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危受命晚上十点半,“星环科技”总部大楼的灯光依旧像打翻的星子,
泼洒在CBD的玻璃幕墙上。产品部第三小组的办公区里,
林薇刚把最后一份用户调研报告发送给对接的设计师,后背往电竞椅上一靠,
颈椎发出的“咔哒”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手机在桌面上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动的名字让她皱了皱眉——“张副总”。张启明是产品中心的负责人,
也是林薇的顶头上司。这个时间点的来电,通常没什么好事。“林薇,还在公司吗?
”张启明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还有点刻意压制的焦虑。
“在的张总,刚忙完手里的活儿。”林薇坐直身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桌面,
“您找我有事?”“上来一趟,23楼会议室。”张启明没多解释,直接挂了电话。
林薇盯着暗下去的屏幕,心里咯噔一下。23楼是高管层的办公区,除了季度战略会,
她这种中层小组负责人很少有机会踏足。更何况是深夜十点多的会议室,
这气氛怎么想都透着诡异。她抓起搭在椅背上的薄外套,快步走向电梯间。
电梯镜面里映出她的脸,眼下有淡淡的青黑,高马尾因为久坐有些松散,但眼神依旧清亮。
32岁的林薇在星环科技待了六年,从产品助理做到小组负责人,
靠的就是这股不管多累都能迅速打起精神的韧劲。星环科技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后起之秀,
主打智能办公软件,这两年靠着一款名叫“协同”的团队协作工具迅速占领市场,
估值翻了几番。但高速扩张的背后,内部的问题也像被快速拉升的气球,随时可能爆破。
林薇所在的产品部,就是矛盾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电梯“叮”地一声到达23楼,
走廊里铺着厚厚的地毯,吸走了所有声音。会议室的门虚掩着,透出暖黄的灯光。
林薇轻轻推开门,里面的景象让她愣了一下。张启明坐在长桌主位,
指间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烟,烟灰缸里已经堆了四五个烟蒂。
他对面坐着的是技术总监周明远,一个以严苛著称的“技术宅”,
此刻正眉头紧锁地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还有一位是法务部的副总刘静,她向来妆容精致,
此刻却在不停地转着手中的钢笔,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凝重。“张总,周总监,刘总。
”林薇轻声打招呼,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张启明掐灭烟头,抬头看向她,
眼神复杂:“林薇,‘天穹’项目的情况,你知道多少?
”“天穹”——这两个字像一块石头砸进林薇的心里。这是星环科技今年押注的战略级项目,
目标是打造一款整合了AI智能分析、跨平台数据同步的超级办公系统,据说投入已经过亿,
由公司另一个明星小组——一组的负责人赵凯主导。林薇和赵凯算是同期进公司的,
只是赵凯一路顺风顺水,靠着几个爆款功能迭代迅速上位,是张启明手下最受器重的干将。
而林薇的三组,一直负责“协同”的基础功能维护和用户体验优化,算不上核心项目组。
“听说进展不太顺利,上周好像又推迟了内测时间?”林薇谨慎地回答。
她和赵凯私下没什么交情,甚至因为资源分配问题有过几次摩擦,所以刻意保持着距离。
周明远突然冷笑一声,声音里带着火气:“何止是不顺利。刚刚收到的消息,
赵凯带着核心团队的三个人,跳槽去了竞品‘云启’那边。”“什么?”林薇猛地抬头,
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项目攻坚期,核心负责人带着团队集体跳槽,这在星环科技的历史上,
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丑闻。“云启那边挖了他们快半年了,给出的条件是星环的三倍薪资,
外加项目成功后的期权分红。”刘静放下钢笔,语气平静却字字尖锐,“更麻烦的是,
他们带走了‘天穹’项目的核心代码和设计方案。我们刚拿到消息,
云启已经注册了相关的专利,准备在下个月的行业峰会上发布同类产品。
”林薇倒吸一口凉气。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跳槽了,几乎是赤裸裸的商业背叛。
张启明揉了揉眉心,声音沙哑:“董事会刚才开了紧急会议,
给我们的最后期限不变——三个月后,必须在行业峰会上发布‘天穹’,
否则星环的估值会暴跌,后续的融资计划也会彻底泡汤。”“可是张总,
”林薇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叫来,心脏开始狂跳,“赵凯团队走了,
核心技术和方案都没了,三个月……这根本不可能。”“没有不可能。
”张启明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林薇,现在全公司,
只有你能接这个摊子。”林薇愣住了。她看向周明远,
对方点了点头:“你的小组虽然一直做基础维护,但对‘协同’的底层架构最熟悉,
而‘天穹’原本就是在‘协同’基础上做的升级。技术部这边,
我会调派最得力的工程师配合你。”“法务部会全力跟进赵凯他们的竞业协议问题,
尽量拖延云启的进度,但别抱太大希望。”刘静补充道,“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
很多条款都钻了法律的空子。”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薇身上,有期待,有压力,
还有一丝隐藏的怀疑。她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接了,很可能费力不讨好,
三个月后项目失败,她就是那个背锅的人,六年的努力可能毁于一旦。但如果不接呢?
看着张启明眼底的红血丝,周明远紧绷的侧脸,还有窗外星环科技那几个亮着的大字,
她心里某个地方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想起六年前刚进公司时,
跟着老领导没日没夜地打磨“协同”的第一个版本,那种为了一个功能细节争得面红耳赤,
却在看到用户好评时一起傻笑的日子。星环虽然有很多问题,
但这里确实承载了她最好的青春。“张总,”林薇深吸一口气,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我接。但我有三个条件。”张启明眼里闪过一丝光亮:“你说。”“第一,
项目组的人事权归我,我要有权调动公司所有相关资源,包括市场、运营、技术,
任何人不得干涉。”“第二,‘天穹’的原有方案全部推翻,我们重新设计。
赵凯他们带走的东西,我们不用,也不跟他们比速度,要做就做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三,给我配一个新的副手,我要陈默。”听到“陈默”的名字,周明远挑了挑眉。
陈默是技术部的一个资深工程师,技术过硬,但性格孤僻,之前因为和赵凯理念不合,
被调到了边缘项目组,等于是被半雪藏了。张启明沉默了几秒,用力拍了下桌子:“没问题!
我现在就给你授权。从明天起,你就是‘天穹’项目的负责人,直接向我汇报。需要什么,
尽管开口。”走出会议室时,已经是凌晨十二点。电梯下降的过程中,
林薇看着镜面里自己的倒影,突然觉得有些不认识了。
那个一直只想安稳做好本职工作的林薇,好像在刚才那个决定里,被彻底打碎了。
手机又响了,是女儿幼儿园老师发来的消息,提醒明天别忘了带手工材料。林薇这才想起,
答应了女儿今晚回家陪她做手工的。她点开和丈夫的聊天框,
最后一条消息还是早上发的“今天加班,不用等我”。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很久,
她最终只回了一句:“今晚不回去了,在公司睡。”按下发送键的瞬间,电梯门开了。
她抬头看向三组办公区的方向,那里还有一盏灯亮着,像是黑夜里的一点星火。
第二章 废墟上的重建第二天早上七点,林薇被办公桌上的闹钟叫醒。
她在会议室的沙发上蜷缩了一夜,脖子酸痛得厉害。简单洗漱后,她买了十份早餐,
放在三组的办公桌上。“薇姐,你昨晚没回去?
”刚到公司的实习生小雅看到林薇眼下的青黑,惊讶地问。“嗯,处理点事。”林薇笑了笑,
把一份三明治递给她,“吃完早餐,召集所有人,十分钟后开组会。
”小组加上林薇一共八个人,除了小雅,都是跟着她两三年的老部下。
大家很快围坐在会议桌旁,脸上带着好奇。林薇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从今天起,
我们组接手‘天穹’项目,目标是三个月后发布。”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薇姐,
‘天穹’不是赵总监负责吗?听说他……”老员工老王话没说完,
但大家都明白他指的是跳槽的事。“赵凯团队已经离开,这个项目现在由我们负责。
”林薇的语气平静却坚定,“我知道这很难,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我们要从零开始,
推翻原来的方案。但这是公司的战略项目,也是我们组证明自己的机会。现在,
有谁想退出的,可以直接跟我说,我会向上申请调岗,绝不勉强。”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低着头,没人说话。林薇知道,他们不是害怕困难,而是需要一个理由,
一个让他们愿意豁出去的理由。“我知道大家跟着我,一直做的是‘协同’的基础维护,
没接触过这种级别的新项目。”林薇的声音放柔和了些,“但你们忘了吗?
‘协同’最初的用户反馈系统,是老周熬夜三天做出来的;那个被行业夸奖的简洁界面,
是小苏改了十七版才定下来的。我们缺的不是能力,是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我想带着你们试试。”老周推了推眼镜,率先开口:“薇姐,
我跟你干。大不了就是三个月不回家,怕啥。”“对,薇姐去哪,我们去哪!
”小苏也跟着附和。很快,所有人都表了态,没人愿意退出。林薇心里一阵暖流涌过,
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好!”林薇用力点头,“从现在开始,
我们就是‘天穹’项目组。老王,你负责梳理‘协同’的底层数据,
看看哪些可以复用;小苏,你牵头做用户调研,
我要知道现在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痛点到底在哪;小雅,你对接法务部,
把赵凯团队留下的所有资料整理出来,标注可能涉及侵权的部分……”她快速分配完任务,
最后补充道:“另外,从今天起,技术部的陈默会加入我们,担任技术负责人,
大家配合好他的工作。”提到陈默,大家脸上都露出一丝微妙的表情。
陈默的技术能力没人质疑,但他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差,之前在技术部就跟很多人闹过矛盾。
“陈默是技术天才,只是性格直了点。”林薇看出了大家的顾虑,“我们只看能力,
不看脾气。有问题我来协调。”上午九点,陈默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
准时出现在项目组办公区。他穿着简单的灰色T恤和牛仔裤,头发乱糟糟的,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里带着疏离感。“陈默,这是我们组的成员,以后就是战友了。
”林薇热情地介绍道。陈默只是点了点头,没说话,径直走到林薇给他安排的工位,
打开电脑,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接下来的一周,
项目组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林薇几乎是以公司为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她既要和张启明周旋,争取更多的资源倾斜,又要协调技术部、市场部的进度,
还要盯着组内的方案设计,整个人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但麻烦很快就来了。“林薇,
你们的方案怎么回事?”周五下午,张启明把一份市场部的反馈报告摔在林薇桌上,
脸色铁青,“市场部说你们的新方案太保守,跟‘协同’的差异度不够,
根本打动不了新用户!”林薇拿起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
市场部总监李涛在报告里写得很不客气,说新方案“缺乏创新”“难以形成竞争力”,
甚至暗示林薇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天穹”这样的大项目。“张总,市场部只看到了表面。
”林薇平静地解释,“赵凯他们带走的方案确实激进,但存在严重的技术隐患,
我们查过底层代码,很多功能都是为了炫技强行堆砌的,稳定性根本没保障。我们现在做的,
是在‘协同’的稳定基础上做迭代,先保证核心功能可靠,再逐步加入创新点,
这才是稳妥的做法。”“稳妥?等你稳妥完,云启的产品都上市了!
”张启明显然被市场部的说辞影响了,“李涛说了,他已经联系了几个大客户,
人家就等着看‘天穹’的创新功能。你这个方案交上去,我们怎么跟客户交代?
”“客户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不是华而不实的噱头。”林薇据理力争,
“如果为了赶进度牺牲质量,最后产品出了问题,损失的是公司的口碑。”“我不管!
”张启明提高了音量,“下周一把方案改了,必须加入市场部提出的三个创新点,
否则你这个负责人就别当了!”说完,他摔门而去,留下林薇一个人站在原地,手心冰凉。
她知道,张启明是在压力下乱了阵脚。董事会的催促,市场部的施压,让他不得不做出妥协。
但这三个创新点,每一个都需要重构底层逻辑,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这会严重影响整体进度。就在这时,陈默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林薇身边,
低声说:“那三个功能,不是不能做。”林薇惊讶地看向他:“你有办法?
”陈默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赵凯的方案里有个废弃的算法模型,我研究过,
改改能用。三天时间,我能做出原型。”“真的?”林薇又惊又喜,
她没想到陈默居然一直在关注赵凯的方案。“但有条件。”陈默看着她,“技术部的人,
我要全换掉。现在配合我们的那几个,水平太差,沟通成本太高。”林薇犹豫了一下。
技术部的人都是周明远派来的,突然换掉,肯定会得罪周明远。但她看着陈默笃定的眼神,
最终点了点头:“好,我去跟周总监沟通。”当天晚上,林薇找到周明远,
把陈默的要求说了一遍。周明远果然很不高兴,拍着桌子说:“林薇,
你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技术部的人轮得到他陈默指手画脚?”“周总监,
我知道这不合规矩,但现在时间紧迫,陈默有把握在三天内做出创新功能的原型,
这对项目至关重要。”林薇耐着性子解释,“您是技术出身,
应该明白一个好的技术团队有多重要。只要能把项目做出来,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周明远沉默了很久,最后重重地叹了口气:“行,我给你调人。但林薇,你记住,
这是我卖你面子。要是做不出东西,咱们俩一起完蛋。”三天后,
陈默果然拿出了三个创新功能的原型。测试的时候,
连一向挑剔的市场部代表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张启明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在项目例会上公开表扬了林薇和陈默。庆功的小聚上,老周喝多了,
拉着林薇的手说:“薇姐,我现在信了,咱们真能成。”林薇看着眼前这群眼含笑意的伙伴,
心里却没有太多轻松。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第三章 暗潮汹涌“天穹”项目进入第二个月,进度比预期快了不少。
陈默带领的技术团队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几个核心功能的开发都提前完成。
林薇的产品方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连之前一直唱反调的市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