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杠杆巧破千年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格物院的晨课总伴着铜铃响。

第二日天刚亮,王小虎就揣着个木片做的小杠杆来了,支点处用麻绳绑着,一头挑着块石子,一头坠着片瓦,见了陈默就举起来:“先生,我昨儿试了,短头压长头,真能把瓦撬起来!”

阿竹也从布包里掏出两个陶碗,碗底钻了孔,用棉线连着,正是简易的连通器。

“我娘说,染坊的染缸要是用这个,添染料时就不用一遍遍量了。”

她小声说,眼睛却亮得很。

陈默笑着点头,转身从实验室搬出个新物件:架木制的杠杆,支点打磨得光滑,长臂端刻着刻度,短臂端挂着个铁秤砣。

“今天咱们学‘省力’。”

他往长臂末端的托盘里放了块青砖,“谁能只动一个手指,把这砖抬起来?”

孩子们都凑上前,王小虎抢着去扳短臂,脸憋得通红也没动静。

陈默把秤砣往短臂末端挪了挪:“再试试。”

这次小虎轻轻一按,长臂竟真的翘了起来,青砖离地时带起阵尘土。

“这就叫‘力臂越长越省力’,”陈默在地上画了个杠杆图,“就像你们见过的井轱辘,摇柄越长,提水越省劲。”

正讲着,院外传来争执声。

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气冲冲闯进来,身后跟着个儒生打扮的老者,手里攥着本《考工记》:“陈先生,你这‘格物’尽是些奇技淫巧!

老祖宗早说过‘力举百钧,非力大也,势也’,哪用得着这些木疙瘩?”

汉子是西市的搬运工,愁眉苦脸道:“先生,我等搬运石料,十个人抬不动一块,这老者说我等力气不济,是偷懒。”

陈默看了眼那半人高的青石,对老者笑道:“老丈说的‘势’,正是我们要学的。”

他让工匠在石下垫了块木楔,又用杠杆抵住木楔,对搬运工道,“你来按这端试试。”

汉子半信半疑地按住杠杆长臂,只听“咔”的一声,青石竟真的被撬起寸许。

老者捧着《考工记》愣住了,手指在“轮人制轮,匠人营国”的字句上摩挲,忽然道:“原来老祖宗说的‘势’,是这个道理。”

午后裴谞来上课时,正撞见孩子们用滑轮组吊水桶。

三个孩子拽着绳子,竟把装满水的木桶吊到了房梁上。

他看得稀奇,接过陈默递来的图纸:“这滑轮组若用在修缮宫殿上,搬运栋梁岂不是省了许多人力?”

“何止宫殿,”陈默指着窗外,“城外的水磨坊,水轮带动石碾磨面,若是加上滑轮改变方向,是不是能让石碾转得更匀?”

裴谞眼睛一亮,当即告辞:“我这就去工部,把滑轮图样画出来!”

傍晚时,那搬运工带着几个工友来道谢,手里捧着块打磨光滑的青石板:“先生,我们照着杠杆的法子改了撬棍,两个人就能搬起石料了。

这石板,给院里铺地吧。”

陈默看着他们把石板铺在院心,夕阳透过槐树叶,在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阿竹蹲在石板旁,用树枝画着杠杆图,嘴里念叨着:“短臂长,长臂短,省力……”王小虎则缠着陈默:“先生,明天能讲‘飞’吗?

我看鸽子能飞,是不是也有力气在帮忙?”

陈默摸了摸他的头,望向天边掠过的鸽群。

风穿过格物院的朱门,带着远处西市的喧嚣,也带着孩子们眼里的光。

他忽然想起现代课本里的流体力学,笑道:“能讲。

不过要先做个纸鸢,咱们看看风是怎么让它飞起来的。”

入夜后,格物院的灯还亮着。

陈默在纸上画着纸鸢的剖面图,旁边注着“升力”二字。

窗外的月光落在纸上,像给那纸鸢添了对翅膀。

他仿佛能听见明日孩子们的欢呼,听见纸鸢升空时带起的风声——那风声里,藏着比翅膀更有力的东西。

是被说透了的道理,是能被学会的智慧。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