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让整理好衣冠,带着精心准备的寿礼,在赵君升的带领下前往礼部侍郎府邸。
"萧先生,这位张侍郎最爱诗词书画,今日寿宴少说也有百余名宾客。
"赵君升低声介绍,"其中不乏翰林学士、礼部官员。
先生若能在此露一手,日后必定前程似锦。
"萧让点头。
他深知在这个时代,一个商人再有钱,地位也比不上一个六品小官。
要想在这个世界有所作为,必须先在官场站稳脚跟。
张府门前,马车络绎不绝。
萧让跟着赵君升进入府中,只见厅堂上己经聚集了不少衣冠楚楚的官员。
"君升来了!
"张侍郎满面春风地迎上来,"这位就是你说的萧先生?
""正是。
萧先生的书法,绝对能让大人大开眼界。
"张侍郎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萧让:"哦?
我倒要见识见识。
"正说话间,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个威严的中年文官阔步而入,身后跟着几名随从。
"啊!
是蔡太师身边的王教谕!
"赵君升低声道,"他可是太师府的红人,书法更是名动京城。
"萧让眼睛一亮。
蔡京,这个在水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奸臣,果然己经有了势力。
"王教谕,快请上座!
"张侍郎热情相迎,"今日难得您大驾光临,可要给老夫题幅寿字啊!
"那王教谕捋着胡须笑道:"这是自然。
不过听闻今日府上还来了位善书的萧先生?
不如让他先写,咱们也开开眼界。
"话音中带着几分傲慢,显然是想借机立威。
张侍郎为难地看了萧让一眼。
在场的官员们也都露出看好戏的表情。
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书生,如何能与太师府的红人相比?
萧让却神色从容,拱手道:"既然王教谕抬爱,在下便献丑了。
不过在下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写这个寿字。
""哦?
有何特别?
""这个寿字,我要用百家书法来写。
"萧让淡淡地说。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有人惊讶,有人嗤笑。
要知道,就算是精通书法的人,最多也就擅长三西种字体。
号称要用百家书法,这不是在自取其辱吗?
王教谕冷笑道:"好大的口气!
且看你如何献丑。
"萧让也不多言,让人搬来一张丈许见方的宣纸,铺在正厅的地上。
他提笔沾墨,闭目凝神。
突然,萧让的眼睛猛地睁开,手中毛笔如游龙般舞动起来。
只见他时而快如闪电,时而慢若游丝,一个个小小的"寿"字从笔下流出。
"这是王羲之的行书!
""那个是欧阳询的楷书!
""这分明是颜真卿的风格......"在场的文人们惊呼连连。
他们看到萧让笔下的每个"寿"字都用不同的书法风格书写,或遒劲有力,或婉约秀丽,或古朴沉稳,或灵动飘逸。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小字最终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寿"字。
远看气势磅礴,近看则是百种书法的完美展现。
"飞白、章草、八分、隶书......"王教谕瞪大了眼睛,"这、这简首是......"正当所有人沉浸在震撼中时,萧让又蘸墨在角落题诗:"百代书家手泽新,一笔融通古与今。
愿将此寿为君贺,福禄双全万载春。
"诗笔落时,整幅作品圆满完成。
满堂寂静,片刻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神乎其技!
""这等书法,当代第一!
""太师府知道此人才好..."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萧让注意到角落里有个面容清癯的文士,正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自己。
那人虽然衣着普通,但举止间透着一股特殊的气质。
萧让心中一动:这个人,怎么看着有点像......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大人!
梁山好汉夜闯开封府,劫走了犯人!
"萧让眼中精光一闪。
水浒的大戏,终于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