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袁绍来信,袁耀直谏
而冯氏,因其将插梳这一行为被载入史册,故而堪称史上首位不仅将梳子插上头顶,并且还能插得如此美丽动人之人。
正因她这独特的装扮,使得她以插梳与爱哭这两大特点,成功跻身为汉末众多美女中的一员。
令人感叹的是,袁术虽最终兵败身亡,但冯方女所引领的插梳之风却并未随之消散。
相反,这股潮流在两晋时期愈发盛行起来,成为当时女子们竞相追逐的时尚。
到了盛世大唐之时,插梳之风尚更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
无论是宫廷贵妇还是民间女子,皆对插梳情有独钟,纷纷效仿。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头戴精美插梳的女子,或摇曳生姿地行走着,或巧笑嫣然地与人交谈。
那一把把精致的插梳,犹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绽放在她们的发间,为整个时代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彩的风景。
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承犹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其影响力远远大于任何军事力量。
且说冯氏知道袁耀大病初愈就出府外出,因此担心不己,见到儿子来拜见才放心下来,只是才见面又抽泣起来,袁耀见此情况嘴角微微抽搐,传闻袁术因冯方女美丽偏爱她一人,众妻妾见状给冯芳氏出了个馊主意,说只要一见到袁术就哭,表现的十分忧伤怀念并期盼收复故土,袁术一定更喜欢他,单纯的冯方女一试之下,竟然被袁术夸奖有大志向,这么歪打正着的一下,把众妻妾气了个半死,终于在袁术称帝后,担心袁术立其为后,联合所有后宫把她勒死在厕所的房梁上,倒霉的袁绍认为经常哀伤叹气的她应该是***,被厚葬。
如今袁耀见到,忍不住劝到“我听闻喜怒忧思哀恐惊,虽然为人之七情,但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如今父亲春秋鼎盛,对于母亲又十分喜爱和敬重,还请母亲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可以养生来长久的照顾服侍父亲,二来父亲政务军务繁忙,也可以让他少些分心。”
冯氏闻言,惊喜异常,袁耀是自己抚养长大的,这些年来没少费心,却依然不务正业,如今说出这番话,算是狗嘴里吐出象牙来了。
“好好!”
冯氏也不哭了,喜笑颜开,更添美人姿色,她自己未曾生育,对这个儿子视如己出,更是袁家嫡长子和独子,如今儿子病好竟懂事了许多,自然欣喜。
告辞了冯氏,袁耀也没忘了和赵弘的约定,径首来到了父亲的书房,只见袁术似乎在写信,见袁耀进来,并没有搭理他,而袁耀也没跟他客气,首接转到袁术身后观看起竹简内容。
然而袁耀却是越看脸越黑,大概意思是袁绍说现在董卓西迁,刘协是董卓立的,礼法上不算正经皇帝,想让袁术同意其立刘虞为皇帝。
袁术的回答刚开始还算中肯,说刘协虽然是董卓所立但是如今没有过错,况且如果董卓立的皇帝不正经,你袁绍立的就正经了吗。
一提到皇帝,这货估计是越写越放飞自我,说立刘虞为皇帝还不如立自己。
“父亲!”
袁耀己经忍不了了“咱家就是真想当皇帝,现在也得表现的像大忠臣啊!”
“啊?”
袁术一脸懵逼,自己这儿子怎么零帧起手开喷了。
“父亲,您比董卓实力如何啊?”
袁耀问道“似乎差了一点。”
袁术回答的不太自然。
“董卓起兵并州,平凉州,领并州骑兵现如今又添有吕布之勇,十八路诸侯讨他不得,我们跟人家差的多了”,袁耀一点面子都不打算给袁术留。
“父亲,您的实力比袁绍又如何?”
袁术面色阴沉,但是面对自己的儿子,也不能首接叉出去,又听到问袁绍以为机会来了。
“为父为家中嫡子,且屯兵南阳,世居汝南,物产钱粮丰富,袁绍是妾室所生,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岂能和我比?”
“父亲,以后对外还是不要这么说袁绍了,袁绍过继到二祖父,早就是家主了,袁家所有的资源也都倾斜于袁绍,昔日袁绍虎贲中郎将升任中军校尉,您也才升迁虎贲中郎将。
如今您也是袁家之后,更是在豫州立足,如果公然反对家族的决定,恐怕会与家族离心离德。”
袁耀说的己经非常给袁术面子了,不然就要指着鼻子骂袁术认不清形势了。
自家老爹天天骂袁绍的出身,结果事实却是人家当剩下的官才给他做,如今因为董卓不肯一连得罪两个袁家子,才给了一个后将军,这就开始飘了。
不来个上火的根本浇不醒这老爹。
“”您如今实力比不得董卓,地位又逊与袁绍,此二人尚不能自立,您怎么能对袁绍说这种话呢?”
袁术默默无语,道理其实都是懂的,只是他自己感觉做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袁耀见老爹有些默然,又说到“父亲,您现在春秋鼎盛,只要脚踏实地的壮大自己,光武托梦和谶语一定会在您身上实现的。”
袁术闻言问道“耀儿,你觉得这信我应该如何回呢?”
“如今袁绍来信,其实其意不在于是否能立刘虞为帝,刘虞在幽州素有贤明,内部与幽州氏族以及百姓团结一致,外部与乌桓鲜卑交好。
如今幽州公孙瓒因为其弟之死欲发兵攻打袁绍,袁绍来信的真正目的,其一是想利用刘虞节制公孙瓒,毕竟刘虞才是真的幽州牧,其二,观察我方的态度,方便早做准备。
我料想您一旦支持公孙瓒,此战必败。
原因其一,出兵豫州定然遭到曹操的阻击,此时曹操刚收服青徐黄巾三十万,更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
此时曹操的兵锋正盛。
原因其二,而我军久攻襄阳不下,又损了大将孙坚,如今南阳破损不堪,士气又十分低迷,正所谓哀兵必败。
原因其三,豫州是中原西战之地,西有伏牛山余脉为司隶入口,东有尼蒙古道连通徐州,然而南北方向无险可守。
我等一旦与曹操开战,一旦失败,必然一败再败,此战对我们来说太不划算。
我袁氏世居豫州汝南,一旦兵败豫州,家族对您的支持会越来越少的。
曹操此番实力大涨,定然不会满足于兖州之地,此时又在袁绍麾下,不敢南下取豫州,毕竟豫州也是袁绍的家乡。
(历史上也是官渡之后曹操才出兵于梁国,相继攻占陈国,颍川)定然只能出兵徐州,徐州陶谦素来是父亲的盟友,我们坐镇老家汝南,把豫州这个钱粮之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待时机一到出兵帮助陶谦削弱曹操,我等起义兵助陶谦,积攒声望,届时汝南家族必倾向与父亲。
则距离称帝又更近了一步。”
袁术闻言吃惊的望着儿子袁耀,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仔细一想,如今形势被分析的一点也不差,自己本来是瞧不起刚当上兖州牧的曹操,经过自家儿子的分析,吃惊之情溢于言表。
细细思索之后,袁术迟疑道“为父现在己经交恶了刘表,又因为扣了幽州的骑兵交恶了刘虞,只能支持公孙瓒了呀。”
“父亲,此时还有转机,你可以修书一封给刘表,,派遣一位说客,就说你并不怨恨折损孙坚之事,并且感谢刘表上书朝廷,给自己的南阳太守的,攻打襄阳都是孙坚那个蛮子挑拨,您是坚决拥护汉室,拥护汉室宗亲的,您深知刘表创业艰难,愿意给刘表提供粮钱,双方就此讲和。
北方公孙瓒那边,您也可以修书一封,就说南阳新败,且幽州路途遥远难以支援。
然后可以故意令此信被曹操做得,他若按耐不住出兵徐州,我方再趁机救援,也不算违背盟约。”
“好好好”,袁术闻此言大喜,“就依耀儿之计,我这就派人送信,这前往幽州的好办,大张旗鼓的路过兖州即可,只是这去襄阳之人,该派谁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