痛得厉害,连水都咽不下去……”刘掌柜给男人把了脉,摇头说:“是急火攻心,
我给你开副药,得熬两个时辰才能喝。”陈峰赶紧说:“掌柜的,让他试试我的消炎丹,
半个时辰就能好。要是不管用,我分文不取。”男人一听,赶紧说:“我试!我试!
”陈峰倒出一粒胶囊,让男人用温水送服。半个时辰后,男人突然站起来,
惊喜地说:“不疼了!真的不疼了!我能咽口水了!”刘掌柜瞪大了眼睛,
拉过男人的手又把了脉,发现他的脉象确实平稳了。他看向陈峰的眼神,
瞬间变了——从怀疑变成了震惊。“小伙子,你这消炎丹……怎么卖?
”刘掌柜的声音都有些发颤。陈峰笑了:“掌柜的,这药制作不易,一瓶20粒,
我卖您五两银子。以后我每月来一次,您要是要,我先给您留着。”“五两银子?太便宜了!
”刘掌柜激动地说,“我这就给你取银子!”他转身进了内屋,
很快拿出五两银子——是五个银元宝,泛着温润的光泽。陈峰接过银子,沉甸甸的,
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离开回春堂时,天已经黑了。陈峰背着小米、铜板和银子,
快步走出城,找到郊外的空地,摩挲令牌回到了出租屋。他把银子放在桌上,
看着银元宝在灯光下的光泽,又看了看手机里的催款短信,忍不住笑出声——欠的钱,
很快就能还上了!第三章 积累资本陈峰的第一笔“跨世生意”,赚了五两银子和一堆小米。
他查了下,古代一两银子约等于现代1000块钱,
五两就是5000块——这比他之前一个月的工资还多。但银子在现代不能直接花,
他得找地方换成现金。他不敢去大古玩店,怕被问起银子的来历。网上搜了半天,
找到一家藏在老巷子里的小古玩店,老板姓王,据说收东西不怎么问来源。陈峰揣着银子,
坐了两个小时公交,找到那家店。古玩店不大,摆满了瓶瓶罐罐,
王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副老花镜,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
陈峰把银子放在桌上:“王老板,您看看这银子,能值多少钱?”王老板放下茶杯,
拿起银子,用放大镜看了看,又用牙轻轻咬了一下——银元宝上留下个浅浅的牙印。
“小伙子,你这银子是老物件啊。”王老板眯着眼睛,“看这成色,是明清时期的官银,
含银量足。一两银子按现在的市场价,能卖800块,五两就是4000块。你要是卖,
我现在就能给你钱。”陈峰心里盘算了一下——虽然比他预期的少点,但能快速换成现金,
也值了。他点头:“行,王老板,我卖。”王老板从抽屉里拿出4000块现金,递给陈峰。
陈峰接过钱,数了一遍,确认没错,转身就走——他得赶紧去采购下一批物资。
有了4000块启动资金,陈峰的采购清单更丰富了。他先去药店,
买了100瓶头孢、50瓶感冒药、50瓶止痛药,
还加了10瓶云南白药和200包创可贴——上次刘掌柜说,古代外伤多,这些药肯定好卖。
这次他聪明了,没买带包装的,而是买了散装药片,用自己准备的小瓷瓶分装,
贴上“消炎丹”“止痛散”的标签,伪装成“祖传秘方”。接着是工具类。
他在五金店买了20把不锈钢菜刀——古代的铁刀容易生锈,还不锋利,
不锈钢菜刀绝对是“神器”;又买了10把镰刀、5把锄头,都是高强度合金做的,
轻便耐用,古代农民肯定需要。为了方便携带,他还买了个折叠手拉车——之前背背包太累,
有了手拉车,能多带点东西。生活用品也不能少。
他买了50块肥皂、100支牙膏、100把牙刷——古代人用皂角洗衣,用盐刷牙,
肥皂和牙膏绝对是新鲜玩意儿;还买了10匹化纤布料,这种布料轻薄透气,还不容易皱,
古代的棉布又厚又沉,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最后,
他还买了50个放大镜、20个指南针——放大镜能看细小的东西,
读书人肯定喜欢;指南针在古代是“定方位神器”,商人、旅行者都需要。这些东西加起来,
花了3800块,手里还剩200块备用。把物资装上手拉车和两个大背包,
陈峰再次穿越到青阳城。这次他没直接进城,
而是在郊外找了个隐蔽的山洞——之前他踩过点,这山洞干燥,还不容易被人发现。
他把大部分物资藏在山洞里,只背着装满药品和小玩意儿的背包进城。先去回春堂。
刘掌柜见他来,赶紧迎上来:“小伙子,你可来了!上次你卖我的消炎丹,第一天就卖完了!
有个老员外,得了痈疮,吃了两粒就消肿了,还让我再找你买呢!
”陈峰笑着拿出10瓶药品:“掌柜的,这次我带了消炎丹、止痛散、感冒药,
还有外伤膏云南白药,您看看。”刘掌柜接过药瓶,打开一瓶闻了闻,激动地说:“好!
好!这些我都要了!一瓶五两银子,10瓶就是50两银子!”他转身去取银子,
这次还多给了5两:“这是定金,下次你多带点来。”陈峰接过55两银子,
心里乐开了花——55两就是55000块,比他之前一年的工资还多!离开回春堂,
他去了上次卖玻璃珠的街道,这次他找了家杂货铺,老板姓周,是个圆脸的中年人。
“周老板,我有批好东西,想跟您合作。”陈峰拿出肥皂和牙膏,“这叫香皂,能洗衣洗澡,
比皂角好用;这叫牙膏,刷牙用的,比盐干净。”他当场演示——用肥皂洗了块脏布,
布瞬间变干净;又用牙膏刷了个旧杯子,杯子里的茶渍全没了。
周老板看得眼睛发亮:“小伙子,这香皂和牙膏怎么卖?”“香皂一块一两银子,
牙膏一支一两五银子。我给您留20块香皂、20支牙膏,您卖完了我再给您送。”陈峰说。
周老板赶紧答应:“行!我这就给你银子!”接着,他去了一家布庄,老板姓林,
是个穿绸缎的老太太。陈峰拿出化纤布料,递给林老太:“林老板,您看这布,轻薄透气,
还不容易皱,做衣服特别舒服。”林老太摸了摸布料,眼睛一亮:“这布比棉布还软!
小伙子,怎么卖?”“一匹五两银子,我给您留5匹。”陈峰说。林老太二话不说,
给了他25两银子。最后,他去了一家酒楼,老板姓孙,是个大胖子。陈峰拿出不锈钢菜刀,
递给孙老板:“孙老板,您试试这刀,比您店里的铁刀锋利多了。
”孙老板让伙计拿来一块猪肉,陈峰一刀下去,猪肉瞬间被切成两半,切口平整。
孙老板惊呼:“好刀!这刀怎么卖?”“一把三两银子,我给您留10把。”陈峰说。
孙老板当场买了10把,给了30两银子。不到一天,
陈峰就卖了110两银子——110000块!他背着银子,回到山洞,
把藏起来的物资搬到手拉车上,趁着天黑,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穿越回现代。这次赚的银子多,
陈峰不敢一次全换,分了三次,找不同的古玩店换成现金,
总共换了88000块——扣除之前的成本,净赚84000块。他先还了信用卡欠款,
看着手机里“欠款已还清”的提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接着,
他给父母转了20000块,留言说“奖金”,
然后在市中心租了套两室一厅的公寓——再也不用住那个满是霉斑的出租屋了。但陈峰知道,
这只是开始。他需要在古代建立一个固定的据点——总不能每次都把物资藏在山洞里,
太不方便了。下次穿越,他特意带了50两银子,想在青阳城郊外买个小院。
找小院花了两天时间。最后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带院子的小院——有两间正房,
一间厢房,院子里还有棵老槐树,房东是个孤寡老人,要去投奔亲戚,50两银子就卖。
陈峰当场付了银子,拿到了房契。有了小院,他需要个帮手。他在城外的村子里,
找到了狗子——狗子是个十八岁的小伙子,父母早亡,靠帮人砍柴为生,为人老实本分。
陈峰给狗子二两银子一个月,让他帮忙照看小院、搬运物资。狗子激动得差点跪下:“老板,
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活!”有了据点和帮手,陈峰的生意更顺了。他每月穿越两次,
每次都带满满一车物资——药品、工具、生活用品、小玩意儿,
然后在古代卖给刘掌柜、周老板、林老太他们。不到半年,他在古代赚了500两银子,
换成现代货币就是400000块。他在现代买了套房子,还买了辆代步车,
彻底摆脱了之前的穷日子。但陈峰并不满足。他发现古代的农业很落后,农民种地全靠人力,
收成还不好。他从现代买了改良的曲辕犁图纸,又买了些高产种子水稻、小麦,
想卖给古代的粮商——这不仅能赚钱,还能帮古代的百姓提高收成。他找的粮商姓赵,
是青阳城最大的粮商,为人精明。陈峰拿出曲辕犁图纸,递给赵老板:“赵老板,您看这犁,
比现在的犁轻便,还能深耕,一亩地能省不少力气。我还有高产种子,种出来的水稻,
一亩能多收两石。”赵老板接过图纸,看了半天,皱着眉说:“小伙子,这图纸看着是好,
但我没见过实物,不敢买。你要是能做出一架犁,我再跟你谈。”陈峰早有准备,
他从现代带了一架小型的曲辕犁模型,递给赵老板:“赵老板,您看这模型,实物比这大,
更好用。”赵老板拿着模型,仔细研究了半天,终于点头:“行!我先买10张图纸,
100斤种子,你要多少钱?”陈峰笑着说:“图纸一张五两银子,种子一斤一两银子,
总共150两银子。您要是觉得好,下次我多给您带点。”赵老板当场付了银子,
还留陈峰吃了饭。离开赵家时,陈峰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不仅能靠穿越赚钱,
还能帮古代的百姓改善生活——这比单纯赚钱更有意义。但他没意识到,危险正在悄悄靠近。
第四章 危机初现陈峰的生意越做越大,在青阳城几乎无人不知。
他手里的“奇物”越来越多,从药品、工具到种子、布料,每一样都让人大开眼界。
他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在古代积累的银子超过了500两,
换成现代货币就是400000块——他在现代买了第二套房子,还投资了些理财产品,
彻底实现了财富自由。但树大招风。他的成功,引起了青阳城黑虎帮的注意。
黑虎帮是青阳城最大的帮派,帮主叫赵虎,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手下有一百多个兄弟,
平时靠敲诈勒索、抢劫为生,还和官府的捕头李彪勾结,百姓们都敢怒不敢言。这天,
陈峰刚从现代带来一批物资——有20台小型纺织机改良版,手动的,
比古代的织布机**倍、500斤高产玉米种子,还有一批新的药品。
他让狗子帮忙把物资搬进小院,刚整理好,院子的大门突然被人一脚踹开。“砰”的一声,
大门撞在墙上,掉了块漆。十几个穿黑衣的蒙面人冲进来,手里都拿着刀棍,
为首的是个身材高大的蒙面人,声音沙哑:“陈老板,我们是来求财的。
听说你手里有很多宝贝,还有不少银子,识相的就乖乖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陈峰心里一紧,赶紧把狗子护在身后:“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抢劫!
”“少废话!”为首的蒙面人挥了挥手,“给我搜!”十几个蒙面人立刻冲进屋里,
翻箱倒柜地搜查。陈峰带来的纺织机、种子、药品,还有他存的200两银子,
很快被他们搜了出来,堆在院子里。“大哥,找到了!好多银子,
还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一个蒙面人兴奋地喊道。
为首的蒙面人看着院子里的物资和银子,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好!都给我搬走!
”就在这时,狗子突然冲上去,抱住一个蒙面人的腿:“不许动我们老板的东西!”“找死!
”那个蒙面人一脚踹在狗子的肚子上,狗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蜷缩成一团,
嘴角流出了血。“狗子!”陈峰怒喝一声,想冲上去,却被两个蒙面人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看着蒙面人把自己的物资和银子搬上马车,陈峰的心里又气又急。
这些东西是他辛辛苦苦带来的,就这样被抢走,他怎么能甘心?但他知道,
现在硬拼肯定不行——对方人多,还拿着武器,他和狗子根本不是对手。
他的手悄悄摸向口袋里的青铜令牌——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他趁着按住他的蒙面人不注意,
指尖快速摩挲着令牌上的兽首纹路。“想跑?”为首的蒙面人察觉到他的动作,厉声喝道,
“给我按住他!”但已经晚了。令牌突然发烫,眩晕感瞬间袭来。陈峰的身体开始变得模糊,
按住他的蒙面人只觉得手里一空,陈峰的身影竟然凭空消失在了他们眼前。“人呢?
人怎么不见了?”“刚才还在这里,怎么突然就没了?”蒙面人们都惊呆了,
看着空荡荡的院子,脸上充满了恐惧——他们以为遇到了鬼神。为首的蒙面人也慌了,
他活了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种诡异的事情。他心里发毛,不敢再停留,
赶紧说:“东西已经到手了,快走!”说完,带着手下,赶着马车,匆匆离开了小院。
陈峰再次睁开眼,已经回到了现代的公寓里。他大口喘着气,
刚才的一幕还历历在目——狗子被踹倒的样子,蒙面人贪婪的眼神,
还有自己消失时蒙面人惊恐的表情。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令牌,
心里又后怕又庆幸——幸好有这令牌,不然他这次肯定要栽在黑虎帮手里。
但他不能就这么算了。被抢走的物资和银子倒还好,可黑虎帮知道了他的住处,
还见过他的样子,以后他在古代根本没法安心做生意。而且,狗子还在小院里,
不知道有没有事。第二天,陈峰调整了心态,再次穿越到古代。他没直接回小院,
而是先在城外的山洞里待了一会儿,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确定没有蒙面人埋伏,
才小心翼翼地朝着小院走去。小院的大门还倒在地上,院子里一片狼藉——桌子被掀翻,
椅子被砸坏,地上还残留着血迹。狗子坐在门槛上,脸色苍白,看到陈峰回来,
眼泪瞬间流了下来:“老板,您回来了!您没事真是太好了!
那些坏人把我们的东西都抢走了,我对不起您!”陈峰走过去,扶起狗子,
摸了摸他的肚子:“还疼吗?”狗子摇了摇头:“不疼了,就是有点饿。”陈峰松了口气,
从背包里拿出面包他特意从现代带来的,递给狗子:“先吃点东西。”狗子接过面包,
咬了一口,眼睛亮了:“老板,这是什么?好好吃!”“这是我家乡的点心。”陈峰笑了笑,
开始检查小院的损失——银子被抢走200两,纺织机20台,种子500斤,药品50瓶,
总价值超过150两银子150000块。他皱着眉,
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黑虎帮找出来,夺回自己的东西,还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他对狗子说:“狗子,你在这里看着家,我去城里打听一下,
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些坏人的线索。”“老板,您要小心啊,那些坏人很凶的。
”狗子担心地说。“放心吧,我会小心的。”陈峰说完,转身离开了小院。进城后,
陈峰没直接去找刘掌柜他们,而是先去了一家茶馆。茶馆是古代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三教九流的人都在这里聚集,或许能打听出点线索。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