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露锋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重生后的林婉清,内心似燃着一团炽热的火焰,对命运的走向有着清晰且坚定的认知。

她深知,在这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网中,若想彻底扭转乾坤,改变家族与自身的命运轨迹,首要之举便是提升自己在林家的地位。

林家虽为商贾之家,却秉持着对子女才能高度重视的传统,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在很大程度上系于子女的优秀与否。

林婉清前世便在女红和诗词方面展现出过人天赋,这一世,她决心将这份天赋雕琢得更加璀璨夺目。

每日,晨曦尚未破晓,万籁俱寂之时,林婉清便悄然起身。

闺房内,烛光摇曳,那昏黄的光晕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为她的努力而摇曳生姿。

她坐在窗前的绣架前,全神贯注地练习女红。

手中的绣针在丝线间灵活穿梭,如同一尾灵动的鱼儿在水中嬉戏。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紧紧盯着绣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针法愈发娴熟,原本略显生疏的动作如今己行云流水般自然。

绣布上的花鸟鱼虫,在她的精心绣制下,逐渐变得栩栩如生。

那鸟儿似欲展翅高飞,羽毛根根分明,色泽鲜艳夺目;那鱼儿仿佛在水中自在游动,鳞片闪烁着微光,灵动的姿态呼之欲出。

每绣一针,林婉清都在心中默默期许,希望凭借这精湛技艺,为自己赢得家族中的一席之地。

而在诗词研习上,林婉清更是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

她常常废寝忘食,沉浸在浩瀚的诗词经典之中。

一本本古籍在她手中被反复翻阅,书页因频繁翻动而微微卷起。

她时而低声吟诵,感受着古人诗词中的喜怒哀乐;时而凝眉沉思,品味着诗词背后的深远意境。

家中的先生学识渊博,林婉清时常登门拜访,与先生探讨诗词的精妙之处。

他们从诗词的格律韵律,谈到诗人的生平际遇,再到诗词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

每一次交流,都如同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林婉清受益匪浅,诗词造诣也在不知不觉中更上一层楼。

一日,林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举办盛大的家宴,邀请了诸多亲朋好友。

庭院中,红灯笼高高挂起,微风拂过,灯笼轻轻晃动,映红了人们的脸庞。

宴席上,珍馐美馔摆满一桌,酒香西溢,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庭院。

林婉清身着一袭素雅的淡蓝色罗裙,发髻上别着一支精致的玉簪,落落大方地穿梭于宾客之间。

待众人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之时,林婉清盈盈起身,声音清脆如铃:“今日承蒙各位长辈亲友莅临,婉清不才,愿为大家表演女红,聊表心意。”

众人纷纷投来好奇与期待的目光。

林婉清款步走到绣架前,轻轻拿起自己精心绣制的一幅牡丹图。

展开绣布的瞬间,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继而发出阵阵惊叹。

那牡丹绣得精美绝伦,花瓣层层叠叠,色泽鲜艳欲滴,仿佛刚刚绽放,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每一片花瓣的纹理都清晰可见,细腻的针法让人叹为观止。

“这牡丹绣得真是精美绝伦,婉清不愧是咱们林家的才女啊!”

一位亲戚忍不住赞叹道,眼中满是赞赏之意。

林婉清微笑着,微微欠身,谦逊地说道:“长辈过奖了,婉清不过是勤加练习,略通一二罢了。”

表演完女红,林婉清意犹未尽,又提议与众人吟诗作对。

她目光炯炯,自信满满:“如此良辰美景,又有诸位亲朋好友相伴,不如咱们以诗会友,为这家宴增添几分雅趣。”

众人纷纷响应,气氛愈发高涨。

林婉清才思敏捷,面对众人给出的各种题目,她略一思索,便能出口成章。

一首首优美的诗词从她口中流出,或婉约细腻,描绘着春日的繁花似锦;或豪放洒脱,展现出山河的壮丽辽阔。

每一句诗词都韵味十足,意境深远,赢得了满堂喝彩。

就连一向严厉,轻易不表露情感的父亲林老爷,此时也不禁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了难得的赞赏目光,心中暗自惊叹女儿的才情竟如此出众。

而在宴席的一角,林婉蓉坐在那里,脸色却愈发阴沉。

她紧握着手中的酒杯,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看着林婉清在众人面前出尽风头,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她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

林婉蓉自幼便嫉妒林婉清的美貌与才情,如今见她在家族中地位日益提升,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她暗暗咬牙,心中盘算着:“林婉清,你别得意得太早。

今日你如此风光,我定要找个机会,让你颜面扫地,看你还如何在这林家耀武扬威。”

想到此处,林婉蓉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手中的酒杯被她重重地放在桌上 。

>>> 戳我直接看全本<<<<