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如初见三

年年久 菀归昭月 2024-12-19 13:57:0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王老头睨了一眼赵二,冷冷的看着他出了门才起身。

他走到床前让王氏往里挪,掀开床单拿出一吊铜钱哗啦啦拆了一半到桌子上:“诊金!”

老大夫古怪的看着这次主动付了诊金的二人却不言语,只收进袖中挎上药箱往外走去。

“三丫,送送大夫。”

王老头摆摆手示意三丫跟上,看二人远去才回头看着陪了自己一辈子的妻子泪流满面。

流民的消息越传越广,死去的人越来越多。

众人从开始的听到陈军屠城时的义愤填膺到现在的麻木不仁,唯一活跃的是骂着城主府众人的声音倒是愈演愈烈。

老两口从开始得知消息的痛哭流涕到现在的沉默寡言似乎只需要半个冬天,王老头西处打探儿子的消息妄想让他落叶归根。

到现在王大成的七七都过了老两口才开始认命不再 寻找。

三丫看着每天窝在房间里不动的两位老人心里着急,每天起早陪着两人时刻不分离。

由于封城导致粮价上涨,家里己经吃了好久的稀粥。

五岁的小孩儿饿得前胸贴后背,早前养出来的一点肉早己经消失了。

王氏看着心生不忍,家里钱银用来找儿子早就花光了,让三丫陪着他们等死他也做不到。

三人靠着一点稀粥红薯熬过了冬天终于是入了春,日子却没有好过多少。

城外出不去,全靠城中下发的一点救济粮过日子。

由于护城河里曾经撒下的黑腐药,两岸花草枯的枯死的死连野草都找不到一根。

老两口连院门都不再出了,偶尔在三丫陪着的时候在院门靠着看看外面。

这天一老一小在院门往外看着,听着隔壁婶子嘻嘻哈哈的和人走来了。

“要我说啊,城主这次大婚肯定得热闹好久嘞,人家可是发话了,城中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去的都可以去管饱呢!”

“可不嘛,这次 得把我家几个小子丫头都放出去热热闹闹的给城主把气氛搞起来。”

“那我这次……”王氏听着几人边说话边走远,低头想了想,让三丫回了自己房间。

她颤巍巍摸到床沿坐下:“老头子,咱们也该走了。”

她看着床榻上起身都困难的老人低头掖了一下被角,三丫总跟着他两,平时要是寻死还没怎么着那孩子怕就己经吆喝开了。

趁着这次城主大婚,把她支开算了。

她不敢说自己心里隐秘的黑暗:凭什么我儿子死不见尸,她夏知年还能风风光光的举行婚礼?

开始封城的时候人人骂她,现在大家都恭维着她敬着她?

她不甘心,似乎儿子的死也是夏知年的错了。

正好趁着她婚礼,让她一辈子都有疙瘩。

王老头只一眼就看出来自己妻子的想法,他叹了口气默认了。

自从大成死后他们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己经到了喘气都费力的地步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让两人原本灰白的头发白得像雪。

他示意妻子把梳妆台上的盒子打开,拿出里面 仅剩的一枚玉佩:“这玉也不值钱,留着给三丫吧,陪了我们这么久给她留个念想。”

王氏恨恨道:“三丫现在还是奴籍,我们去了她还不是和房子一起被宗族接手当个丫鬟被倒来倒去。

这玉不如拿去给她把奴籍消了来的实在,她才五岁,我家的人去当牛做马?

好歹是大成留的念想,宗族那边的人休想!”

王老头听了难得的笑了笑:“还以为人老了改性子了,没想到你还是和年轻时一样,咳咳咳,咳咳……”王氏忙上前给他顺气又端来一杯茶喂下去才止住咳,扶着丈夫躺下她开始思索解奴籍的事来。

第二天天擦亮王氏就出门往里长家走去,到了也不说话只邦邦的砸门。

里长媳妇李氏喊了几声门外不应,从旁边悄悄看了一眼,看见是王氏才松下一口气开了门:“你咋不说话呀老婶子,这大早上的多吓人呐。”

她见王氏不理她也不愿意再和她多说,手一甩自顾自的走在前面也懒得说话了。

心中暗暗唾弃:得意什么呀,儿子都死了还傲气个什么劲儿。

她翻了个白眼往屋里走去:“当家的,王家婶子来了。”

里长刚洗漱起床准备吃早饭,一碟咸菜下一碗寡淡稀粥喝得唏哩呼噜的。

看见王氏来了也没动,只坐凳子上招呼:“婶子来了?

啥事儿啊婶子快坐?”

王氏见了里长倒像是回过神来了,往凳子上坐去手里的玉佩也递到了他面前:“友小子,婶子这辈子没求过你,我家那不成器的儿子前些时候给我带回来个女娃,说养给我们解闷儿的。

现在大成也去了,就留下我们老两口和一个小娃娃……”她似乎是承受不起丧子之痛,呜呜痛哭起来。

“他就只给我们留了这点念想,我们也没别的想法了,只希望把她好好儿的养大了不枉我儿救她一场。

只是她来的时候入的奴籍,我只求把她当孙女养给她脱籍。”

她把玉佩塞进里长手里:“这事儿你得帮我啊 ,我一个老婆子哪儿懂这些啊。”

李氏见状忙给王氏添了杯茶去,李友也不再呼噜稀饭两人推搡着手里的玉佩:“哪儿能收你东西啊老婶子,我马上去写证明给她改良籍。”

眼见李友推了东西往里屋去了,王氏一转身又把玉佩塞李氏怀里了:“你可一定要收,我家三丫可乖了,往后来你这儿玩你可不能嫌弃。”

李氏听她的话觉得奇怪,她家现在又没小孩儿了三丫来玩啥呢?

看着王氏刚挂上的笑脸也不好再推了,两人说笑间就把东西接下了。

很快李友就拿着写的证明出来了,王氏忙拿出一应物件跟着李友往衙门走去。

李友看她带的东西暗暗点头:不愧是一辈子闯出来的女人,其他谁能把材料带这么全呢?

这次一去不到一盏茶就能办好了。

他看了自己妻子一眼,只见李氏拿着玉佩向他招招手,他点点头不再说话带着王氏出门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