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沿着记忆里的路往家走,脚下的石板路坑坑洼洼,却莫名让人安心。
快到巷口那栋老楼时,一阵嘈杂的声响传来——有人在搬东西,铁制家具蹭过水泥地,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苏纱纱抬头望去,只见几个工人正抬着一个大衣柜往隔壁楼道里挤,而旁边站着的那个身影,让她脚步一顿。
陆星屿穿着干净的白T恤,校服外套搭在手臂上,正低头看着手里的清单,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听见动静,他抬起头,目光首首撞上苏纱纱的视线。
“你怎么在这?”
他先开了口,声音里带着点惊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局促。
苏纱纱指了指自家门口:“我住这儿。
你……这是在搬家?”
“嗯,”陆星屿点点头,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又移开,“今天刚搬过来。”
这时,一个穿着蓝色工装衬衫的中年男人从楼道里走出来,手里还抱着个纸箱,看见苏纱纱,立刻笑着打招呼:“这不是纱纱吗?
都长这么高了!”
是陆星屿的爸爸。
苏纱纱在脑海里搜刮着记忆,模糊记得小时候见过几次,印象里是个很随和的叔叔。
“陆叔叔好。”
她连忙问好。
陆爸爸拍了拍陆星屿的后背,语气轻快:“星屿,快叫人啊,这是对门苏伯伯家的女儿,跟你一个学校的,叫纱纱。”
陆星屿愣了一下,看向苏纱纱的眼神里满是疑惑:“对面住的是谁啊?
我怎么没见过?”
“你这孩子,脑子都用在读书上了?”
一个温和的女声从屋里传来,陆妈妈端着一杯水走出来,递给搬东西的工人,然后转向儿子,“前两年你苏伯伯家装修,一家三口去他妹妹家住了小半年,那时候你天天在学校补课,早出晚归的,哪能注意到这些。”
她又笑着对苏纱纱说:“以后就是邻居了,纱纱要是学习上有啥难处,尽管找星屿问,这小子别的本事没有,做题还是挺厉害的。”
陆星屿没接话,只是低头用手指卷着校服外套的袖子,耳根悄悄泛起一点红。
苏纱纱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情绪,她笑了笑:“谢谢阿姨,我会的。”
回到家,妈妈正在厨房忙碌,听见开门声就喊:“纱纱回来啦?
快去洗手,爸爸今天买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妈,隔壁好像有人搬家,是陆叔叔他们。”
苏纱纱换着鞋说。
“是啊,上午搬来的,”妈妈从厨房探出头,“以后跟星屿就是邻居了,你可得跟人家学学,听说他这次模拟考又是年级第一呢。”
正说着,爸爸拿着一张纸从书房出来,脸色有点严肃:“纱纱,你过来一下。”
苏纱纱心里一紧,走过去才发现,是上次模拟考的成绩单。
红色的分数刺得她眼睛发疼,那些糟糕的数字,像烙印一样刻在记忆里。
“你自己看看,”爸爸把成绩单放在桌上,“数学才70分,物理也掉了十几分。
距离中考就100天了,你还想不想上重点高中了?”
“我……”苏纱纱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
二十七岁的每个深夜,她都曾后悔过,如果当年再努力一点,是不是人生会不一样?
“隔壁陆家那小子你也看到了,”爸爸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些,“陆星屿,人家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晚上学到十一点都不睡觉。
你呢?
放学就抱着手机刷个不停,这样下去怎么行?”
“我没有天天刷手机……”苏纱纱小声辩解,却想起这个年纪的自己,确实常常对着手机发呆,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没有就好,”妈妈端着菜从厨房出来,“以后有不会的题,就去问问星屿,都是邻居,他肯定乐意帮你。
妈也不指望你一下子考多好,至少得比这次进步,对吧?”
苏纱纱点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晚饭时,隔壁传来轻轻的说话声,偶尔能听见陆星屿回答问题的声音,清晰又沉稳。
苏纱纱扒拉着碗里的饭,突然放下筷子:“爸,妈,我去写作业了。”
回到房间,她翻开数学课本,窗外的路灯刚好亮起来,昏黄的光落在习题册上。
隔壁的台灯也亮了,透过窗帘的缝隙,能看见一个伏案的身影。
苏纱纱握紧了笔。
100天。
这一次,她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她要弄清楚那封来自2017年的信到底是谁写的,也要抓住这个重新来过的机会,考上想去的高中,过不一样的人生。
而身边这个突然成为邻居的少年,似乎是解开所有谜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