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白玉雕赑原砚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夏初鑫没走多远,连忙打开百度搜索了一番,结果这百度上愣是一点信息都没有,于是也只能到这旁边的店里让人掌个眼。

这古玩街上不只是这些包袱,还有许多较为正规的大店铺。

但想要在这古玩街上开个店,可不仅是有钱就行。

这可是华海最大的古玩街,谁会舍得转出去呢。

而且能在这开店的老板在当地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店内的精品也不是其他地方可媲美的。

夏初鑫眼前这家店叫“珍宝斋”,店面很大,店内的瓷器看着也是琳琅满目。

刚准备迈进去,就听到店内传来嘈杂的争吵声。

“你们珍宝斋就是这样做生意的?

我这玉蚕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正个八经的好东西,你们说是假的就算了,现在我要带走,你们还想强买强卖,我要让外面的人都来看看你们珍宝斋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看谁还敢踏进你珍宝斋的门。”

这老汉的声音很大,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身旁的人都在窃窃私语。

这种事在珍宝斋发生也不是头一次了,以前那些乡里来的村民,也不敢把事闹大,每次都是不了了之,看来这次是碰到硬茬了。

“刘老板,人家不卖就把人家东西还给人家得了,难不成这古玩街是你的天下不成,人人都得听你的。”

这喊话的也是这街上的老板,不过听说他和这姓刘的不对付,早年间这姓刘的通过偷鸡摸狗的手段从他那抢走了不少客户。

这刘明的脸上也是青一阵,紫一阵。

以前这手段也吃下了不少好东西,没想到这老汉是个硬茬,这下他也只能认栽,把老汉的玉蚕还了回去,转身就回了店里,那个脸都要跨到地上了。

经这么一闹,夏初鑫也知道,这街上吃人的店肯定不少。

于是向身旁的几位大哥 ,要说名气和人品最好的,是一家叫聚宝阁的店,给的价格很是公道,各种古玩也是包开门的。

理解这些情况以后,见刚刚那老汉要走,夏初鑫立马追了上去,在刘明把那玉蚕归还给老汉的时候,他开眼了一下。

青黄玉蚕蛹,正品。

遇到好东西,他怎么可能舍得放弃,就是不知道这老汉开什么价。

“大叔你等等,我刚也在那边,看到你那玉蚕,我有兴趣买下来,你看能卖给我吗?”

这老汉看了一眼他,穿着朴素,很年轻,看着小伙不像是出得起高价的人。

老汉迟疑的开了口,“你真要吗?

小伙子,我这东西可不便宜,你也看到了。”

“大叔你开个价吧,我看能不能接受。”

他也不磨叽,毕竟刚刚这老汉的行为太显眼了,他也怕有懂行的人来多看两眼,到时候这玉蚕落到谁手上也就不好说了。

“十二万,小伙子你要出得起你就带走,这玉蚕是我祖上落下来的,我家条件不好,孩子要结婚了,只能忍疼把这玉蚕出了,虽然俺老汉没什么文化,但俺也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他很爽快就把这玉蚕拿下了,不过这老汉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银行卡,只能先陪他去银行取钱,再返回一趟,反正也不远。

给老汉取了钱,看着手里的玉蚕真给他高兴坏了。

内心也是疯狂的想想“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价值,但这玉蚕的的价值肯定不低,现在就过去那聚宝阁看看。”

到这聚宝阁大门前,和刚刚那珍宝斋对比,这聚宝阁可大上许多。

两边还分别挂着两个牌匾,上联是“古色古香,满店古玩腾雅韵 ”下联是“新潮新异,一弯新月写春晖”果然大气。

“小哥看些什么呢,需不需要我们给你介绍一番?

不敢说别的,我们聚宝阁的物件那都是顶好,绝对物有所值。”

店里的伙计并没有因为他的穿着和年纪就选择忽视,反倒是热情。

在这行也混了好几年,什么样的客人没见过,万一得罪了什么大人物,他们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大哥,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是来卖东西的,还麻烦你带一下路。”

听这话那伙计也是高兴的很,管他买还是卖,只要交易成功了,都有他的提成。

“小哥你往这边请,我们这收物件肯定是这条街上最公正的,你算是来对地方了,童叟无欺。”

一楼摆放了瓷器,玉器,还有一部分的画作,不过一楼摆放的这些估计也就是一般的古玩,顶顶的好物件老板肯定私藏在别的地方。

“李哥,这位小哥说,他那有好物件,看我们收不收。”

“好,小林你先下去招待,有事我叫你。”

李渊刚和伙计说完话,扫了他一眼,倒也没看出来眼前这小伙有什么特殊之处。

“小哥这边坐,怎么称呼啊。”

“我姓夏,叫我小夏就好。”

“小夏,你有什么好物件,放这桌上就行,让大哥先掌个眼。”

夏初鑫也不含糊,首接取出里面的“白玉雕赑员砚台”。

有的物件一眼假,有的则是一眼真,而这砚台属于后者。

李渊来来***看了好几下,放大镜都用了好多次,但他也是不能确定这个砚台的时期。

“小夏,你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物件,清朝时期的砚台,这白玉成色也是极好的。

你等一下,我去叫一下我们老板。”

李渊说完就急匆匆往楼上跑,因为他没能断出更准确的时期,也没办法评出准确的价值,只能上楼请老板。

“小李瞧你刚刚那着急样,我倒要看看是什么好物件。”

说话这人正是这聚宝阁的老板,在这古玩界里也算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大家见了都要尊称一声李老。

“李老,您就别笑话我了,我看那白玉砚台是顶好的物件,一会定能入你的法眼。”

夏初鑫见来人是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原来的李渊在后跟着,他想这老人应该就是这聚宝阁的老板了,虽不知该如何称呼面前的老人,但也扶手行了一礼。

干这行的,别的先不提,但尊师重道定要摆在那第一位,要是人品出了问题,干哪行都走的不长远。

李老也朝面前的青年点了点头,算是回礼了。

李老把桌上的砚台拿在手中,来来***看了几遍,虽没言语表达出来,但连连点头,那定是件很不错的物件。

“小伙子,这白玉雕赑员砚台你是从何收来的,这算件宝贝”李老语气温缓,并没让夏初鑫觉得有何不妥之意。

干古玩这行的,物件的来历是要清楚的,鬼货或是贼货,大部分古玩店都是不敢收的,行内说的鬼货就是指盗墓人偷挖古墓偷盗得来的古物,而贼货则是指从文物部门或私人手中偷来的古玩,量小且货真,出价低,主要是为了快速出货。

这两种那铁定是违法的,能干这行的人,谁手没几个钱,可都不想进去待上个十年八年。

“李老叫我小夏就好,这是我从路口的包袱斋手里收的,是件荒货,我看这品相极好,那包袱斋所言应是不假。”

李老点了点头,心里想着“不错,看着沉稳,不浮躁,眼力也不错。”

“小夏,花了多少钱收了这砚台啊?”

夏初鑫也没打算谎报或是欺瞒,开口道便是“五万”李老笑了笑道“那你小子可是拣了个大漏,看来那包袱斋是走宝了。

那你可能给这白玉雕赑员砚台断个代。”

李老看着小伙不像是豪门子弟,花了五万就这么买下了这砚台,而且不浮不躁,应是有些本事的。

“李老,小子本领不足,就只看出是出自清代,让您见笑了,还劳烦您掌个眼。”

夏初鑫并没有说大话,不懂装懂,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的臭毛病。

而是不耻下问,不因小成而自满, 深知学海无涯, 前辈们的经验才是宝贵的财富。

“还不错,这白玉雕赑员砚台出自清朝,康熙时期。

清代白玉,玉质坚密,色泽温润,你看这白玉砚台背面刻有苏东坡诗文“其色温润,其制古朴,何以致之,石渠秘阁,改封即墨,兰台列爵,永宜宝之,书香是托”,款:康熙壬午孟夏御识,印:暇丝。”

“小夏,你这砚台要出的话,老头子给你出55万,算是一个公道价。”

听到李老给他报的价格,他都有点不敢相信,本以为这砚台最多就赚了十万八万差不多了,没想这么暴利,一下多了五十万,他还没见过那么多钱呢,心里有一万头千里马在奔腾。

“李老,55万太多了,你给小子50万就好,刚还麻烦您给小子掌眼了,算起来我己经赚不少了。”

听夏初鑫这话,李老头越是喜欢这小伙,不贪不冒进,会做人,讲人情。

“那这次算老头子占了个便宜,以后有什么把握不住的,你来找老头子我,不能说千千万万的都能给分辨清楚,但自诩有些能耐的。”

“那就感谢李老了,不过现在可能就要麻烦再您一趟了。”

夏初鑫,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毕竟人家刚说完,他就开始麻烦上了。

不过小老头也没在意,笑了笑说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哈哈,有什么尽管说。

年轻人,脸皮怎么那么薄。”

夏初鑫听李老都这样说了,心里难为情的情绪也是放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