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授武学
毕竟这么多年一首跟随夫妇二人早起观看他们的练武,要知道练武首重资质、悟性,但是资质悟性是拔高了人的上限,而勤奋才决定了人的最终成就和下限。
心想:“此子勤奋好学,将来必成大器。”
岳不群开始介绍起门派历史,接着说道:“本派开山祖师为南宋末年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五弟子,道号广宁子,其武艺高强,在江湖上声名远扬。
当年南宋覆灭,全真弟子死战不退,全真教也随之倾覆。
本派祖师便带着门下残余弟子,来到此处创立了华山派。”
岳不群一脸庄重地向岳圭讲述着门派的历史。
岳圭聚精会神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和心酸。
想到了那个时代***们为了不受北方异族的欺辱,纷纷投入了反抗大军,那么多的英雄豪杰飞蛾扑火般投入到了伟大的事业。
想到了那个时代***受到的苦楚,以及当时***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心酸。
“祖师爷真是了不起!”
他不禁感叹道。
岳不群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此外,本派祖师创派时曾在华山获得了一份神秘的传承,据传是陈抟老祖修行秘法,可惜只留下了一些残篇断简。
几百年来,无数华山派弟子都试图参悟,但始终无人能够成功。”
岳不群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遗憾,随即又一脸严肃的说到:“不过即便如此,本派也始终是这天下间的一流门派,只要学好本门武功,不说是天下无敌,起码自保无疑,如果能练到高深处,天下也少敌手。”
岳圭听得津津有味,心中对华山派的武学更加向往。
“当然,这些都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
要想真正领悟,还需靠你自己的努力修炼。”
岳不群语重心长地说。
岳圭郑重点头,“师父放心,弟子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师父和先辈们的期望!”
岳不群满意地点头,“嗯,为师相信你。
不过,习武之人,武德亦至关重要。
切记不可仗武欺人,要行侠仗义,匡扶正义。”
“弟子明白!”
岳圭眼神坚定。
“好了,今日就讲到这里。
现在我正式传你武功。”
岳圭目光灼灼的盯着岳不群,一脸期待的看着他,岳不群也微笑着,看着他,毕竟岳圭平常性格沉稳,少有露出这种表情,岳不群看着也感觉很有意思。
随后又开始介绍起武功。
“本人有武功数百种,其中以华山九功为最,这九门武功分别是:紫霞神功、混元功、鹰蛇生死搏、反两仪剑法、朝阳一气剑、玉女十九式、混元掌、养吾剑法、抱元劲。”
岳不群略带遗憾都说到:“然而因为战乱和剑气”说到此时,岳不群戛然止。
岳圭虽然清楚岳不群要说剑气之争,但此事岳不群和宁中则没和他讲过,岳圭万不能就是插嘴过问。
而是仍然表现出仔细聆听的样子。
岳不群黯然的顿了顿说到:“因为战乱本来很多武功都残缺不全,华山九功,也仅有紫霞神功、混元功、朝阳一气剑、玉女十九式、混元掌、养吾剑法、抱元劲,甚憾。”
岳不群整了整心态继续说到:“你仔细听好了,现在为师传你本人基础内功。”
岳圭赶紧躬身行礼,“谨记师父教诲!”
岳不群道:“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 。
先从涌泉脚底冲,涌泉冲过渐至膝 。
膝过徐徐至尾闾,泥丸顶上回旋急 。
秘语师传悟本初,来时无余去无踪。
历年尘垢揩磨净,遍体灵明耀太虚。
修真活记有何凭,心死群情今不生。
精气充盈功行具,灵光照耀满神京。
金锁关穿下鹊桥,重楼十二降宫室。”
然而岳圭在听到岳不群开始念歌诀的时候,就感觉很熟悉。
细想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全真大道歌,原来华山派自始至终都保留着全真派的传承。
全真大道歌原为王重阳为弟子创的筑基功法,据传是由先天功简化而来,不要觉得是筑基功法就觉得质量不佳,事实上全真大道歌号称是可以永远修行下去功法,内力中正平和,且修行时绝无走火入魔之虞,然而此门武功在修行之初十分缓慢, 所以华山派多以此功法筑基,然后转修其他内力。
但是华山派众人却不知道,老顽童曾评价全真大道歌,说如果以九阴真经和全真大道歌相比较好,前60年肯定是九阴真经略胜一筹,然而60年后就是全真大道歌更胜一筹,可见全真大道歌之恐怖。
然而之所以修行的很少,是因为少年慕强,哪一个一个年轻人不希望自己早早的成为高手,行走江湖。
这个世界的人均寿命才西十多岁,50岁左右,比如一个人以六岁开始练武,需要练到66~70左右才能够有成,有多少人能够有耐心?
或者说哪怕有耐心,又有多少人能够等到这个时候?
可能在这途中生病或者意外离世了。
因此华山派,才没有足够的重视全真大道歌,只是把它当成普通的筑基功法。
在弟子初步练出气感之后就转修其他的功法。
虽然思绪万千,然而时间只是一瞬而过。
岳圭仔细聆听着岳不群的讲述,并在岳不群的监督下背熟全真大道歌,一刻也不敢怠慢。
毕竟这是以后的立身之本。
岳不群看着眼前的岳圭,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决定先传授岳圭华山基本内功,因为这是修炼其他功法的基础。
岳不群口传心授,将内功心法逐句讲解给岳圭听,并亲自示范运气调息的方法。
岳圭聚精会神地学习,努力领会着其中的奥妙。
随后,岳不群又教授了岳圭基础拳法。
他一招一式地演示,耐心地纠正岳圭的动作。
岳圭认真练习着每一个招式,渐渐掌握了拳法的要领。
并叮嘱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武学没有捷径,唯有勤学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